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ome52071
|
分享:
▲
▼
十一、静坐的时间 一、静坐的工夫,第一要有恒,不论晴雨寒暑,每日都要静坐,应该视如睡眠、饮食,算是每日的固定生活方式。 二、初习静坐的人,每日应该有两次的静坐,第一次是在早晨起床以后,第二次是夜晚就寝以前。 三、每次静坐的时间,最好是三十分钟以上。静坐的时间,本来是越久越妙,但是还须顺应自己的能力,不可勉强久坐。假如坐到心里厌烦,或者是筋骨酸麻不耐再坐,就应该下坐。 四、假如事情很忙,每天没有长久时间可坐,那么一次几分钟,也要争着去坐,千万不要把希望摆在明天。要知坐几分钟,就有几分钟的好处,只要坐得殷勤,年久月深,积累的效益也就非常可观了。 五、静坐的时间,若能每天固定时间最好,不必分昼夜,只要有决心,白天夜晚的静坐作用都是一样的。 六、静坐的时间,随着修习的深入,越坐越久,到极深的时候,应该终日随时静坐,心意不可外驰,行住坐卧真意须臾不离。同时要立下决心,更进一步,要争取得超凡的生命,和创造无为而无不为的圣功。
十二、静坐时的呼吸 一、一呼一吸,叫做一息。静坐时的呼吸,从程度上分,可以区别为四种阶段: 第一种是初习静坐前后的呼吸,叫做凡息,与常人大同小异。 第二种是内呼吸的养成。 第三种是静坐渐有进境时,即阳气已打通十二经络以后发生的呼吸,叫做真息。 第四种是静坐较深时,即真息以后发生的呼吸,叫做胎息。 二、静坐初期的呼吸,是与常人相似,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经过一番调理,是毫无作用,而是要暗合规矩,有些像古时的吐纳术。这个作用就是以心意的观照,配合呼吸的吹嘘,鼓动身体内部的阳气,使阳气能够运行于身体各部。 三、静坐进步以后,呼吸的现象,慢慢就与常人有了差异。这是由于外呼吸的配合,而自然感应养成的体内一种阖辟运动。由此身体内部阳气逐渐旺盛,直接影响了生理机能,因此有鼻孔间呼吸自动停止的生理现象。这种外呼吸停止现象,大概在得到小药前后,静坐时都会经验到的,是静坐必经的过程,不可以病态视之。 四、真息与胎息,都是工夫一步一步做出来的,不可有意求得,或刻意模仿,要听其自然发生,才不致弄出许多弊病来。
十三、静坐后会遇到的情形 一、 身体摇摆: 静坐之人,如果遇到身体或颈部摇摆等现象,千万不要害怕,因为这只是静坐之时,气血不通,经过静坐之后,气机发动的原因,所以这只是某些人静坐的过程而已。最怕的是有一些人,一旦静坐,就胡思乱想,神经紧张,意识作祟。而产生像乩童灵动的全身发抖,像这种情形是有害无益的。因为心情紧张,精神惊惧,就会破坏身心健康了。除非有明师在旁指导,就另当别论。否则就应停止一段时间,因为已经进入反常现像的灵动了。有了灵动就大惊小怪,以为仙佛附身了,祈求仙佛指示明路,其实这只是气机发动的开始,千万不要误以为是仙佛附身,除非是奉旨行医阐教指点迷津的救世堂乩生,或是道堂的正鸾与轿手,因为他们领天命,行医阐教,玉旨在身,且有固定仙佛借乩行医阐教。可是静坐之人就不同,既无明师指导,如果本身业障太深,又好奇迷惑,在全身颤抖灵动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外灵的干扰,然后自称某位高仙或神佛,言行又不合乎中庸之道,因此使有些修道人,看到这种情形,不知何去何从?疑惑丛生,所以就脱离道场,不再修道了,像这种不明究理的抉择,实在可惜极了。所以很多办道场的前人师父,反对静坐就是这个原因。 笔者在此特别提醒静坐之人,如果想在静坐中,求玄、求虚、求神通、求感应,这种人最好不要静坐,否则走火入魔,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还有静坐之人,必须多行功立德,如救济贫困,助印善书,多看经典善书,赞助道场,助师父传正道,如此在有危难时可得同道或神佛相助。 如果静坐之后,感到身体摇摆的时候,也不必紧张,因为那只是某些人静坐之后的现象而已。只要再经过一段时间,它自然而然会消失。但如果乐此不疲的话,也是不好,为什么呢?因为身体摇摆与灵动时,气机在肌肉中流动而已。如果经常让气机在肌肉中流动,那么真气反而不能走入正轨的﹁任、督﹂两脉,使周天自然运转,这是很可惜的一件事。