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572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lstaringl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特殊貢獻獎-2
頭銜:八宮旋斡天為體八宮旋斡天為體
版主
級別: 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孔明神數解籤, 手面相
推文 x2613 鮮花 x97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1
中醫陰陽球模型引起的思考
  中醫陰陽球模型引起的思考

作者:包巨太 圖婭

一、太極圖模型
  太極一詞最早見於《周易》:“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易•系辭》,太,大也,極,無極,無限之謂。太極指天地混沌未開之先的原始狀態,太極即太始是宇宙的最初本原至高無上的本體,而太極圖則可視為象徵宇宙演化的模式圖。標誌著宇宙萬物的化生和演變,也象徵著人體的生命曲線。人與自然是相順應的,太極圖既反映了宇宙日、地、月、的陰陽消長規律,亦為人體陰陽盛衰消長的象徵。

  二、“中醫陰陽球”模型
  “模型”一詞,在西文中源於拉丁文的Moduius,意思是尺度、樣本、標準。所謂模型法就是研究模型來揭示原形(即被類比的物件)的形態、特徵和本質的方法。隨著模型法的發展,模型以超越了作為客體的模寫、樣本這個範圍,它是對客觀事物的特徵和變化規律的一種科學抽象。
  從古人的自然觀和宇宙觀可以看出他們在利用陰陽學說研究自然界和人體時,心目中是有一個模型的,畫在紙上的是太極圖,即太極圖陰陽模型。這個模型應該是陰陽太極球模型,圖形所表述的不是畫在平面上的“圓”,而應是“球”。是一個球的模型,我們將其成為“中醫陰陽球”。

  三、陰陽球模型的幾何意義
  陰陽理論認為自然界中存在著兩種相互對立的基本量,稱之為陰與陽。自然界是一個巨大的空間,作為反映它的一個模型可以用一個“球”來表示。從中國古代人們對“天”的認識可以找到有關的證明。
  陰陽理論是構成中醫理論的基礎,雖然是中醫陰陽以人為研究物件,但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的理論中醫陰陽的模型也是一個“球”這是約定俗成、不言自明不需論證的。
  陰陽球中兩個基本量的相互關係
  1.對立與統一的性質:球中有兩個相互對立的量,這兩個量之間有相互吸引、相互控制的作用力;和相互脫離、相互排斥的反作用力。這兩個力的相互作用使陰陽處於平衡狀態,推動陰陽和諧有序地在球內運動,體現陰陽的對立和統一。
  2.相對平衡的性質:首先我們認為這個球體內部的空間由無數受陰與陽兩種力量作用的質點構成,在球中這兩種相互對立的量處於平衡狀態時,兩個力作用在空間中的某一個“質點”上,這個“質點”就是陰陽兩種力量的平衡點,表示球內陰與陽兩種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力在這個點上處於平衡。
  3.消長與轉化的性質:這個表示陰陽平衡的“質點”在球內沒有一個固定的位置,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在一定的範圍內呈現著週期性的運動。我們認為在“球”的最大的切面上能夠完整地反映出這個運動的全貌。(見插圖)
  總之,陰陽球內陰與陽兩種力量之間的平衡,有一個平衡點。陰與陽的不平衡在球內有無數個不平衡點。陰陽球是由這些平衡和不平衡的“點”組成的空間構成的。陰陽反映自然界的運動規律,因此平衡點的運動軌跡呈“S”形。

