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刘育菁】
【Money+理财家 2007年12月号】
「东西变贵了!」这是民众最近不断重复说的一句话。就算改搭大众运输,省了交通费,却仍省不了日常生活的吃、喝、用!面粉、米、肉品、牛奶、卫生纸,无一不涨,菜市场跟超市货架上都是「涨声」一片,民众自然只能勒紧裤袋节省过日子。
百姓可以不买衣 不能不吃饭
虽然民众都深刻感受到东西变贵许多,不过行政院主计处却预测今、明两年台湾的通膨率「不会超过2%」,简直让许多人跌破眼镜。
为何看似很低的通膨率,却会让百姓哀叹「日子快过不下去了」?原来,官方版的通膨率是依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及趸售物价指数(WPI)两种而来,其中,CPI与一般民众的关系最密切,因为它是由近400项商品及劳务,分成7个基本大类所组成,按权重高低依序是:居住类(30.79%)、食物类(25.05%)、教养娱乐类(16.11%)、交通类(12.63%)、杂项类(6.9%)、衣着类(4.7%)及医药保健类(3.7%)。
而今年开始,食物类价格涨最多,普遍上涨1成以上,但是食物类占通膨率的比重不到3成,因此官方版的通膨率才会看起来仍然是「天下太平」。
而民众的感受却是大不同,「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