要知动静交流,方是阴阳合一。今我之所以谈身体摇摆和灵动等现象,是因为身体摇摆和灵动等现象之产生,已使很多静坐之人心生畏途,也常使办道的人,头痛不已。因为有些办道者,无法去分辨灵动的神秘之处,使有心静坐者,一旦身体摇摆,就以为走火入魔,而驱之若惊。更胜者,也有误以为是仙佛附身,而误导静坐之人,而故意去加助它的灵动,等于是引魔入身,也就是内魔引外魔,那么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了。所以一位传道者的经验与道德是很重要的。 因为走火入魔的原因,并非静坐所引起的,而是静坐之人,心理有某种压力,积郁心中,而产生愤懑不平与恐怖,造成精神过度紧张的原因。像这种人,即使不静坐时,也会发生,只是刚好在静坐之时发生而已。所以心正不怕外邪,只要身体摆动的力量不大,在能够自我控制的情况下,都没有关系的。或有明师指导都无所谓。 但是静坐者,心里会惊慌害怕时,又无明师在旁,最好暂停一段时间不要静坐,或者寻找明师指导,也不愧为明智之举。就怕有些人,满脑子充满妖魔鬼怪,像这种人,最好不要静坐,因为心中有鬼,易引来惊慌与恐怖,如此一来,静坐的好处,都将一一被他推翻了。
二、杂念: 初学静坐者,往往有一种感觉,就是﹁不去静坐,杂念尚少,一旦静坐后,反而杂念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世俗之人,杂念都是很多的,只是平常在工作动乱之中,没有去发觉而已。就好像室内的尘垢,本来就有很多,不过平时都看不见而已。一旦有阳光从门缝窗隙中照射进来,就会看到很多灰尘。再以闹钟声或电子表滴答声为例,平时环境吵杂时,根本听不到它的声音,等到夜里静下来时,就听得特别清楚。所以周围环境清境了,自然而然就听得到它的声音。 静坐也是一样,平时杂念丛生,自己没发觉,等到静坐时,才发觉自己的妄念。这倒是一件好事,为什么?因为唯有自己知道自己有病,才能治病,若不知自己有病,也不去治疗,等到大病时就更难医治了。
三、昏沉: 静坐之后,杂念减少了,可是杂念少了之后,昏沉的病又跟着来了,如果遇到此情况,不妨起身稍作运动,或干脆小睡片刻,等精神来了,再来静坐。 第二种方式,就是把精神提起,将念头专注于鼻头尖端,让眼睛不再阖上,那么就不会再睡觉了。 如果真不能集中精神,大概真的是自己工作太累或睡眠不足的原因,在这情况下,不妨放松心情,上床睡觉。等睡饱了,再来静坐就不会了。因为静坐的昏沉,大都在夜里发生,如果是早上静坐,就比较少有这种现象了。
十四、调息要诀 修炼第一要诀,在于调息,调息要调得内外呼吸平均,也就是呼和吸要刚好不长不短,如呼长吸短,或呼短吸长,或换气时闷闷的都不是好现象,若有以上这些现象,就要采用平常呼吸的自然方式,任其出入的呼吸,待其呼吸感觉顺畅时,再略加收敛意念调息。然调息切勿吸时大力而呼时细微,或吸时缓慢呼时快速,或气快或气粗或半途用意念去控制,这些都不是适当的功法,会伤害到元气。 当调息到了有形之凡火,能燃烧到一身精血,就是真正的功力足,到时看是要用文火还是武火,或沐浴,或温养。这些功法虽力道不同,却都是先天神火,绝无后天之凡气。如此一出一入的上下运作,则丹可成也。 调息的功夫,就是经常以眼神内观下丹田,将神气二者,收敛于下丹田某部位中,刚开始会感觉呼吸很粗和壮,若静坐久了,则会感觉呼吸之气微细。再继续下去,则感觉若有若无。这时就是开始入定了,等气息纯阳而返于元神之地,则变全无气息之感觉,这时就是大定大静了,也就是胎息出现之时。此时全身的阴气会慢慢的被扫尽,在体内的一般病痛会渐渐消失。待除尽时,成纯阳气后,则会有去老还童之征兆出现。整个人会感到精力旺盛,头脑清晰。 学习静坐者,就怕没耐心,很多人坐到息息归元之后,不知继续向上一层修炼,往往真息初动,就不耐烦的下塌,导致没办法炼气化神,这样的功夫,只能保住命而已,不能达到神通的地步,也就是明心见性的地步。如能达到气归神,神入气,则清气自升,浊气自降,此时一身之天地自然清静。日久智慧会增加很多,所以人要有耐心,静坐方能除凡思、凡虑、凡息、凡气,才能达到心能静,神亦宁的地步。 有些人静坐太久,会神昏欲睡,那是没凝神入气。如果静坐之人,能将神气合一,则可成丹。若静坐已经很久了,仍不见有先天之气强烈之象,却有真一之气在体内流畅。只是不太强烈,是因身体后天气较弱,故还不能转换成先天强烈之气。此时勿因无此气机而心烦或怨恨,否则无法成丹,则色身不保。需有耐心的修炼,方能改善体质,气机才会增强。
