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31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73_troop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Audio & Video] LCD选购 技术名词说明
LCD选购 技术名词说明 - 坏点

坏点(Dot Defect)
  所谓坏点,是指液晶显示器萤幕上无法控制的恒亮或恒暗的点。坏点的造成是液晶面板生产时因各种因素造成的瑕疵,如可能是某些细小微粒落在面板里面,也可能是静电伤害破坏面板,还有可能是制程式控制制不良等等。
  坏点分为两种:亮点与暗点。亮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亮的点,切换到黑色画面就可以发现;暗点就是在任何画面下恒暗的点,切换到白色画面就可以发现。
  一般来说,亮点会比暗点更令人无法接受,所以很多显示器厂商会保证无亮点,但好象比较少保证无暗点的。有些面板厂商会在出货前把亮点修成暗点,另外某些种类的面板只可能有暗点不可能有亮点,例如MVA,IPS的液晶面板。面板厂商会把有坏点的面板降价卖出,通常是无坏点算A级,三点以内算B级,六点以内算C级,一般来说这都是可以正常出货的。【编辑点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国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面板厂的规定也不尽相同。】至于更低等级的面板,在景气好面板缺货的时候(例如2000年时)还是会有人来买,所以大家眼睛最好也睁大一点。坏点没有办法修,如果你买的显示器对坏点有质保承诺,你拿去退给他他就是换一台给你。

● mura
  mura本来是一个日本字(意指圆圈),但随着日本的液晶显示器在世界各地发扬光大,这个字在显示器界也就变成一个全世界都可以通用的文字了。mura是指显示器亮度不均匀造成各种痕迹的现象,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在暗室中切换到黑色画面以及其他低灰阶画面,然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用力去看,随着各式各样的制程瑕疵,液晶显示器就有各式各样的mura。可能是横向条纹或四十五度角条纹;可能是切得很直的方块;可能是某个角落出现一块;可能是花花的完全没有规则可言东一块西一块的痕迹。
  mura不会对使用上造成什么影响,这只是属于品味问题。一般面板厂商会把有mura的面板打成次级品用较低价格卖出,但是我还没有听说哪个显示器厂商做出了保证无mura的承诺。这个通常也不会写进显示器规格,所以大家在买之前眼睛最好睁大一点,如果真的买到了则只好自认倒楣了。


LCD选购 技术名词说明 - 色饱和度

色饱和度 (Color Gamut,也称色域、色彩空间)
  色饱和度是指显示器色彩鲜艳的程度。显示器是由红色(R)、绿色(G)、蓝色(B)三种颜色光来组合成任意颜色的,如果RGB三原色越鲜艳,则该显示器可以表示的颜色范围就更广。因为显示器无法显示比三原色更鲜艳的颜色,所以某显示器三原色本来就不鲜艳了,那么它所能显示的颜色范围就比较窄。

  色饱和度是面板厂商的重要规格,但是我到现在好象还没看过有显示器厂商把色饱和度写进规格的,他们都是写可以组合出来的颜色数目。比如说,某显示器的RGB三种颜色光都可以分成64灰阶(6bit),则该显示器的颜色种类总共有64×64×64=262,144种组合,如果该显示器的RGB三种颜色光都可以分成256灰阶(8bit),则该显示器的颜色种类总共有256×256×256=16,777,216种组合。当然,灰阶数越多颜色层次看起来会越细致,但不表示颜色会比较鲜艳。

  色饱和度的表示是以NTSC所规定的三原色色域面积为分母,显示器三原色色域面积为分子去求百分比,比如某显示器色饱和度为71%NTSC,表示该显示器可以显示的颜色范围为NTSC规定的71%,71%NTSC大约为为目前CRT(映像管)电视机的标准,LCD显示器目前做到这个程度的在色彩上就算高阶了。目前笔记本电脑用的萤幕色饱和度大约40%~50%NTSC。PDP(电浆)多数可达到98%NTSC,也是目前量产显示器中色彩饱和度高标的。

  选购的时候,把喜欢的两台显示器摆在一起,点相同的画面,通常就可以看出谁的色饱和度比较好。


LCD选购 技术名词说明 - 可视角

  液晶显示器由于天生的物理特性,使得使用者从不同角度去看时画面品质会有所变化。与正看时相比,斜看的时候,转到当画面品质已经变化到无法接受的临界角度时,称之为该显示器的视角。
  视角的定义有三种:

  【对比】
  从斜的方向去看液晶显示器,与正看时相比,白色部分会变暗,黑色部分会变亮,因此对比会下降。一般定义当对比下降到5的时候的角度为该显示器的视角。也就是定义大于此视角的时候黑白已经不易分辨。这也是一般面板厂商与显示器厂商规格书上对于视角的定义最常使用的一条。

  【灰阶反转】
  理论上显示器从零灰阶(黑色)到255灰阶(白色)应该是灰阶数越高则越亮,但是液晶显示器在某个大角度的时候有可能看到低灰阶反而比高灰阶还亮,也就是看到类似黑白反转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之为灰阶反转。定义不会产生灰阶反转现象的最大角度为视角,也就是超过这个角度就有可能看到灰阶反转,而灰阶反转是无法接受的影像品质。这个定义和第一个定义的差别在于用对比定义只考虑零灰阶和255灰阶,而灰阶反转是考虑所有的灰阶。

