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70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oy6195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大 陆][转贴] 绿洲上的明珠─喀什
夏日的喀什总令人意犹未尽,虽已探访两次,但仍希望赶在她还未「质变」前,再重游旧地,好好地品味独特的边疆风情。有人说「游新疆一定要到喀什,不到喀什就不算来过新疆。」喀什浓郁的西域气息流露在街头巷尾,展现于千人大礼拜的壮观奇景、全疆最热闹的市集,还有充满传奇色彩的香妃墓。如果遗漏了以上任何一点,那么你就白来喀什了。

未到新疆前,听说喀什治安不好,当地少数民族凶悍且腰佩「凶器」;当时大陆游客寥寥可数,在资讯不足情况下,这趟旅程有如掀开回教女子神秘面纱般令人期待。但是,当第一次在乌鲁木齐的二道桥市场附近,见到满街老外脸孔、人高马大、蓄落腮胡、腰系小刀、看似「不太好惹」的少数民族时,直觉对方长得像土匪,而我们就如走入土匪窝;幸而爱冒险的心还是战胜恐惧,硬是搭上飞机前往如沙漠里海市蜃楼般繁华且富人文气息的奇迹城市─喀什。

正如所料,喀什就是二道桥所见景观的「完整版」;放眼望去,街上尽是保持中世纪建筑风格的柜形泥屋。黄土飞扬的马路上,一辆辆马车伴随着铃声前进;头顶瓜皮小帽、腰配精美小刀、大眼高鼻的中亚面孔穿梭于街道巷弄间,这是中国吗?被一堆好奇围观小孩品头论足的我,却好像才是这里的「异形」。所幸虽种族不同,有些人还是会说普通话。

这些长相有别于沿海各省的中国居民,共计约17种民族,维吾尔族则是当地最大族群,约占总人口二分之一以上。维吾尔族是融合多种民族自成一族,形貌不尽相似,除了中亚脸孔,也有不少金发碧眼状似欧洲人,就连同族人都无法「以貌辨族」。当地一位维族小学老师打趣表示,他做家庭访问时,还被误认为是收旧地毯的巴基斯坦人,而我也一直将一位新疆日报记者当做是英国旅客。

长时间滞留喀什才了解,当地人其实非常豪爽好客,但因为历史与政治因素,对汉人并不太友善。所幸,他们认为台湾来的旅客是台湾人,并无与汉人关联的联想。至于腰间配刀则是民族性,非为打劫,而是生活上方便切瓜果和肉类;了解用途后,我们倒也学着在腰上系刀,以求旅途的饮食便利。

喀什是维吾尔族文化、宗教的摇篮,区内共有大小清真寺100多座,其中建于五百年前位居市中心的艾提朵清真寺,可同时容纳七千人做礼拜,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周五大礼拜是艾提朵清真寺每周一度的盛事,一早阳光便将黄色的寺院照得格外庄严醒目,寺内教徒们安静的穿过花园甬道,以池水净手后进入寺中大殿,再由殿内往寺外广场排开,向西跪地礼拜;短短不到一小时便聚集上千名教众,场面相当肃敬壮观。

我直挺挺站在一旁观赏教徒礼拜过程,原以为因穿着和长相太「突出」,才换得成排成列礼拜者斜眼和偷瞄,事后才知道,站立在礼拜者前面是很不礼貌的行为,而女性并不准进入寺院礼拜;也许是人们不愿与我这小女子计较,才没有恶言或怒目相向。礼拜结束走出清真寺,便见没资格进入寺内的当地女性,只能手捧食物、奶茶守候在外,请做完礼拜的人朝食物上吹气,以讨吉祥求消灾解难。

略为休息后,一行人在大街与马车夫讨价还价,然后搭上附有照后镜、堪称喀什「公车」的美丽马车直奔香妃墓;沿途满树遍结拇指般肥美的桑椹,令人垂涎欲滴,车夫见旅客一副贪嘴模样,便扬起长长马鞭朝树一抽,瞬间一颗颗桑椹宛如雨花般漫天洒落,在车上捧手盛接这天降美味,直让人感到浪漫又幸福,那知马车夫随即微笑的转头说:「再加点钱好吗?」当然是门儿也没有。

对稗官野史有兴趣的人,必听过干隆与香妃(容贵妃)的故事,香妃墓相传为容贵妃归葬之处。其实此墓正名为阿巴霍加墓,埋葬的是十七世纪握有喀什政治、宗教实权的阿巴霍加一族72人;对当地人而言,该墓是伟人之陵。陵墓外墙碧绿的琉璃瓦,如翡似翠散发宝石般光彩;高耸入云的塔尖上,一轮弯月带来浓厚异邦风情,就连54座墓冢上片片彩绘砖和大门的石膏雕花,也是美仑美奂,令人赞叹。人们朝觐此处,多以手触寺壁瓷砖,口诵可兰经,祈消灾解祸,求来世幸福。

周五的艾提朵清真寺大礼拜不容错过,周日大巴扎(市集)更不能不亲身体验。大清早戴上维族小花帽,一路被当地小孩拉到香妃墓附近的巴扎,人声早已鼎沸,车马如云,骑驴的老人载着满车货品期待生意兴隆;身穿花裙、足蹬高跟鞋的女郎们,花枝招展赶赴盛会;一篮篮娇艳欲滴的樱桃、台湾少见的橙黄杏子和王母娘娘的蟠桃,丰硕盈满,让人难忍地一口接一口,而摊位上排列整齐的羊头,虽似美味却令人望之生畏。由于占地广阔、货品繁多,巴扎分区贩卖不同物品。进入帽子市集,高挂的狐狸皮带来大漠原始气息,各式手工缝制花帽深受男女老幼喜爱;此外,还可看到来自俄罗斯与巴基斯坦的围巾、羊毛巾、望远镜等舶来品。来此一遭,可尽情体会掘宝的惊喜。

喀什真是个值得品味、甚至能一来再来的迷人城市,还可顺道一游盘旋在帕米尔高原的中巴公路。可惜近年来,这里现代化与汉化快速,越来越多人能以普通话沟通,虽然便于旅行,相对却使传统民族风味渐减,实在令人扼腕。尤其在中国政府不准以往招手即停、挂满铃铛且装饰鲜艳可爱的马车进入市区,代之以计程车和公车后,整个城市的风情因而改观;而那种满街马车争奇斗艳、铃铛声此起彼落的特殊风华,只能残存于回忆,或在喀什郊区才能略微体验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台湾固网 | Posted:2005-03-23 19:48 |
oldchicken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小弟去年去了一趟,马车以邈,换得满陆尘土飞驰的"公交车"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和信超媒体 | Posted:2005-04-13 23:35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601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