矶钓与水流
矶钓与水流 什么是水流?矶钓的老仙角常说:「人吃嘴水,鱼吃流水。」钓不到鱼的人,也说:「今那日流水没好。」反正没有几个人知道什么是流水,也没有几个会看流水,这样说不但莫测高深,且又有正当的藉口。那「流水」到底是啥米碗糕?
「潮」与「流」之区别
一般人常把干潮、满潮、大潮、小潮的「潮汐」现象误以为就是「流水」。其实「潮」(Tide),指的是海面垂直向的升降,而「流」(Current),指的是海水水平向的流动,「潮」与「流」是有所区别的。那「潮流」者,有垂直向又有水平向位移,应就是「流水」所指者吧!「是也!非也!」「白马非马!」——潮流乃潮汐现象(涨潮、退潮)所产生之水流,乃水流之一种,影响钓果不可为不剧;但水流者,除此潮流外尚有其他多种。
水流的种类 「流水者,水流是也!」
1.按水流距离海岸之远近可分为「远岸流」与「近岸流」。
远岸流(Offshore Current):水流距海岸较远者。
近岸流(Inshore Current):水流距海岸较近者。
2.按水流位于水中之深浅可分为「海面流」(或表面流)与「水中流」(或面下流)。
海面流(Surface Current):水面以下深度不超过二至三公尺者。 水中流(Subsurface Current):海面流以下之水流。
3.按水流之成因可分为「风吹流」与「密度流」。 风吹流(Wind Current):海水受风拉力而流动,由海面逐层向下传递。
密度流(Density Current):海水密度随水温、盐度、气压而变。密度较高者,水面较低;故而海水由低密度区流向高密度区,而产生水流。
4.按水流与海岸矶波区(注一)的关系可分为「海岸流」与「沿岸流」。 海岸流(Coastal Current):
与海岸大致平行,在矶(激)波区以外者。 沿岸流(Long-shore current):与海岸大致平行,在矶波区以内者。
5.按水流是否受季节风与时间之影响可分为「周期性水流」、「季节性流」与「固定流」。 周期性流(Periodic Current):一定周期变更流向或速率者。如潮流者。 季节性流(Seasonal Current):受季节风影响其流速与流向者,如黑潮者。 固定流(Permanent Current):较不受季节性影响,亦非周期性者,如海洋内之环流。
6.按水流流动之型态可分为「快速流」与「吹送流」。 快速流(Stream Current):范围较窄、较深且较快的水流。 吹送流(Drift Current):范围较宽、较浅的徐缓水流。
7.按水流流域、流速、流量之规模大小,可分为「主流」(注二)与「支流」。
8.按由主要水流相伴而生之次生水流又有「反流」与「涡流」。 反流(Counter Current):与主要水流方向相反之水流。
涡流(Eddy Current):水流间因方向、流速、地形之变化而产生之圆形水流,又称「潮目」。然而每一种水流,不会仅仅拥有一种特性,多是拥有多种特质之组合。
例如与远洋渔业或船钓关系较密切的「远岸流」而言,其受「季节性流」——黑潮(流)、亲潮(流)的影响,以致有时钓场呈现水流时速二、三十浬的「快速流」,三、五斤的铅锤一放入海就像放风筝一般;有时又呈现慢速的「吹送」。而这些远岸流,一般受季节性风向影响较大(故亦为「季节性流」)反而对于潮流无多大反应。而这种远岸流,也会有「海面流」与「水中流」之流层区别。同时其成因亦为「风吹流」与「密度流」。
水流与钓鱼
说了这么许多有关水流的事,那到底水流与钓鱼有什么关系呢?又是如何地影响矶钓?谨举数例如下:
1. 冬季东北角矶钓之成因冬天在东北季风吹送下,低温低盐的亲潮支流——闽、浙沿海水流抵达东北角,而夏季旺盛的黑潮水流— —高温高盐的海水,冬季却受到东北季风之抑制而不旺盛,于是秋末冬初造就了摄氏十八至廿度的海水等温线,抵达台湾海峡北部与东北角海域。此时栖息于渤海、黄海一带的鱼群随之南下避寒,并于此逗留一整个冬天,直至来年春天南风再起时,等温线北移,折返黄海、渤海海域。