十五、静坐时阳气首次运转 一、静坐纯熟以后,生理机能渐渐强壮,身体内部脐下丹田,会发生一种暖力。这种暖力称为「元气」,仙家则称为「阳气」。 二、阳气积存在身体内部脐下丹田,达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在脐下丹田附近发生一种震动。此时便是由静转动的现象,也就是动功阳气开始发动时。 三、在震动发生之前,通常都会感到有一股阳气,在腹内往来动荡。有的人是感到这股阳气很暖,或很热,这就因人而异。 四、阳气动荡到某一个时候以后,就会很自然的依附着真意,进入身体内有固定的脉路上去。阳气经过的脉路,最初是督脉,其次是任脉,以后再及其他各脉。 五、阳气在脐下丹田发生以后,每次静坐时,只要把真意凝聚于脐下丹田,阳气就会很快的集中在一处。 六、阳气能够听命真意而集中,这是真意和阳气能够发生依附作用的证明。到此时候阳气越积越多,就有展窍开关的功效。 七、阳气在脐下丹田越积越多,达到某一个程度时,脐下丹田不能再增加容量,阳气就又开始震动,向各方寻觅窍道。上冲时「展窍」,因为有心肺的压迫,无法运动。于是就会下奔到阳关、谷道、尾闾等处。当阳气到达时,就是阳气开关的前兆,有的人会感到很痛、很痒、或者很热,也有少部分的人毫无感觉的。 八、当阳气到达尾闾时,为了加速使阳气通过尾闾,这时就要以真意「稍轻」观照于尾闾,使阳气能够依附真意的观照,集中于尾闾。 九、尾闾的阳气得到真意的观照,就会依附真意而继续集中起来,当其达到某一程度时,就会发生震动。这是阳气将要通过尾闾的景象。这时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真意的观照以及呼吸的吹嘘,就能源源通过尾闾。 十、但是有时不免因为调理欠佳,或者阳气不足,以致阳气虽然能够到达尾闾,而仍然不能通过。这时可以不必勉强使阳气通过,仍旧要把真意「稍轻」移动观照于尾闾。当阳气达到某个程度后,又会发生震动,将要通过尾闾时,就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真意的观照,呼吸的吹嘘,就能通过尾闾。 十一、阳气通过尾闾,也许一次就能通过。如果一次不能通过,那么就要再三再四的去进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炼,阳气终有通过之一日,不必烦恼,不要灰心。 十二、阳气通过了尾闾,这时夹脊一带,通常会有温暖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情形。 十三、阳气通过了尾闾,就会继续向上,准备通过夹脊。夹脊的位置,是在脊椎骨的中段,与肾脏相对「肾脏距离脊椎骨最近」之处。 十四、当阳气到达夹脊时,为了加速使阳气通过夹脊,这时就要以真意「稍轻」观照于夹脊。真意观照于夹脊的时间,是停息(绝非闭息,即呼吸无心,微妙自如之意)三十六息「默数三十六吸」左右。使阳气能够依附真意的观照,集中于夹脊。 十五、夹脊的阳气,得到真意的观照,就会依附真意而继续集中起来。当其达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发生震动。这是阳气将要通过夹脊的景象。这时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了真意的观照,呼吸的吹嘘,就能通过夹脊。 十六、但是有时不免因为调理欠佳,或者阳气不足,以致阳气虽能达到夹脊,而仍不能通过。这时可以不必勉强使阳气通过,仍旧要把真意「稍轻」移动观照于夹脊。当阳气到达某种程度时,又会发生震动,将要通过夹脊时,就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真意的观照,呼吸的吹嘘,就能通过夹脊。 十七、阳气通过夹脊,也许一次就能通过。如果一次不能通过,那么就要再三再四的去进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炼,阳气终有通过之一日,不必烦恼,不要灰心。 