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中药的认识
【本文作者:中国医药学院附设医院张永贤副院长】 中药 中药效用名词解说 民间药物与中药 中医看诊小常识 中药标准方(基准方剂) 生药与中药饮片 归经 中药炮制 中药方剂学 中药方剂常用剂型
(汤、丸、膏、丹、酒、露、锭....) GMP(优良药品制造规范)
--------------------------------------------------------------------------------
中药
中药的发现相当早。在古代有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现存最早的中药着作是汉代(西元25年)《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植物类占大多数,有252种,动物类67种,矿物类46种,分上药,中药,下药;到了南北朝纪元450年,梁代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基础加以补充,增加魏晋以来300多年着名医家常用药物365种,成书即《名医别录》,共收录730种。
南北朝,《炮炙论》记述药物通过适宜的炮炙,可以提高药物的功效,减轻毒性,从而发展药物加工炮制药书,即《雷公炮制论》。
唐朝(西元569年)由政府组织李绩,苏敬等人编写《新修本草》,为国家药典的雏型,收录844种中药,于659年颁出,为最早的一部药典着作,堪称世界第一部药典,比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83年。
宋朝(西元1098年)唐慎微总结前人经验,编着《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收录1746种中药。明代(西元1590年)着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近30年勤奋工作,写成《本草纲目》192万字巨着,共载1892种中药,52卷,11096万及绘制1111幅精美插图,并作完善药物分类和检索体系。该书有多种翻译为外文,欧洲称它为《中国百科全书》在17世纪就流传到国外。目前现存古代中药书籍有400种以上,收集中药约5,000种,中国医药宝藏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去发掘与研究,并加以发扬光大。
中医看诊小常识
病患到医院或诊所看诊,先由患者叙述自觉症状,再由医师以四诊为依据,由观察病人的外形、气色及舌象为望诊;以听觉,嗅觉来诊疗为闻诊;以言语来诊疗为问诊,以触觉来诊疗为切诊。把握「四诊合参」为原则,综合各种资料,再加以分析综合归纳,以辨证论治、理、法、方、药,选定处方,加以治疗。
民间药物与中药
民间药物通常只用一味药材,使用方法非常单纯,一种症状或疾病,就用一种药材来处理。而中药很少使用单味药材,绝大部份需中医师四诊辨证论治,然后处方,由数种药材组合成的方剂,中药使用非常严谨。
生药与中药饮片
中药材经过特殊加工炮制后的成品,称为「中药饮片」,可直接用于中药临床或作为制备中成药的原料。通过炮制,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及副作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或转变药物性能。中药饮片制作与天然药物不同。西药以纯粹的化学药品及合成药品为主。生药为取植物、动物、矿物之一部份,经过简单的加工,以作为药物。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是指药材根据医疗、调制和制剂的需要,经过加工处理的方法。主要目的:1)降低或清除中药的毒性及副作用;2)增强中药功效;3)转变药物性能;4)清洁药材,提高药物的纯度;5)利于贮藏,保存药效;6)矫味、矫臭及赋色。
中药标准方(基准方剂)
卫生署在84年8月31日公布中药基准方100方剂,使国内中药制造业者,在申请制造有着相同的固有典籍、固有处方之依据,参考历代固有典籍记载及现代用药情形,制定标准方,使中药药政管理较易掌握,提升中药品质。标准方有处方出典、方剂中药种类、剂量、效能、适应症、用量及注意事项等。
归经
说明某种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有主要治疗作用,即指明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药物的归经,对临床治疗有指导作用。
中药方剂学
是依照中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中医诊断辨症,立法的基础,按照方剂的组成原则,选择适当药物,规定用量,组织成方,根据病情的需要制成一定的剂型并确定服用方法。方剂为医学理论精华和临床宝贵经验密切结合而成,方剂有法度规矩,严谨组方理论和宝贵临床经验。
最初运用药物来防治疾病是从单味药开始,对于单纯病症,往往能起良好治疗作用。但是复杂病情甚至病势严重,则需要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遂逐渐发展成「复方」来进行治疗疾病。
在长期医疗实践中,认识到药物与药物配伍后可以共同协调,增强疗效,或是减弱毒性等。从认识实证经验到理论建立,逐渐产生方剂学。
方剂的组成原则,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分为主药(君),辅药(臣),佐药(佐)及使药(使)四个部份。君为方剂之主药;臣为辅助药,帮助主药,增加或促进主药的效果;佐药用以减除主药之副作用,或限制主药的作用;使药让方剂易于调剂且易服用。
中药方剂常用剂型
-有汤、丸、散、膏、丹、酒、露、锭等。 汤剂:把中药用水煎成汤液,去渣温服。大部份中药多属植物,水煮可使有效成份溶于水,在服用后易被吸收,作用比较快,灵活处方,适应各种病情,为最常用的中药剂型。缺点为煎煮不方便及儿童服用不便。
丸剂:把中药研细,以水冷或以蜜和,或粉糊,制成圆形粒状。便利服用,一般多用于慢性疾病。丸药可久储存,且可随身携带,较为方便,也可供急救用的开窍回苏药。
散剂:把中药研成粉状细末,直接使用。优点是容易发挥药物效用。内服散剂,可以开水送服。外用散剂可用外科、伤科及喉科。
膏剂:将中药煎煮取汁,浓缩成半固体。内服膏剂,是把中药浓煎,去渣后再缓火浓缩,加蜂蜜等浓缩成膏,用时以开水冲服,适用慢性滋补调理。外用膏剂,有外用膏药和油膏,多数以麻油或蜂腊作赋形剂。
丹剂:凡经过提炼或精制的丸或散,可内服或外用,适用于急慢性疾病及外科疾病。
酒剂:将中药浸入酒内,经过一定时间,然后去渣饮酒,由于酒性善于行散,通血脉,助药力畅达全身,适用于风湿痹痛。
药露:把中药蒸馏成露,气味芬芳,清淡无色。
锭剂:将中药研成极细末,用糯米粉或赋形剂制成黏性浆液调合成锭,每锭有一定的剂量,便于迅速取用。
各种药剂,为临床所常用。不同剂型的采用,主要根据病情需要而决定。通常原则为,病起骤急,欲速取效,多用汤剂;慢性疾病,宜久服缓治,多用丸剂或膏剂。散剂的功效,比汤剂徐缓,较丸剂迅速;风湿酸痛,多采用酒剂。
GMP(优良药品制造规范)
目前台湾发展浓缩制剂,民国71年5月公布实施GMP优良药品制造标准,在劳保、公保、健保给付中药治疗,只有浓缩中药制剂。
GMP(优良药品制造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es。要制造品质优良可靠的药品,应该要受过训练的人员,在合乎规定条件的场所,用合于既定规格的原料、材料,依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制造出品质均一而符合既定规格的产品。「优良药品制造规范」(GMP)就是要确定一种良好的作业制度来制造药品,在这个制度下,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包装出厂,全部过程都纳入严密而有组织的管理,从而能保证生产品质优良,效果确实的药品。
GMP的宗旨:
把人为的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防止药品的污染和品质变化。 建立能保证产品品质优良的体系。
--------------------------------------------------------------------------------
首页 网路医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