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498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针灸二三五八针法 疼痛缓解率达7成
【记者林进修/报导】

不久前假中国大陆北京中医药大学举行的「2005年国际针灸技法及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在满座传统中医药大师中,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院区疼痛科主任陈证文显得特别显目,只因他以西医身分提出的「二三五八针法」,融合传统医理,却又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提起针灸,在中国少说也有上千年历史,其手法及临床适应症自成一格,早已定型。陈证文敢于提出不同技法,无疑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不过却也凸显他跳脱传统窠臼、勇于创新的精神,因而备受大会瞩目,特别安排第一个上台发表论文。

陈证文解释,「二三五八针法」是由他研发而成的针灸手法,基本概念来自于中国传统的山、医、命、相、卜等「五术」;其中,二是阴阳,三是三焦,五是五行,八则是八卦,他以病人的疼痛部位加以区分,再选择最适当的部位针灸。

他选择的针灸部位是左手臂,介于手腕及手肘之间,掌侧为阴,掌背为阳,此为阴阳;将手掌至手肘分成三等分,靠近手掌为上焦,靠近手肘为下焦,两者之间为中焦,此为三焦;三焦加上中焦左右两侧等距的两个点,即构成五行;去除中焦,而在五行其余四点的两两之间,另取四点,即为八卦。

穴位既定,陈证文就完全按照「二三五八针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举例说,患者就诊时,如果其疼痛部位是在身体的前半部,即为阴阳中的阴侧,因而选择手臂的掌侧针灸;反之,如果是身体后半部疼痛,是为阳侧,改选手臂的掌背针灸。

疼痛前后侧选定后,再区分上下左右。如果疼痛部位在胸前横膈以上为上焦,横膈到肚脐间为中焦,肚脐以下为下焦。五行穴位以五脏六腑的方位选定,阴面为五脏,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金为肺,水为肾;阳面为六腑,木为胆,火为小肠,土为胃,金为大肠,水为膀胱。接下来的八卦,则以站立后人字大开的形状来定位,相对应于手臂的相关穴位。

这六、七年来,他以这套针法治疗过5000名以上的疼痛患者,每次一针一穴,入针一寸半,以得气为主,留针约15分钟。一般说来,急性疼痛一次可见效,一般疼痛则需五至七次才能得到缓解,疼痛缓解率在七成上下。

根据他的观察,「二三五八针法」对腰酸背痛、头痛、落枕痛、手肘疼痛、五十肩、妈妈手、膝关节炎、网球肘、颈部疼痛及腹痛都有效,至于晕眩、耳鸣、感冒等非疼痛症状,也有缓解效果,但对癌症疼痛、骨头断裂痛的效果则较差。若为骨关节问题,比如脚踝扭伤引发的疼痛,则需另加其他手法来辅助。

陈证文说,根据「全息率」理论,全身各部位的问题,都会微缩在方寸之间,只要在这个小地方找个适当的点施以治疗,即可改善病情。基于此,医界有人选择耳朵为治病的部位,有人选择嘴唇及眼睛周围,有人则选择脚底,而他则选择左手臂。

为什么是左手臂?陈证文解释,嘴唇太敏感,眼睛太危险,脚底则太臭了,反观手臂则相对安全,即使失手,也不致出现气胸、甚至死亡等意外;此外,在手臂扎针不用掀开衣服,可避免不必要的性骚扰困扰。至于选择左臂而非右臂,则完全是因为他是右撇子,拿病患左臂下针最顺手。

【2006/01/02 民生报】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6/1/2/NE...3093450.shtml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6-01-09 16:18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疼痛成因多 对症最重要
【台北讯】

疼痛虽不是病,却是恼人,如果服用西药无法有效缓解,不妨试试中医治疗。

就中医而言,疼痛分很多种,病因复杂而多变。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中医师许恒壹表示,中医认为疼痛有外因、内因及不内外因等型别。外因有风、寒、暑、火等;内因有痰、瘀及情志过极;不内外因则有外力碰伤、虫蛇咬伤、车祸受伤等。

中医主张「不通则痛」,若为瘀血引发的疼痛,活血化瘀治疗为先,有时再配合外敷膏药、拔罐放血等疗法。活血化瘀处方有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身痛逐瘀汤等;中药则有桃仁、红花、赤芍、泽兰、郁金、延胡索及牛膝等,可使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

如果疼痛是情绪不佳引起,合并工作压力大、胸闷、喘不过气来、腹胀、头痛、肩颈酸痛等症状,可选理气止痛合并活血化瘀药方,常用处方有加味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中药则有香附、枳壳、陈皮、青皮及川楝子等。

一旦诊断为上了年纪引发的全身酸痛,右归丸、左归丸、独活寄生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中药方则有肉苁蓉、牛膝、续断、女贞子、鸡血藤及没药等。

【2006/01/02 民生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6-01-09 16:32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406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