【色差】
  从不同角度去看液晶显示器,会发现颜色会随着角度而变化。比如说本来是白色画面变得比较黄或比较蓝,或是颜色变得比较淡等等。随着角度变大,当颜色的变化已经大到无法接受的临界点时,定义该角度为视角。
  关于色差,我说过颜色可以量化,所以颜色的差异可以用数位表示,但什么叫做无法接受的色差目前并没有一定标准,所以写规格的时候没有人用这个定义,但是在实验室里面,我们在比较两种显示器的时候还是会关心相同角度时谁的色差比较大,这是使用者会直接感觉到的品味问题。
  最早的TFT-LCD所使用的是一种叫做TN的液晶模式。这种技术最大的缺点就是:视角很小,以对比来定义,目前大概都是做到左右视角各60°~70°,上视角60°~80°,下视角40°~60°。为了解决视角的问题,有几种广视角技术就发展出来,按照原理划分目前市面上的广视角技术大致有3大流派:TN+film、MVA(PVA、ASV)、IPS(FFS)。目前市售的笔记本电脑LCD萤幕通常不会应用广视角技术,因为考虑到笔记本电脑是个人使用,广视角效益不大。而LCD显示器通常会使用广视角,这主要是因为考虑到使用LCD显示器时可能会展示一些资料或画面给在旁边的人看。
  【编辑点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随着LCD显示器萤幕尺寸增加,用户眼睛到萤幕各个边角之间的偏转角度也逐渐增大,对于17英寸以上的大萤幕液晶显示器来说,没有广视角技术,用户就很容易感受到由于视角不足而导致的对比下降、灰阶反转或者色差现象。】


LCD选购 技术名词说明 - 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
(一)
  反应时间的定义就是在面板的同一点上面,从黑色变到白色所需时间加上从白色变到黑色所需时间。LCD有回反应应时间的问题是因为,LCD是以液晶分子的旋转角度来控制光线的灰阶亮暗,而液晶分子旋转时需要时间。一般PC用显示器使用的目的是文书处理与网页浏览,一般情况之下就是显示器会持续显示同一个画面很久一段时间,然后才切换到另一个不同的画面,这样的使用状况下,其实反应时间多快多慢对使用者而言是没有影响的。但是如果要使用显示器来看动画或影片,因为画面会持续变化没有停止,这时候反应时间就会影响画面品质。

反应时间分为Rise Time和Fall Time,对TN型面板来说,驱动电压从低电压变成高电压时画面会从白色变成黑色(电压Rise),因此白色变成黑色所需时间就是Rise Time,而驱动电压从高电压变成低电压时画面会从黑色变成白色(电压Fall),因此黑色变成白色就是Fall Time。MVA和IPS则刚好相反,黑变成白是Rise Time,白变成黑是Fall Time。目前市面上量产面板的规格,TN型Rise Time大约15ms,Fall Time大约35ms,实际上做到10ms+20ms也不算难。
 
这里其实有一个陷阱,对LCD面板来说,从全黑变到全白以及从全白变到全黑的反应时间其实是最快的,但是中间灰阶的切换就不能保证这个速度,比如说从128灰阶切换到140灰阶,反应时间都会比规格值大上很多——大于70ms、80ms都是可能的,而你使用显示面板时不可能只使用黑色和白色两种颜色

(二)
  一般LCD面板的画面刷新频率是60Hz,也就是每秒钟要换60次画面,不管目前显示的图片是否有在变动都会以这种频率重新显示,因此每个画面持续时间是1/60=16.67ms,如果反应时间远大于这个值,画面在动时就可能看到模糊的影像,注意是模糊的影像,不是残影,残影是另外一个问题。

你可以利用笔电执行这样的测试:在MSWindows所附的萤幕保护当中有一个“留言显示”,设定值里面可以更改背景颜色和留言内容,把背景选成灰色,留言打入++++++,字型选大一点,然后让它跑,仔细看,可以看到加号背后拖着一个模糊的尾巴,这就是反应时间不够快造成的,而CRT没有这样的问题。这也就是说,目前的LCD显示器其实不是很适合用来看影片,不过我实际测试的结果,普通使用者如果是观看一般影片其实影响不大,要看那种画面闪来闪去的动作片,很用力去盯着看某些其实平常不会去注意的背景才会发现品质下降,玩game的话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市售的LCD显示器对于反应时间的规格还有另一个陷阱,有些厂商回应时间只写Rise Time。所以如果买显示器时看到回应时间只有15ms甚至更低,最好问清楚,通常就是这种情况,真正小于15ms的产品大概还要过好些时间才有可能在市面上看到。另外有一些高阶LCD的回应时间的规格可能是写全灰阶切换小于16.67ms,这是指不管是多少灰阶切换到多少灰阶,都保证在16.67ms之内完成动作,注意不是Rise+Fall Time 为16.67ms,这是在驱动电压上面上了一些手脚达到的,目前还不多见,但不是没有。这种面板用来看影片画质比起传统的LCD就有相当程度的改善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7-01-16 13:5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31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