十八、阳气通过了夹脊,这时玉枕一带,通常都会有温暖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情形。 十九、阳气通过了夹脊,就会继续向上,准备通过玉枕。玉枕的位置,是在大脑的后下方附近。 二十、当阳气到达玉枕时,为了加速使阳气通过玉枕,这时就要以真意「稍轻」观照玉枕。使阳气能够依附真意的观照,集中于玉枕。 二一、玉枕的阳气得到真意的观照,就会依附真意而继续集中起来。当其达某种程度时,就会发生震动,这是阳气将要通过玉枕的景象。这时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了真意的观照,以及呼吸的吹嘘,就能源源通过玉枕。 二二、但是有时不免因为调理欠佳,或者阳气不足,以致阳气虽然能够到达玉枕,而仍然不能通过。这时可以不必勉强使阳气通过,仍旧要把真意「稍轻」移动观照玉枕。当阳气达到某种程度时,又会发生震动,将要通过玉枕时,就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真意的观照,呼吸的吹嘘,就能通过玉枕。 二三、阳气通过玉枕,也许一次就能通过。如果一次不能通过,那么就要再三再四的去进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炼,阳气终有通过之一日,不必烦恼,不要灰心。 二四、阳气通过了玉枕,这时泥丸宫一带,通常都会有清爽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情形。 二五、阳气通过了玉枕,就会继续向上,准备通过泥丸宫。泥丸宫又名「上丹田」,位于头部中央。 二六、当阳气到达泥丸宫时,为了加速使阳气通过泥丸宫。这时就要以真意「稍轻」观照于泥丸宫。真意观照于泥丸宫的时间,是停息六十息「默数六十息」左右。使阳气能够依附真意的观照,集中于泥丸宫。 二七、泥丸宫的阳气,得到真意的观照,就会依附真意而继续集中起来。当其达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发生震动,这是阳气要通过泥丸宫的景象。这时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了真意的观照,以及呼吸的吹嘘,就能源源通过泥丸宫。 二八、但是有时不免因为调理欠佳,或者阳气不足,以致于阳气虽然能够到达泥丸宫,而仍然不能通过。这时可以不必勉强使阳气通过,仍旧要把真意「稍轻」,移动于泥丸宫。当阳气到达某种程度时,又会发生震动,将要通过泥丸宫时,就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真意的观照,呼吸的吹嘘,就能通过泥丸宫。 二九、阳气通过泥丸宫,也许一次就能通过。如果一次不能通过,那么就要再三再四去进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炼,阳气终有通过之一日,不必烦恼,不要灰心。 三十、阳气通过了泥丸宫,这时印堂一带,通常都会有清爽的感觉。 三一、阳气通过了泥丸宫,就会继续向下,准备通过印堂。印堂的位置,是在两眉之间附近。 三二、当阳气到达印堂时,为了加速使阳气通过印堂,这时就要以真意「稍轻」观照于印堂,使阳气能够依附真意的观照,集中于印堂。 三三、印堂的阳气,得到真意的观照,就会依附真意而继续集中起来。当其达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发生震动。这是阳气将要通过印堂的景象。这时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了真意的观照,以及呼吸的吹嘘,就能源源通过印堂,降下重楼、绛宫。 三四、但是有时不免调理欠佳,或者阳气不足,以致阳气虽然能够到达印堂,而仍然不能通过。这时可以不必勉强使阳气通过,仍旧要把真意「稍轻」移动观照于印堂。当阳气达到某种程度时,又会发生震动,将要过印堂时,就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真意的观照,呼吸的吹嘘,就能通过印堂,降下重楼、绛宫。 