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34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ef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3 鲜花 x49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基金][美国] 三大原因,《经济学人》预言私募基金开始退烧
‧远见 2007/09/11

【作者/游常山】

纵横全球金融资本市场近六年、红极一时的私募基金为何在今年下半年开始走下坡?《经济学人》点出了哪三个主因,预言私募基金开始要退烧了?


私募基金这一行,最近传出一连串不太顺利的麻烦。


美国食品物流业业者US Foodservice,原本谈好以36亿美元卖给私募基金业者,最后是卖方认为整个契约对他们没有保障,临时抽腿;还有,澳洲原本有一笔号称澳洲有史以来最大的私募基金交易案,要标购全球最大的矿产公司BHP集团,交易金额高达2010亿元澳币(约新台币5.24兆元),也在最后一刻破局收尾。


表面看来,私募基金仍然前景看好。尤其今年6月30日,史上最大的私募基金并购案成交:加拿大的Teacher Private Capital买下最大的电信业者加拿大贝尔电信集团(BCE,Bell Canada Enterprises),成交金额高达485亿美元。


同一时间,英国的有线电视维京媒体(Virgin Media),也以220亿美元正式卖给美国的私募基金凯雷公司(The Carlyle Group)。


既然私募基金的成交个案,迭创新高,那么《经济学人》为何此时唱衰?


衰落主因1:利率涨成本高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私募基金业者的便宜子弹没有了。

长期利率看涨是主因。


近年的私募股权主要靠机构投资人和银行低利贷款提供资金,但是现今长期信贷利率升高,使借款成本垫高。黑石公司为何最近要上市,就是已经不能忍受间接金融的昂贵资金成本,而转以上市取得便宜资金的直接金融方法来充足营运资金。


7月起,国际间开始吹起私募基金的衰退潮。如果回顾近年来,几家美系的私募基金业者的高速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7-09-25 22:3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70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