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70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甲乙丙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修行][讨论] 佛教的目的在于内外和谐
(一)世间是苦的事实
1.自我和外在的对立与冲突
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痛苦,而苦的原因,是起于个人自己,与外在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对立与冲突,在社会中常常见到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冲突,父与子斗,亲戚朋友互相对立,甚至于斗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你有没有见到过结婚后从不吵架的夫妻吗?当一对夫妻争吵时,总是觉得对方是错误的,是因为对方的错误,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痛苦。
有一位太太常与先生吵架而感到十分烦恼,当我问她为什么这么烦恼时,她却回答说:「我自己本身并没有烦恼,而是我先生带给我无比的烦恼。」
2.自我与内心的矛盾冲突
(1)取与舍,利与害的冲突:当我们面临抉择时,在取与舍之间总是无所适从,在作了决定后又患得患失。
有一天一位皈依女弟子问我说她要结婚了好不好?我回答说:「很好,你要结婚为什么要问我呢?」她说:「我有三个很好的对象,但是我不知道要跟哪一位结婚才好,因为我无法在三者中选择一个,所以才来请教师父。」于是我建议这个女弟子在三个对象中选一位来见我,过了一天她果真带了一位男朋友来见我,我立刻告诉她:「这位最好!」她回答说:「但是你还没有见到另外两位,他们也很不错啊!」我说:「那你就抽签决定好了,但是你要知道,你之所以先带这位来,必定有你的原因。」结果她还是跟那位被她带来给我看的男朋友结婚了。
(2)理智与情感的冲突:一般人通常用理智处理他人的事,而用情感来处理自己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的原因。
有一位名医师,当他的儿子生病时,总是要请别的医生为他儿子治病,有人好奇的问这位名医说:「你既然是一位名医,为什么不能为自己的儿子治病呢?」他说:「正因为那是我的儿子,我害怕自己不能很理智地诊断及治疗,因而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别的医师与我儿子并没有亲情的关系,他会很冷静地用理智为我儿子做正确的诊断与治疗。」以此可知,我们如果用感情来处理事情,往往容易造成错误。
(3)前念与后念的冲突:昨天的想法到今天已经改变了,昨天认为对的而今天却认为是错的,今天决定的事,到了明天可能又要改变,有人改变得太快,因而对自己的决定起了怀疑。如果一个人常常在改变自己的决定,这个人的内心,一定不能安定,内心不安定,他跟着来的生活,也就不能安定了。
(4)自我的失落与盲目的追求:有一位年轻人,每当我见到他时,他都是在生气,于是我就问他:「你为什么总是在生气呢?」他回答:「这个世界已经疯狂了,我昨天计画好的事,今天的情况就已经改变了,我永远无法追上这个世界,所以让我很生气。」这个人自己没有原则性的目标,一味跟着环境的风浪浮动翻滚,而去盲目的追求,今天看到东边好就要向东走,明天觉得西边更好,又要往西跑,由于外境的诱惑,瞬息变迁,便引起了他内心的不安与混乱,因而失去了安定及安全。
(二)离苦得乐,便是内外的宁静与和平
1.用佛教的理论可以疏导我们
(1)因果观:我们所遭遇到的一切好事与坏事,都有其原因,若不是今生所造之因,必是过去无量世中所造之因。所以遇到好事不必骄傲,遇到坏事也不必恼恨,及时努力求进步、求改善,才是最好的决定。
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曾说:①遇到恶境应修「报冤行」。既是过去自作的恶因,现在当受恶果。好像你自己弄脏了手,赶紧洗手最要紧,不先洗手,而先埋怨或计较弄脏了手的责任那是蠢人。②遇到善境当修「随缘行」。既然是过去自作的善因,现在当受善果。好像你开支票向银行提出大笔原属于你自己的存款,如果还以为那是飞来的横财而高兴不已,岂不是傻瓜。
(2)因缘观:世间的现象不是一个人可以成就的,而是众缘合和而成的。曾有一位大公司的老板,很骄傲地对我说:「我们的公司有三万员工,都是靠我生活的。」我问他说:「如果所有的员工,都不替你的公司工作,或者你无法找到足够而适当的员工,那时你的公司,仍然可以存在吗?」这位老板就是一个不能了解因缘观的实例。
我们所处的环境,都是由于各种因缘的结合而出现。因缘不断地在变动,现象也不断不断地改变。所以好的无常,坏的也无常,不必太高兴,不用太悲伤,继续向好的方向努力,才是最重要的。
2.用修行的方法达到内心的平静
修行的方法很多,例如诵经、持咒、礼拜、念佛号及菩萨圣号,都是修行的方法。但从一般来说,以修行坐禅的方法,最容易达到内心平静的效果。当然,打坐的时候,首先要有正确的坐姿及呼吸的方法,使得全身放松之后,再用调心的方法,把散乱心集中起来,再由集中了的心境,进而达到前念与后念的统一。
因此,在达到内心统一的过程中,有三个层次:
(1)身与心的统一:在这个时候我们会忘记自己身体的存在,同时会感到非常轻松。
(2)内心与外境的统一:当你达到这个境界之时,你会觉得身外的环境与你自己的身心是一体的。所以最大者并不在外,至深者也不在内,此时内心与外境统一而成一体,体验到所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所以能有「仁民爱物」的心量。当你有了如此的经验之时,对于世上的好坏美丑,不但没有分别,而且都是无比的可爱。
(3)前后念的统一:当你到达这种境界时,时间的感觉和空间的概念已不存在,因为前与后对你来说并无差别,这就是所谓的入定。当在入定之时,身心、世界、时间、空间,都无差别,仅是现实的存在。对你而言,整个宇宙,都只有一个全体的存在。有了这种经验的人,在出定后,仍然会有一段时期停留在内外统一的感受中。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HINET | Posted:2008-08-05 13:3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2244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