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散文天下』文学是怎么回事
为了宣传自己的小说,朋友在新浪开了博客。在那里,他阐述了自己小说创作的动机以及整部小说的构想,还有几篇与其说是随感,不如说是对于时下文坛的战斗檄文。然而应者寥寥,更别提参与讨论了。两天后,他的博客文章登上了新浪博客的首页,引来了众来的浏览者,点击率增加得非常快。然而首页所用的标题却不由得有些令人尴尬——《那一夜的选择,这不正是你要的吗》。一个文字的游戏,再加上将一个文学博客暧昧地放在了情感区,果然收效显着。我看了,却不禁哑然失笑。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仅仅通过文字的感染力来吸引别人,是很天真的一种想法。所以尽管有着振兴文学的理想,这个朋友还是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样的宣传手段——毕竟,这只是手段。 不由想起去年的时候,参加茅盾奖的颁奖典礼。典礼仪式上,看着台上的光鲜和台下的喧嚣,有人语重心长又故作神秘地对我说道“文学就是这么回事!”当时的我颇有些震撼,文学,到底应该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我想了一年,一直未曾找到答案。或许在许多文学爱好者的眼中,文学是神圣的,有着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然而在更多人的眼中,文学日益地成为了一种手段:有人用它为自己歌功颂德提高身价;有人借它追名逐利哗众取宠;有人贬它如草芥以期一鸣惊人;更有人玩弄文学将文学视为攻击别人甚至陷害别人的法宝…… 文坛日益的变了模样:曾见过有人抄袭了别人的文字之后侃侃而谈大言不惭,那种无赖嘴脸甚至让原作者都不由得汗颜,也曾听过太多文学评论家们痛心疾首地批评当今的文学太多无病呻吟而较少反映社会现实。 其实文学只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它记录心情记录社会记录人性也记录历史。它应该是公正不偏私的,也应该是真实不虚幻的。它应该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也应该体现形形色色的世间万物。能够感动别人的文字,并不是它本身多么的华丽与深刻,它只不过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一种发自肺腑的共鸣,它让读者们从中看到了自己生活自己情感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生命的点点滴滴,于是只那一点一滴,感动了他们,文学得以不朽。至于是否文学就一定能够承载反映社会现实的重任,我向来认为,鞭挞是一种创作手法,而入不得评论家们眼的所谓“小伤感”又何尝不是一种表现手法呢?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喜怒哀乐不可否认地是整个社会的缩影,那么自然有人恢弘,有人微小。社会底层的苦难悲痛是社会现实,社会其他阶层的忧郁伤感就不是社会现实?市井文学可以成为大家,心路写照就只能被贬斥为小家子气? 在中国,写文字的人很多。可是或许有着文人相轻的传统思维,评论家们越来越容不得多种文字样式的存在。80后到底是不是真如他们所讲的一文不值马上就要消亡,随笔专栏作家们又是否真地整日以小资文风带坏了文坛?质朴的文字是否真的一定比华丽的词藻更能令人感同身受?有人喜欢优美繁复的文字,自然也有人喜欢浅显平实的文字,这应该是毫不矛盾的多种存在形式,不应该褒一贬一。然而诸多的泰斗们,怕是不肯苟同我的说法。——想来也是,他们又何曾理会过毫无名气仅仅将写字当作爱好的那一群人的想法呢?哪怕,这其中的很多人才是真正的文学的灵魂。 只不过,这一群人往往也并不在乎泰斗们如何看待。所以我还是喜欢写着自己的小伤感,实在是,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的心境,我自己享受的文学,又关别人什么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