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7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阿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3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就医行为露警讯 5成2自杀者 死前一个月曾到门诊就医
http://www.ettoday.com/2005/09/07/327-1841166.htm
健保资料显示,自杀身亡者在死前一年和一个月内,门诊住院次数增多,男性和老人比较少去精神科就诊,自杀死亡率却相对较高,医界认为,应视年龄性别拟定不同的自杀防治策略,医院非精神科医师应加强诊断忧郁症的能力。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张家铭指出,分析民国90年的死亡档案及健保就医纪录,发现5成2的自杀者在死前一个月去门诊就医,12.7%的人在死前一个月内有住院就医纪录。

据中央社报导,久病厌世、郁郁寡欢、生离死别等字句,所描述的都是容易引发自杀念头的情境,张家铭说,情感疾病、精神疾病,忧郁症是自杀的危险因子,这份健保资料却显示,这些自杀者最后一次的就医行为,仍以非精神科为主。

张家铭表示,就自杀身亡者的年龄与性别,发现老年人易因疾病、丧偶、独居等因素,成为自杀的高危险群,女性则比男性的门诊与住院就医行为较多,并且容易诊断为忧郁症与情感疾病;然而,男性的自杀手段激烈,自杀死亡者是女性的两倍多,而且男性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较少有精神疾病的就医与诊断纪录。

由于国人对精神疾病讳疾忌医,张家铭认为,医界在防治自杀的角色扮演上,应加强医疗提供者正确诊断出忧郁患者的能力;其中,医院非精神科医师的训练,又比基层诊所医师更为重要,因为自杀者最后一次就医的地点多半是在医院而非诊所。
生命是很宝贵的不要轻易的想不开喔!!


目前在准备国考中,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9-07 08:2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88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