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per1976
                        
                      
                    
                            
                      
                     
                    
                      
                    
                   | 
                  
                    
                    分享: 
                     
					 
						  
					 
					 
						  
					 
					 
						  
					 
                    
                    
                    	
                    
                    
                    
                      
                     
                     
                     
                     
                    
                    
                      
                        
                        
                          
                             
                            x0
                            
                            
                           | 
                         
                       
                     
                     
                    
                    
                    
                      
                          [励志] 小人物的柔性革命
                          
                      
                       
                      
                      
                      
        
 
                          小人物的柔性革命
 
  觉醒 科技人真实故事 薛介伦
                                                                                任职台积电的薛介伦曾因工作压力大,才27岁就发现自己得了高血压。他如何力行     「柔性革命」,不换公司一样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采访-伊 芸                                                                                                                                               迎面走来,头上绑着彩色头巾、一身休闲打扮的薛介伦,不太像一般人对竹科工程师   的刻板印象,反而比较像是玩创意的广告人或音乐工作者。                                                                                                      「有次去银行,小姐还问我是不是在pub上班!」对记者的惊讶眼神,他表示早就习    惯了。                                                                                                                                                    28岁,在台积电制造技术中心担任工程师的薛介伦,负责的是供应链相关的制造流程   规划。他不是什么「大人物」,跟你身边任何一个开朗、有点个性的朋友没什么两     样。前一阵子刚结束一段英国游学的长假,隔天正准备去女友家提亲,整个人流露出   既踏实又轻松的气息。                                                                                                                                      「谁说竹科工程师就一定要穿高腰牛仔裤搭配西装裤皮带?我周末都固定运动健身、   骑越野单车、也很爱听Jazz(爵士乐)!」薛介伦说。                                                                                                          ‧ 27岁就得高血压                                                                                                                                          其实,他不是一直都这么怡然自得的。毕业退伍后,薛介伦就在台积电工作了4年      多,身处制造第一线,过了将近两年日夜颠倒的生产线轮班生活。「我最年轻、肯     拚、又没有家累,夜班的待遇又比较好,舍我其谁?」他剖析自己的心态。                                                                                        形容当时「很冲」、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薛介伦曾一度每天工作16~17小时。终于在    一次公司健康检查中,发现年仅26、27岁的自己,竟然得了高血压,得开始服用降血   压药控制。不只如此,「因为压力太大,我没时间运动、也吃不下东西,」原本170    公分、65公斤的体型,一下子竟然掉到只剩下57公斤。                                                                                                          薛介伦不是特例。「我们每年员工体检,同事都在比『你今年红字几个?(报告上不   合标准的结果会用红字显示)』」他摇头苦笑着说。                                                                                                            来自身体的警讯,让原本一向自认为是健康宝宝、热爱运动的薛介伦真的吓了一跳。   痛下决心后,他坚持向主管请调到正常班。                                                                                                                    ‧ 跟「工头」没有两样                                                                                                                                      从台积电二厂调到五厂后,虽然不用日夜颠倒了,高血压也不药而愈,但生产线的生   活大同小异,每天穿着无尘衣在无尘室里监工的日子,还是让他窒息。「到最后发现   自己眼光愈来愈狭隘,只会注意女工有没有戴好手套这种小细节,」他形容自己跟传   统工厂里的「工头」没什么两样。                                                                                                                            「我从那时候开始养成一个习惯,就是鞋子都选没鞋带的,因为进出无尘室太麻烦     了,」他开玩笑地说。                                                                                                                                      去年,他毅然放下工作,选择留职停薪一年,到国内外四处「流浪」,顺便一圆出国   进修的梦想,到英国修读企业管理课程。                                                                                                                      「本来是想拿MBA学位的,但想想何苦总把自己逼得这么紧,出国看看世界不也是很    好?」他要自己学着「放轻松」。                                                                                                                            在国外闯荡一年里,让薛介伦呼吸到不同的空气,眼界大开。回国后,他决定主动找   台积电人力资源单位以及各部门上司谈新工作,恰巧正值「制造技术中心」独立成常   设单位,就选择了这个更有发挥空间的角色。                                                                                                                  ‧ 珍惜「新兵训练中心」的经历                                                                                                                              薪水差不多、不用轮班,新工作的体力负荷少了,脑力挑战却多了。现在他的责任是   利用供应链管理,将台积电内众多制造流程最佳化、让客户得到最大利益。「以前的   压力很大,但一下班就解除了;现在笔记型电脑永远背在身上,随时随地都在动脑,   不过很有成就感,」他比较前后角色的差别。                                                                                                                  他解释,现在的工作属于专案性质,需要跨部门的大量沟通,接触的人层级比较高,   都是协理、处长,视野也更宏观。「现在会觉得自己对公司的大方向是有贡献的。以   前总觉得自己是小螺丝,但螺丝再怎么好,终究是一根小螺丝!」喜欢与人互动的工   作,未来他也不排斥朝行销、管理领域发展。                                                                                                                  至于制造部的轮班岁月,现在回想起来,他很珍惜这样的经验、也认为这是某种程度   上必经的「新兵训练中心」。优点之一,是因为「经过制造部训练的人耐操耐磨,到   哪里都有人抢着要!」他分析,优点之二,是因为那一段苦日子,更加让他珍惜现在   拥有的空间。                                                                                                                                              ‧ 「小人物」的「柔性革命」                                                                                                                                不过,如果拿现在两倍的薪水要他回到过去的生活?「不要!」他毫不考虑,一口回   绝,因为「你了不起赚个这几年,但未来可能要花更多时间把你丢掉的再补回来」。                                                                                「毕业时我找工作,也只想找待遇好的,其他的都不重要。但你要赚这么多钱,就要   付出这么多,」他以过来人的身分建议刚进入这块领域的人「要找到自己的成就感来   源」以及评估「要付出哪些代价」。                                                                                                                          当初薛介伦进入竹科时,正值半导体产业的黄金时期。但是,这两年科技业不景气,   包括他在内的许多「科技新贵」都已「不贵」。他也坦承,身边同事有不少人因此离   开原来的工作岗位。这些难道都不会让他挫折?「台积电最好的时候EPS(每股盈      余)有3块多,现在只剩1块多,当然差很多!」他坦承4、5年前,多少也是看在分红   配股的份上才选择台积电,不过经历这几年,身价涨跌对他影响不算太大,因为他发   现钱虽然重要,「现在,这却已经不是唯一重要的事!」                                                                                                        工作的第一个5年,薛介伦投身制造最前线,第二个5年,他希望能够从事多一点策略   面的工作,为未来可能迎接的管理职做好准备。                                                                                                                谁说觉醒后,一定等于出走?同样是觉醒,薛介伦的故事像是一场典型「小人物」的   「柔性革命」: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在稍作喘息后,在同一个大环境之中,寻找最适   合自己的位置。                                                                                                                                            或许,这也是同样身为「小人物」的你我,可以尝试的起点。                    
  【心得感想】
  工作的好坏界定~~说真的见人见智!! 没有说一定好的~~或是一定坏的!! 自己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才是最重要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