其实东北角冬季矶钓之主因,水流虽为成因之一,但其他天候之因素却不可忽视——冬季多雨的东北角,造成海水盐度降低,潮间带的生产力因而大增、食物充足(大量之藻类滋生)再加上前述之水温(等温线)因素,而使得鱼群逗留一整个冬天。故而直接因素者,应为水温与盐度,水流乃间接因素。但水流却是对水温、盐度这二大因素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故而水流也就因此而左右着鱼之泛期了。
2.鱼之分类与水流之分类鱼类以栖息的水层深浅,可分为「表层、中层与底层」;以栖息地离岸之远近,可分为「沿岸、外海、深海」鱼种;以嗜流性又分有「缓流区」鱼类与「急流区」鱼类。而水流以位于水中深浅,也分有「表面流与水中流」;以离海岸远近,有「远岸流、近岸流、海岸流、沿岸流」;以流速之快慢与流域之规模,也分有「快速流与吹送流」。
这些鱼与水流分类的情形,隐约相互对应,不难看出其间关系之密切了。
这二个例子说明了水流与鱼之泛期,水流与鱼种栖息区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水流实左右着海水中之溶氧量、水温、盐度、食物来源等,故而矶钓者焉能不稍事了解水流之特性,更进而藉着对水流之了解而寻找到正确的标点下竿。 水流、潮目与标点要讨论「标点」,就不能不先讨论潮目(流目)。
关于潮目的原理在李嘉声先生所着「矶浮钓钓技秘诀」中有详细讨论,在此简略叙述如下: 『潮目者,即二潮流相会时,因种种因素而产生一相当范围的不动水块,浮游生物、漂浮物、植物、垃圾、生物尸体,在此聚集漂浮而成矶钓之标点。
根据其成因可分三种如下:
1.冲突型潮目:二潮流相冲突之场所,在撞击区附近力量取消而产生一相当范围之涡流带。
2.逆向型潮目:相逆向的二股潮流交肩而过,而在潮界之间形成许多涡流带。
3. 速差型潮目:同方向的二股潮流交肩而行,而因流速不同,而在二潮流界线形成涡流带。』在这段文字中,所提到的「潮目」其实以「流目」称之可能更贴切些(详前文潮与流之区别),而这三种潮目所造成之涡流带,即为矶钓之标点。 冲突型潮目,就是前述沿岸流之成因(详后文),而逆向型潮目,就是主要水流与次生水流(反流)所造成者。故而欲掌握标点(潮目)就不能不了解海中水流之变化。
与岸边矶钓标点关系较密切之水流,应属「近岸流」系统,其中包括有「海岸流」与「沿岸流」,以及二者间之次生水流——「离岸流」。
1.海岸流:在矶钓的钓友中常称之为本流,系靠近海岸较具规模之水流,是联络外海水流的主要水流,亦是鱼群靠近岸边的主要路径。
2.沿岸流:系波浪以一角度冲向海岸(典型冲突型潮目系正对海岸),而于矶波区内产生与海岸平行的水流。较平直的海岸,经常可以见这种沿岸流,钓友多称之为「流痕」。
3.离岸流:当沿岸流累积一定能量或受地形影响,而冲破矶波向外海流去时,就成了离岸流。钓友们到了钓场急于看水流,找的就是沿岸流与离岸流。
如果沿岸流的能量不足,就会成了类似典型冲突型潮目般流速不足,在流带上布满漂浮物、白色泡沫等;此种标点乃缓流区鱼种聚集处。
沿岸流如果能量充足,就可如前述般冲破矶波带而转化成离岸流。又如果离岸流能量不足,那就在到达海岸流之前其结构就被波浪破坏而消散;这也是许多钓友自认找到水流却扛龟之原因,实因所撒之诱饵并无进入本流之故。
但离岸流如果能量充足,就可到达并入海岸流,而成最佳之矶钓标点。以下列举沿岸流、离岸流与 海岸流或其支流三者相互之间所
创造出之标点如下:
1.露场:波浪撞上海岸激起白泡区,溶氧量高,有隐蔽性乃嗜泳性鱼种逗留处。