三五、阳气通过印堂,也许一次就能通过,如果不能一次通过,那么就要再三再四的去进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修勤炼,阳气终有通过之一日,不必烦恼,不要灰心。 三六、阳气通过了印堂,这时绛宫一带,通常会有清爽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情形。 三七、阳气通过了印堂,就会继续向下,经过重楼,准备进入绛宫。绛宫的位置,是在脐上四寸二分的位置。 三八、当阳气到达绛宫时,为了加速使阳气通过绛宫,这时就要以真意「稍轻」,观照于绛宫。真意观照于绛宫的时间,是停息二十四息「默数二十四呼」左右。使阳气能依附真意的观照,集中于绛宫。 三九、绛宫的阳气,得到真意的观照,就会依附真意而继续集中起来。当其达到某种程度时,就会发生震动,这是阳气将要通过绛宫的景象。这时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了真意的观照,以及呼吸的吹嘘,就能源源通过绛宫。 四十、但是有时不免调理欠佳,或者阳气不足,以致阳气虽能到达绛宫,而仍不能通过,这时可以不必勉强使阳气通过,仍旧要把真意「稍轻」移动观照于绛宫。当阳气达到某种程度时,又会发生震动,将要通过绛宫时,就要把真意「稍紧」移动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真意的观照,呼吸的吹嘘,就能通过绛宫。 四一、阳气通过绛宫,也许一次就能通过。如果一次不能通过,那么就要再三再四的去进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习,阳气终有通过之一日,不必烦恼,不要灰心。 四二、阳气通过了绛宫,这时脐下丹田一带,通常会有清爽的感觉,这是很正常的情形。 四三、阳气通过了绛宫,就会继续向下,准备降落脐下丹田。 四四、当阳气将要降落脐下丹田时,为了加速使阳气降落脐下丹田,这时就要以真意「稍紧」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通过真意的观照,以及呼吸的吹嘘,就能源源降落于脐下丹田。 四五、但是有时不免因为调理欠佳,或者阳气不足,以致阳气虽然准备降落于脐下丹田,而仍然不能降落。这时可以不必勉强使阳气降落,仍旧把真意「稍轻」观照于脐下丹田。当阳气达到某种程度时,又会发生震动,将要降落脐下丹田时,就要将真意「稍紧」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阳气经过真意的观照,呼吸的吹嘘,就能降落脐下丹田。 四六、阳气降落脐下丹田,也许一次就能降落。如果一次不能降落,那么就要再三再四的去进行,只要遵守前面的方法,精勤修习,阳气终有降落之一日,不必烦恼,不要灰心。 四七、阳气降落脐下丹田后,接着就要以真意「稍紧」观照于脐下丹田,同时呼吸「稍紧」也要配合真意的观照,吹嘘于脐下丹田。使从脐下丹田出发的阳气,完全回归脐下丹田,集中起来。 四八、阳气回归脐下丹田以后,接着要以真意「稍轻」观照于脐下丹田。真意观照于脐下丹田的时间,是停息五、六十息左右。不要急着再行升降阳气,使阳气能够真正大休息一场,然后再让内境归入混沌杳冥之中。 四九、阳气首次运行十二时位,过程大约如此。阳气的运行,不外是真意与呼吸的配合推动。只要能够运用这个原则,阳气的运行,必定可以如意的完成。上述运转情形,是述明一种方法的过程,别家容有未尽相同之处,可不必过于拘泥。 五十、真意的观照,前面曾有「稍紧」、「稍轻」的提示。这是很抽象的分别,程度上以能配合修习为主,切勿太过执着。呼吸方面也是一样。 五一、阳气的运行,除了十二时位之外,还有四肢运行的现象。这个现象是随着阳气运行时位,而同时或不同时的前后发生,有「水到渠成」之妙,不再赘述。 五二、坤道静坐,在月经期间,只要常常收拾心意,不使外驰即可,不必守窍,不得运转阳气。经期以外,则与干道静坐,大致相同。
