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8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拖把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4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疾病] 浅谈脑中风
听闻「中风」多数的人都不感到陌生,但是对于中风的正确认知却是极为有限,依据行政院卫生署公布脑血管疾病为我国九十二年十大死因第二位,因此本篇针对脑中风疾病作一初步介绍:

                                 
脑中风的种类

一、脑梗塞(缺血性脑中风)

此一型态是台湾地区最常见的脑中风型态,主要是因为供应脑血管的动脉硬化,或是受到血栓的堵塞所导致的,进而造成脑组织坏死,而依据受到影响的部位不同,产生的症状也会有所差异。

二、脑出血

此一型态与高血压有密切的关系,少部分是先天脑血管动脉畸形,导致血管破裂所有引起的,常发生于脑部的视丘、脑干、小脑等部份。

三、蜘蛛膜下腔出血

脑部构造由外而内分别为,硬脑膜、蜘蛛膜、软脑膜,因此当脑血管有动脉瘤或先天性异常时,常会导致此一型态中风发生,造成出血淤积于蜘蛛膜下空间。

                                     
多面貌的症状

中风的症状是多样的,依据不同型态有不同的症状发生,由于大脑主管神经、感觉、语言、运动等等功能,因此一但发生损伤,也将视发生部位不同而定。一般而言由于国人常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因此常见到如侧肢体偏摊、感觉功能异常、失语等症状,且时常于发生上述明显的症状前,会有一些暂时性的小症状发生,由于时间很短没有后遗症,因些容易被忽略。另外对于出血型中风,则常发生突发性头痛、呕吐、意识丧等症状。

                                       
脑中风的治疗

一般而言中风治疗多以降低脑压以及治疗相关合并症为主,若确立有大血块、动脉瘤或严重颈动脉狭窄才建议以开刀或置放颈动脉支架方式进行治疗,在国人最常见的脑梗塞(缺血性脑中风)中,一般多以抗血小皮剂、降血压、降脑压药物、血管扩张剂、抗凝血剂为主,值得一提的是若于急性脑中风发作三小时内,且确认无脑出血等禁忌症时,施打抗凝血剂(rt-PA),将可有效提升预后复健能力降低残障等级,此种药物己于1996年被美国FDA准许使用,我国卫生署也于2002年十一月核可使用于缺血性脑中风之患者,但由于使用不慎易造成出血症状,因仅限于确认中风发生时间后三小时内之病患,因此发生中风时紧急送至邻近有能力提供rt-PA施打之医疗院所,方能于最佳黄金时间内达到治疗之目的。

         
脑中风的预防

脑中风的高危险群不外乎高血压、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或有家族史、抽烟饮食不良之民众,但即使您并非上述族群,也应该注意平时预防,因为疾病的发生通常都是突发生性,且无事前症状的,因此平时即应做好下述预防方法;

1.定期检查血压,预防或控制血压均是控制血管中风甚至是心脏病的第一方法。

2.若曾发生过脑中风或是有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心脏病等,日常生活更应该免情绪激动、过度劳动等现象。

3.应熟知脑中风的相关症状,若发生部分早期症状如:突然间说话不清、一手一脚麻痹,视力丧失或影像重叠,即至医院就诊,由专业神经内科医师进行诊断。

4.平时应每半年或一年进行定期脑血管或相关功能之健康检查,以能早期发现或治疗。

由于脑血管疾病属于慢性疾病,其成因受到许多因素之影响,因此唯有在未发病时做好预防,平时可多参加相关主题之健康讲座,以获得正确的相关资讯,才能照护好自己的健康以及家人的健康。

(主讲人:坜新医院神经内科陈右纬主任,摘至九十三年十月份坜新医院时间表之名医开讲)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2-05 11:08 |
【群仔】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之前新闻报过,中风的趋势越来越年轻化了,希望大家每年都要去健康检查唷~ 表情


好臭好臭!!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省 CZ88.NET | Posted:2004-12-05 14:1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78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