2.反拨潮与沿岸流之潮界面:a.典型冲突型潮目b.沿岸流与海岸之界面:由于波浪之辐合现象,在凸岬处易造成能量集中而产生离岸流;而岬湾处也易 造成波浪之辐散现象能量抵消而成一冲突型潮目带。
3.沿岸流与离岸流之潮界面
4.离岸流与海岸流(或其支流)的潮界面
5.沿岸流与礁石(明、暗礁)之界面
6. 离岸流与礁石(明、暗礁)之界面 从以上标点,可将之分类为:
A.水流与海岸界面型B.潮界面型C.水流与海中地形界面型三种。
A.水流与海岸界面型:水流与海岸交界处,由于海岸或海底垂直、水平之地形变化(突出、凹陷、海沟、海底凸脊)造成水流速、方向之一或两者变化而生之涡流带。
B.潮界面型:也就是水流与水流之交界处或并入点,由于两股水流力量之推挤造成流速、方向之变化而生之涡流带。
C.水流与海中地形界面型:水流流至海中明礁、暗礁,或海底有明显之深层变化时,所造成之水流流速、方向变化,而生之涡流带。
此三类标点,可看出其共通性是——都位于水流方向转弯处、水流流速变化处或海岸、海底地形变化处。所以矶钓找标点,顺着老祖宗易经所言——在其「变化」处,就不会太离谱了。
(溪钓钓友览文至此,是否亦觉溪钓标点与矶钓标点似有异曲同工之处?)
前面讨论之水流,文中及图示所言,多仅及于平面化之水流论述表达。
但由水流之种类得知,水流有海面流与水中流;故而水流在海面下是不止一层,而是多层的。各层之变化如上所述,而每层间之水流亦会互相连通、影响而创造出许多水中涡流带标点。最典型利用水中标点之钓法者即是寻找「筋流」(又称「筋潮」或「潮筋」,本土钓友多称「流沟」)的天狗浮标(沈标?)钓法。矶钓时如碰到水中流与表面流(或波浪)方向不一致时,也是使用天狗或零浮力钓法的好时机。 杠龟的原因标点是找到了!可是为什么矶钓时,还是常常杠龟呢?
杠龟的原因
由于杠龟的原因相当多,这里仅就与水流有关之因素讨论之:
1. 流速过快或过慢:流速过快时,鱼群为抵抗水流无暇窜上觅食或栖息其间。君不见野柳岬尾端之「三块踏仔」钓场标点,鱼就饵时段一定是水流较缓时。如果水流一起就见浮标快速漂向外海,此时保证鱼讯停止。流速过慢时,水中溶氧不足且亦因能量不够无法与他种水流创造出涡流带来;甚或如下一原因所言一般,无法到达另一水流前即消失于海中。影响流速之因素有风力、波浪、潮流、潮汐等不一而足;同一标点昨日流快,今日流慢也会造成不同之钓况,故而须配合着当日、当时之流况慎选标点。如前所述三块踏仔于「流起」时,仅能就岸边脚下缓流带寻找流速较慢之标点。
2. 水流并未并入海岸流(或其支流):正常之标点系统中,系由沿岸流将诱饵带入离岸流,再由离岸流带至海岸流或其支流中;而海岸流又接至近岸流系统而将栖息于其内之鱼诱近岸边。其间如果有一水流能量不足,无法并入或到达另一水流而消散时,诱饵必定也是消散而便宜了一些岸边鱼种。如果矶钓时只是钓到底栖性之岸边鱼种如叶鲷、石咾、鹦哥时,即是此种状况。故而此并非优良之标点,盖鱼源有限。
3.标点与海岸流之距离过远:如果标点与海岸流间之距离太远,而诱饵量又不足以漂流到达海岸流更进而进入近岸流系统时,那当然鱼儿就不会进来了!故而诱饵量之安排需由标点到海岸流之距离来估量。太多,鱼歹嘴,太少,鱼不来。
4.选择之标点与海岸流间有过多之标点:标点到海岸流间如有许多其他标点,尤其是明、暗礁或海底地形变化产生之标点;此类标点易大量吸纳、聚集诱饵,易造成诱饵量不足或诱饵无法外流之现象。解决的方法是改变诱饵打法之节奏与诱饵量之调整。
赘言至此,相信各位钓友必已了解水流对于矶钓之重要性。下次到钓场时,不妨顺便观察、印证一番。
打到手快断掉了,祝大家满载而归天天有鱼
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