十六、练功过程各种感觉征象 不同的功法,会引起不同的主观感觉。相同的功法,在不同的人身上,也会出现不同的感觉。但相同的功法,毕竟有着共同的气机规律。如具有通督脉特点的五步功法观察,例举共同性程度较大的主观感觉24种,定为主观感觉指征,以供此有功者参考。 一、心窝会温热:通常是第一步炼功的完成现象,亦是真气已到达并集中 在心窝的征象。然有过胃病的人,不易感觉得到。 二、心窝会沉重:也可作第一步炼功完成的现象,同样是真气到达和集中在心窝部的征象。 三、肠鸣并矢气:常出现于第二步炼功完成的现象,亦是真气到达肠胃驱逐浊气的一种征象,与迷走神经兴奋有关。 四、丹田气至:通常是第二步炼功完成的现象,亦是真气已经到达丹田的一种征象。 五、丹田温热:通常出现于第二步炼功完成之后,是神气相依时心火温煦肾水的一种征象。 六、丹田开合:通常出现于第三步炼功中,当有意无意止息于丹田之际,此时出现先天呼吸形式,常以丹田开合为契机进入若有若无的呼吸状态。 七、丹田运动:亦通常出现于第三步炼功中,此是真气在丹田中发动的一种反映,常表现出有规律的左右旋转运动。 八、丹田饱满:是第三步炼功接近完成的现象,它是真气在丹田聚积到相当程度的结果,也常是通督脉前所不可缺少的条件。 九、丹田蕴珠:亦出现于第三步炼功中,由于真气的累积,会出现丹田内形成圆珠或圆球的感觉,丹田命名的原因即与此有关。 十、会阴跳动:常出现于第三步炼功末期,即是真气已达到丹田下极端,由任脉进入督脉的征象。古有(此脉一通),(诸脉皆通)之说。 十一、尾闾气动:出现于第四步炼功中,是真气已抵达尾闾关,即将循督脉路线上升之兆。古人很重视此处,故有长强、龙虎穴、曹溪路、河车路、朝天巅、上天梯等许多名称之比喻。 十二、命门气动:倚常出现于第四、五步炼功中,是真气(元气)发动于丹田俞穴所激发出生机的一种征象。在(难经)有(肾间气动)之说,与此现象甚相吻合。 十三、两肾煎汤:常出现于第四步炼功中,是真气到达两肾,并激发肾阳所致。古人曾赞此为(水中火发,雪里开花)等,认为是水火既济,阴阳交泰的征象。 十四、项背强急:亦是出现在第四步炼功中,是真气行至夹脊关,很难于此关通过,即是增大压差所致。 十五、玉枕阻遏:出现于第四步炼功中,是真气已抵达玉枕关为关隘所阻之征象,玉枕出现阻遏感的轻重程度常因人而异,如果真气量充足,一次冲通,则无此感觉。 十六、环头拘紧:常出现于第三步的末期和第四步炼功中,是督脉的一种心理反射,头上犹如戴上道紧箍,或如扣上一顶小帽子,有拘紧沉闷之感觉。 十七、玉枕通器:为第四步炼功完成的现象,是真气通过督脉最后一关的征象,多发生于真气缘督脉上升后,力道减弱而缓慢者。 十八、玉枕轰隆:亦为第四步炼功完成的现象,是真气猛烈通过督脉最后一关的征象,多发生于真气一次冲通过督脉者,与玉枕通气同属于后天返回先天的指征,唯通气的程度因人不同而已。 十九、头箍松解:当真气通过玉枕关后,环头拘紧的感觉可立即解除,原有的生理反射也会消失,头脑感觉到异常的轻松舒适。 二十、头皮奇痒:多出现于督脉通了以后,是头皮脉络已畅通了的一种征象。 二一、百会灵动:亦出现于督脉通后第五步炼功中,是真气旺盛、元神有力的一种征象,古有(三花聚顶)之赞,即是此现象。 二二、印堂拘紧:出现于第五步炼功中,或第四步炼功末期,是真气活跃于祖窍的一种征象。 二三、舌尖颤麻:常出现于任督环流之际,是真气由督脉通过舌体进入任脉的一种征象。古人称舌为鹊桥,即由其接通任督二脉之意。 二四、津液甘醇:常出现于舌尖颤麻之后,是津液布达的一种征象,古称之为华池玉液即是此意。 初学炼功者,对这些主观感觉指征,必须正确对待,既是不应对它们不出现便进行追求,也不应对它们的出现产生疑虑。因从它们出现的现象,并非人人都有的现象。因某些主观感觉指征出现与不出现皆是由人的特异体质决定的。为此,不应违背顺乎自然原则去强力干预自调能力的发挥。那样,反而会使人体生命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十七、动功会有那些现象? 动功有很多种,如外功的外丹功、太极拳、国术……等动功。内功有吐纳法、数息法、冥想法、瑜珈术、禅功、静功……等都能产生动功。工作中的劳动就不算动功,亦是说动功对身体有意并能补充内气。使力量能源不断产生而不疲劳,达到血液新陈代谢而治病。 本篇只谈论动功的自发动功,自发动功包含很广,除外功外,有静坐时会自发动功,有随进香团进香后突发动的动功一般称为起乩。有冲犯阴邪的自发动功,如玩邪术、符咒、碟仙、炼阴功。