  四、陰陽八綱與中醫藥
  1.八綱,就是陰、陽、寒、熱、虛、實、表、裏八個辨證綱領。它能較為完整地反映出中醫的辯證法思想與哲學陰陽思維模式一脈相承,只不過它作用的對象更具體一些,主要是人的疾病的狀態,特別是對人的病理情況的辨證,基本上從哲學的層面下降到具體的醫學層面,以醫學的臨床治療為主要研究內容。
  2.陰陽球模型與中醫八綱相結合,其中以寒熱、表裏和虛實為三個座標參數變數建立坐標軸,根據中醫原理從寒熱、表裏和虛實三個方面調控人體的陰與陽的狀態。其中“S”形的曲線是表示當人體陰與陽處在正常的平衡狀態時,陰陽質點描述人體按照陰陽運動規律在空間中留下的運動軌跡。這個空間中在“S”曲線之外亦分佈著無數個陰陽質點,這些點表示人體正處於陰與陽失衡的某一個即時的狀態。我們認為通過三個坐標軸可以確定這個陰陽失衡點在空間中的位置。
  3.八綱是一個由寒熱虛實表裏三個坐標軸組成的立體坐標系。這個坐標系上的每一個點都代表一個健康或生病的人在同一時刻上的三方面的中醫生理或病理的數量狀態,每個軸分別以熱,實,裏(陰陽屬陽)的方向為正方向,常見的中等程度的病變給與數量值1,然後由其輕重進行增減的類推,比如一個寒熱正常輕虛症重裏症的病人,他的位置就可能是(0,-0.7,1.3),當然就目前的操作我們是很難為所有應用中醫的人給出一個統一的賦值估計的標準,但既然只是初步的嘗試,也許做得不很精確,仍還是今後發展的方向。如果用打比方的方法說明,那麼最好的類比應該就是西方現代醫學常用的心電圖觀測與用聽診器診斷,對醫生會診時預測的精確程度影響:用聽診器時候,按診斷的步驟進行操作,但有時會面臨共同問題即是同樣的現象到了不同的醫生那裏可能有不同的紀錄,結果導致一個醫生的病例或醫案到了另一個醫生那裏就聽不清楚或至少是要靠在自己的經驗基礎之上“悟”,才能搞明白。每一個醫生的經驗和悟性是不同的,因此,對同一病歷和醫案的討論常常得出不同的結論,不能在同一平面上進交流,這樣大大降低可參考度。但心電圖出現卻能提高原來的第一手資料的無偏性客觀性,大家都有了一個共同的參考標準。這雖然對目前中醫的診斷似乎聽起來象天方夜譚(因為四診法原本就帶有一定的主觀性質,所以也看似很難達到像機器紀錄一樣客觀),但從長遠的角度看,診斷,作為醫學常用的對疾病事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觀測判斷,其操作的標準化無疑隨著現代人對疾病瞭解的精確追求而越發顯得重要。這一點不光是針對西方原生的現代醫學,對中醫學也是一樣。只有有了可靠的觀測,通過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得到必要的統計規律,才使得科學的標準化預測、治療有了信心的來源,在這一點上,與其說今天的中醫為過早地先於西方走入“個性化”時代而值得沾沾自喜,其實倒也不如說是更應該及時停下來反省一下自己在科學規範化的發展史上所落下的差距,補上有關“標準化”內容的一課。
  在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其中體現了對傳統中醫學語言甚至思維模式上的改造和轉變,但這實在是不足為奇的:正如美國著名科學哲學家、科學史學家庫恩(Thomas Kuhn)其代表作《科學革命的結構》(1962)中指出:科學發展的動態模式可作這樣的概括:前科學時期——常規科學時期——反常與危機——科學革命一—新的常規科學時期。在當代的新一代具有歷史使命感的中醫學者都把目光投向“中醫轉型”具有重大意義的宏偉歷史命題的同時,以何種方式實現中醫現代化科學化這一關鍵的“範式轉變”也無疑作為最其中重要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
  今天面對中醫學發展的最核心挑戰與難題,似乎卻又不是範式的改造而毋寧是範式的長期不完善甚至缺失。換句話說,中醫學在其長期發展中雖以強調醫生的個人經驗和對患者實際情況的對症下藥見長,但在學術交流方面長期缺乏一套簡明、統一特別是嚴密精准的學術語言,這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學者間的交流特別是在關鍵問題上達成嚴密共識以推動完整的學科知識的進步。這一點上,對醫學和臨床上常用的概念界定模糊和缺乏實際的測度標準,一直以來陷學科整體於尷尬的“前範式”階段,甚至引起外界的誤解和質疑,以為在這樣的語言下寫就的,將十分可能與當年的“占星學”或“煉金術”式的潛科學記錄甚至偽科學和巫術並無二致。
  當然,由於長期缺乏必要的核查和梳理機制以及與外部的交流,今天保留下來的最早的關於中醫學原生態知識的記錄當中粗陋和受時代科研條件局限而產生誤導的地方也在所難免,在這裏,我們一方面不能苛求古人具備我們今天的先進科研條件和與之相匹配的嚴謹的科學作風和精神;但另一方面,將古老的資料加以規範化系統化的整理將無疑大大有助於今天的我們以更加完美的眼光審視過去,通過發現並排除其中的不和諧而最終走向更高層次的和諧,我們相信,正如庫恩借範式的歷史演化說明了科學發展的動態的歷史結構。按照他的觀點,理論體系只是科學研究的成果,僅憑理論體系不能說明科學發展的本質方面;範式是使一門學科成為科學的“必要條件” 或“成熟標誌”,並通過其新舊更迭不斷推動科學觀念的革命和實質的進步。中醫學需要走入範式,就應該先從研究一門獨特而精湛的語言開始,而那將不是中醫學本身的終結,相反,它啟迪了一門新科學的誕生,並通過它,呼喚以後不斷的欣喜和未來!
中醫陰陽球模型引起的思考


轉戴於:http://www.webhospital.org.t...eyword.html


[ 此文章被ylstaringl在2006-04-25 09:03重新編輯 ]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0 (by 牛奶牛) | 理由: 請附上轉貼處的網址



地理之法實與命、氣數相符蓋地有。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4-24 18:3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173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