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啸天 泰来堂中医诊所院长】
针灸因疗效快速、广泛、安全,自古以来即为医家所认同,古书所谓立竿见影,效若桴鼓……,皆在说明针灸的疗效。依我四十余年随诊、看诊之经验,针灸对各科有效率可达99.8%以上,而且针下即效。
外感证包括一切自外感染之症状,如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等,今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浅谈中医药针灸之疗效。
疗效快速 愈后少再发
中医药针灸对外感证之疗效,快速而肯定,且愈后不再发,少有反覆发烧之情形,兹举数例临床所见如下:
1.王先生,32岁,外感二日,因咽喉痛不能下咽,脉象浮大,苔白略厚,头痛、项强、目涩,有涕不多,偶咳,发烧38.9℃,经处方科学中药葛根汤三克,他才拿起药,尚未倒入口中,即觉咽痛好转,立刻问此药是什么药?是否有加西药?经解释本方药芳香之性味,可经由鼻黏膜吸收上脑,且因距离脑较近而得效,患者才释怀将药吞下。
2.吕女士,48岁,因头痛、鼻塞、流鼻涕水、咽痛、扁桃腺肿、发烧,外感已四、五天,人弱体瘦,面色苍白,因针合谷双穴,症状立刻改善。因合谷穴可攻可守,可补可泻,可温可凉,可内可外,又为阳明原穴,上承太阳,下接少阳,为外感要穴,凡病人入门,常以合谷穴做为治病诊断之用。病人针后全身温煦,再给予三天参苏饮巩固疗效。一次诊治,外感即愈。
3.林小弟,10岁,发烧39.4℃,疲倦睡不着,除给予药物外,另处方小白菜豆腐汤(传统豆腐、水、小白菜等三样,冬天可加姜少许,脱水可加盐少许。)20分钟后,其父打电话来说已退烧,患儿已能安眠。次日小儿回诊,诊断为肠病毒,经予处方五天荆防败毒散、黄芩、藿香,数日后痊愈。
以方辨证 以证测方
「方」是方法、方向、方剂,故而以方辨证或以证测方,皆可补中医诊断之不足,早在「伤寒论」之前,我国即非常重视此方法,我的父亲也常在针灸后处方,并且常说:「看病宜当谨慎,针后才知虚实寒热,与针前不同是常有的事!」因此在处方前,以一包药做为辨证诊断之用,这才发现越来越多的病人病情复杂,非以前所能尽知。
1.黄小姐,38岁,人瘦高,脉浮滑、薄腻苔不燥、咳嗽有哮音,因天寒受冷而咳,处方麻杏甘石汤三克,一分钟左右即觉痰无,但如呛过,针太冲双穴,随即不咳,可是十分钟后胃冷,此方服后应痰少而不应痰无,疑因剂量太重致之,即改为麻杏甘石汤二克,三日后咳嗽即愈,再以小建中汤预后五日。
2.汤先生,33岁,白胖体弱,外强中干,因咽肿痛、咳嗽、胸闷、有痰、鼻塞求诊,服参苏饮一包三克,两分钟后渐渐改善,但仍觉胸稍闷,咳较紧,此是湿化燥而非火带燥,乃针内关(左),针后立刻舒缓,前方稍有不足,因拟方参苏饮二克、贝母、天花粉各0.5克一包,一日四次,七日份,复诊时已不咳,再予同方七日份以竟全功。
3.陈先生,因发烧38.5℃以上,鼻塞、咳嗽来求诊,患者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痼疾,迁延日久,因鼻病再发,又正值登革热流行期,因予川芎茶调散1.5克和龙胆泻肝汤1.5克,再针合谷、阳辅,针下立舒,再予五日川芎茶调散二克、龙胆泻肝汤一克,一日四次,后未闻有鼻病。
目前大家对禽流感谈之色变,由中医治外感观念看之,实在不必大惊小怪,西医对病毒的认识不过百年,中医对鸡瘟(禽流感)的认识早逾二千年,而且不是单一以疫苗防治疾病,年纪轻的不宜使用疫苗,如水痘本是帮助免疫系统成熟的,过用疫苗反致水痘发生;水痘原为一辈子只发生一次,目前却有许多年轻人超过一次,此即是免疫系统未臻完熟之故。以前的人在流感来时,只要多喝开水,三、四个小时就会痊愈,此无他因,只是免疫系统较完熟。这次鸡瘟,只需芳香化浊,轮用一些辛香剂如:芫荽、八角、芹菜、大蒜、韭菜、生姜、葱等皆可防治。常做合谷、迎香、曲池、足三里等穴位按摩,也可取得自我防疫之效。勤练气功,更可达到决胜境外(体外)的效果。慌张只会使免疫力不稳定,而为外感之大忌。以上简略介绍,敬祈不吝赐正。
【2005/12/19 民生报】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2/19/...30690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