有生大病或意外发生的自发动功,有启灵的自发动功。这些现象笔者以多年来的经验与见识将它写出来,留给后进学者做参考。使后学能分辨出正气和邪气的修炼方式,以达到成仙成佛成圣的目标。 任何一种自发动功,都有一种共同的现象,即是气的来源,都是由身体的能量发射出来的。外来的力量只能加速推动体内的气机,故身体强壮之人,气的发动也特别的强。身体弱的人就会显得有气无力,甚至气动过后犹如大病一场。故修道者要选择正道的修法,方能对身体有益。 在此,我将一些怪现象的自发动功,举例说明和解救之法,希能使快走火入魔者回头或自救。 一、人体如有自发动功的现像,此自发动功的气会越来越强之因,乃是人一发动身体之气自能与宇宙的能量合一,此时宇宙间亦同时会有很多灵魂之气进入你的身上。这些灵魂并不只限于人类,有动物灵、树灵……等很多灵气。修道者本身会吸收到很多磁场强烈的灵力。而此吸收到的灵气并不一定是正气,有些是邪气,吸收到的正气则会越修炼功力越高,并且能改变命运,使凶兆之运能化解,到最后达到仙人之境界。如吸收到邪气,则日久身体会越来越虚弱,导致一病不起,或命运越来越差。 有些吸收到恶灵或捣蛋鬼的邪气,日久会变成神经病,或精神分裂症,如发疯似的乱打人,或无缘无故的傻傻的笑或哭,或自称是某某神佛附身,降世救人,或人变得颠三倒四,只会闹笑话。或被修理的皮开肉裂,痛不欲生。修道者如有以上这些情形发生,请速找明师解救,否则早晚会被送进精神病院。 二、身体气动,包含了地、水、火、风四大动之气,这四大动之气,亦各有阴阳之气。凡热的就叫阳气,冷的就叫阴气。有些人静坐后会有上半身是热的,下半身是冷的。如要把身体的病治好,则身体须要动,方能使气血流通。人体有病是阴阳不能平衡,静坐炼功,产生了气动,气之力量能流通全身经脉穴道,人身自然而然会随着动起来。当流动后,冷的气会被热的气调和,热的气自然会被冷的气融合,而产生阴阳平衡,自然身体会健康,且容光焕发。 在气流动的同时,人身有病的地方,会阻碍到气的流通,这时会产生酸麻微痛、或很痛,一旦气流通后,好比水管不会阻塞了,病自然会好了,在中医来讲是「不通则痛」,人身一动气就越强,久之自能通过病痛地方。有些师父教人不要乱动,此点是不明人体阴阳理论。 三、灵动:有分外来灵和自身元神「佛家称佛」,外来灵有些人并不是特别的追求,而是前世因果关系,今世须还债的,有些是自找麻烦的,尤其是不信神鬼而去惹神鬼,结果被缠身。有些是无心的侵犯到神鬼的地盘,而被报复,成为神鬼的奴隶。有些是修道却因无法师或明师的指导,加持护法力量,而被鬼神侵入。 总之,如有灵动现象,最好是修元神,只有元神会照顾你,不会害你,因人身的肉体本来就是元神的工具,故元神一经启发就会成为自身的守护神,我们通称为启灵,启灵开窍也就是「开大智慧」,佛家称「明心见性」。然不管是启灵或被外来灵缠身者,最重要也是最共通的是要修性,所谓修性即是要修心,将恶的欲念去除掉,即是明心,人能明心见性,久之气质越来越高雅,也越来越和善,修心修到如此地步,则元神或外来灵都会由衷的敬佩您和帮助您,所以修心是最好的扭转干坤力量,也是化敌为友的力量。如不修心只修灵动,一旦被外来灵入侵,久之身体元气会被吸光。到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我看过很多宫庙本身就是喜欢被外来灵附身,大显神通,到最后都不得善终,故奉劝各位喜欢灵通的人,最好找明师,寻正道修炼。
十八、无法成道者的心态 学道者本是有智慧之人士,然而学道却因个人的品德不同,于是有「得道与不得道」两种结果。古有云:「自古学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罕如麟角」。盖人之品德若无向善之心与有恒修道之心是无法成道。本篇将述及那些心态无法成道。以供后学入道、修道、与宏扬道时择人传道之用。 一、虽品德不错,为人处事风评很好,也很有向上之心,然在修道时,心却不专一,以致无法成道。此在道德经四十一篇中云:「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此项之人属于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二、修道只为却病延年,然其善行功德却不足以弥补于其前世、今世的业障因果。