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65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kennyp 手机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1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转贴] 别作组织的独行侠
别作组织的独行侠

2004年4月 Cheers杂志

说真的,小戴的求学生涯真是顺利极了,没什么恶补,高中与大学都念名校。毕业后,无视于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也如心所愿的进入本土大企业内工作。

也许一路走来没什么障碍之故,言谈之间难免有一丝丝的傲气:譬如,开会时,对别人的提案建议经常会鸡蛋里挑骨头的批评否定,似乎不提出「异见」就无法彰显个人创意思考能力似的;遇到同事们征求自愿性工作伙伴以共同完成特定任务时,总是无法主动献身投入,非要千拜托万声谢才会点头答应;一旦被主管指派工作并希望他与别人合作后,经常独自埋头苦干,期间甚少向他人求援,亦从不与同事们分享其中的苦乐。

其实,大家都公认他是蛮有才华的年轻人,工作表现也还不错,只是同部门的大伙儿都有「他真难搞、也不太合群」的感觉。很奇怪的是:午休时间或下班后,他都可以与公司内其他部门的同事们有说有笑,一付相处甚欢的模样。没有与他「真 正」共处的其他部门同事们都有「他蛮好相处」的感觉。
不同部门的人对他竟然有这种南辕北辙的看法,可让人搞糊涂了。不过,真正聪明 一世糊涂一辈的倒是小戴本人了。为什么呢?

内心孤独的独行侠

大体说来,组织成员必须分工合作才能顺利达成既定的目标,而所谓的分工合作模式大致由部门内作为原始点,继而演变至跨部门甚至延伸到外部的跨公司之间。换句话说,如果不能与同一部门内的工作伙伴们合作,久而久之,你便被视为独行侠,别人对你是敬而远之的。

再说,与其他部门的同事有说有笑,一付相处愉快的模样,追根究底是因为没有真正一起开会一起执行任务的经验,既然无真正共事过,就无所谓的利益冲突或个性不合的阴影,当然晴空无云、水波不兴的安稳之极。不过,看在同一部门的同事们 眼里,小戴倒有亲疏不分、吃里扒外之嫌呢?

如果再设身处地想像一下小戴上班时的情景,不难发现他可能经常陷于不快乐的处境里。试想一下,事事只想独挑大梁而不愿与他人共患难齐享受的人,同事们刚开始时以不敢打扰他为原则,日久之后,只好以相敬如「冰」的态度漠视他的存在了。

其实,人们工作的诱因不是只有物质的报酬而已,同事们的温馨相处、休戚与共或是齐度难关都是继续工作的动力来源。因此,如同小戴一样,形体处在同一部门中,心灵都是一座孤岛般的煎熬,偶而走出自设的心灵城堡,与部门外形似亲密却感陌生的同仁们相濡以沫取悦说笑,只是一时的调剂而已,并非解决工作时内心孤独的长久之计。

改变态度才能快乐工作

也许小戴自认为毕业自名校,因此有天将降大任于己必先苦其心智的企图心,殊不知能够与人合作同患难共光芒才是现代上班族成功人生的法门。因此,除非另有高就,否则小戴最好自我消去傲人的身段,让心胸宽怀大量到容纳别人,如此,乐在工作的泉源才能汩汩流出。
总之,在任何大大小小的组织内作独行侠,其实是很自残的行为,聪明的人不会如此糊涂一辈子而不清醒的。



忘心无我欲沉醉
情游天涯笑苍穹
潮浪不识刀中趣
卧看浊世现云踪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1-10 00:27 |
Ivon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个人商品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验证会员
级别: 荣誉会员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38 鲜花 x1423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kennyp于2004-11-10 00:27发表的 [转贴] 别作组织的独行侠:
别作组织的独行侠

2004年4月 Cheers杂志

说真的,小戴的求学生涯真是顺利极了,没什么恶补,高中与大学都念名校。毕业后,无视于经济不景气的冲击,也如心所愿的进入本土大企业内工作。
.......
我觉得很多东西
也是要有人际关系啦
如果没有人际关系
就惨了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6-10-21 13:2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82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