盖修道虽能吸收天地之气以延寿,然前世与今世所造的罪孽因果未还清,故无法延寿太久,以致于差一点就成道,却因功德不足而坏了大道。 三、学道全凭一股冲动之心,以为学道是短时间就可修成,殊不知「道」是无止境的,虽已得道亦须进修。故无恒心之人,刚开始虽勤修练。久之则生退怠之心,此心态亦不能成道。 四、喜欢找人谈「道」,请教「道」。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一位真正在学道,实际上却光说不炼,不真正去领悟,也不能成道。盖「道」是无形无象,只有靠自己体验,方能感受道。领悟其中的奥妙,非光说不炼的假形象。 五、遇到真正的明师,招待师父吃些饭食,就要请师父传授,以为这样就可「成道」,殊不知「道」是须要长期的修炼,其中有很多不明的现象是要明师解说疑惑,方能突破困境而成道。若以为捐些钱,吃吃饭,这么容易就能成道。那么遍地都是得道高人啰! 六、有轻视「道」之人,以为我比别人聪明,反应机灵,虽学道修道一定很快能修成。此心态亦不能成道。盖修道、学道、全凭恒心、善念与明师长期指导方能成道。智商高,反应灵敏,心中却无善念,不行功德,是无法达到目标的。 七、或有博览群书,所有经典阅读过,就自以为得到秘法。认为按照此方式就可修成道,殊不知如此反而会走火入魔。盖「道」虽有此种显像的秘法,却非人人都可采用的。每个人的根基体质各不相同,所修的方式亦有所不同。若无明师指导,盲修瞎炼,只会走火入魔。 八、或有奇人异士与之为友,自以为就可成道。认为每天听师父讲道,本身却不知行道,如此可以成道,简直是痴人说梦。 九、有些人本身不是真要学道,而是要学点皮毛敛财。此心态亦不可修道,因天理昭彰,报应报应不爽,到头会自尝恶果。 十、修道不修正道,专修旁门左道,以为如此可快速成道,殊不知如此易走火入魔。 十一、男女私情恩爱太重,以致元精耗尽,元气散乱,亦不能成道。 十二、物质享受太注重,亦不能成道。
十九、可真堪学道者何人 本篇详述修道得以有成之人的心态,以供警惕: 一、有累世之人生经验,常能融会身心,隐隐约约知生之来处,而茫茫然不知如何操纵自己生命,愿追求生存把柄,以打破生、长、壮、衰、老、得意、失意、死亡等;把生存命运以回归本身能自作主宰者,可以学道。亦是要达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境界。 二、曾在声色货利场中,挥霍无制,把生命作无意义的浪掷,以失为得,以死为生,以损为益,自以为乐,漫不自觉,一旦荒唐梦醒,哑然失笑,企图抓住在手中之半截生命的尾巴,力图寻回全部生命者,可以学道。 三、其人大有灵慧,灵根天成,已覤得宇宙之不死,是因其人有不死长生之素质,认得生命可由本身主宰。故知凡俗生命若得此道,亦可乘此而得永生,但不知何法可得此成就,于是遍涉中外宗教、哲学、科学,于失望迷离之际,而志犹未丧者,可以学道。 四、有自大狂、有神经质、有诳语癖、有英雄热,事实上他全无知,而是漫演虚伪的真理,或假借神鬼权威,大吹法螺,欺骗世人也无惭愧之心,犹以为未知足,还诱人为之牺牲,然此毕竟是自编闹剧、悲剧。一旦面临绝崖,突然醒悟,犹能悬崖勒马,希图能终止其自欺之心态,而欲找回真正的生命真理,此人可以学道。 五、其人单纯良善,如一羔羊而误入狼群,如一处子而误上贼船,初则狼谀其肥,贼称其美,就颇以为自矜;狼言其瘦,贼谓其丑,就颇不自乐。继则狼夺其肥,贼侵其美。本身发觉自受其害,悔悟觉醒而正欲翻身,离狼离贼,以保全生命之际,或早知处境而欲寻自处之方者,此人可学道。 六、光明正大,行为中庸,不卑不亢,全力实践有生命之意义,把自认为所应尽的义务,无一件退缩的完成,此明智明理,明决明断,于日常生活之中,就深知充实光辉就是美,于是愿求道以求充实光辉其生命之真际,或因庸俗的责任与义务,已经适当的尽责,而反认为现在是该自我追求生命意义时,此人可以学道。 要知「道」乃生命艺术,是生命真理之核心,是宇宙之光,是人类之至宝。若有志心归命,得遇明师或先人指导,并一意融通者,自能得全旨。若能力践其法,岂止是个人是幸!
[ 此文章被pchome52071在2005-12-10 15:48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