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643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ct2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鸟类][资讯] 养鸟入门
养鸟入门                       [转自]宠物鸟世界petbird.com.tw...

◎如何选购一只健康的鸟?

一只健康的鸟儿整体看起来是具有干净的身体以及亮丽的羽毛,而且精神饱满。
让我们从头到脚一一检视您的爱鸟,它的喙应该是发育正常,不会太长或过短,眼睛要光亮有神,
鼻孔及耳朵应干净且无分泌物,将翅膀摊开,观察它的羽毛是否生长正常,
它的脚胫是否清洁且无鳞片状的皮肤(若有则表示是一只老鸟),脚趾生长正常否,是否有缺损或过长。
在来,我们观察它的一些生理状况。
它的肛门附近是否有污物,它的排泄物是否正常,呼吸是否正常,食欲良好否,活力是否正常。

总之,一只健康的鸟看起来是美丽的,有活力的。
而且,您在选购鸟儿前,最好能事先对他们多了解一些,这样一来,您在饲养时就较能得心应手了。

--------------------------------------------------------------------------------

◎将新鸟带回家的事前准备

对小鸟来说,换一个新环境是一种紧迫,它们需要时间去适应新的食物、光线以及声音,
你可以做一些事前准备以减少它们对于新家的紧迫。

在您购买小鸟之前,应该先准备好笼子,了解一下所要饲养的小鸟它需要什么。
笼子应该多大?温度应该几度才适合呢?它吃些什么食物?必须提供什么食物才能满足它的营养所需?
它能跟其他的小鸟和平共处吗?家中其他的宠物如猫、狗,会对它不友善吗?

一旦您将小鸟带回家后(如果已经饲养其他的小鸟,应先作隔离观察),有一件事非常重要,
必须提供它充足且丰富的饮水,新到的小鸟最常见的致死原因是因为它找不到水源
它可能因为紧迫而失去判断力。新到的鸟通常会有水样的排泄物,这时您可以将饮水换成电解质水溶液,
一方面可以补充电解质,另一方面也可以舒缓适应新饮水时的紧迫。
过了几天,等它稳定下来后,就可恢复正常了。

最好能够向卖你小鸟的人要一些它之前所吃的食物,这样您就能准备相同的食物,然后您才能依您自己的喜好慢慢转变它的食物。要让您的小鸟有充足的时间去适应新环境,刚开始的前几天尽量不要打扰它,
并且观察它的行为。松软水样的排泄、惊慌的飞行,以及精神不济都是紧迫的征兆。
如果您发现了这些症状,应立即的设法增加笼子的温度,可以盖一块布,加一盏灯或是保温垫。
一二天后,您的爱鸟应该能适应它的新环境了。

--------------------------------------------------------------------------------

◎您的爱鸟生病了怎么办?你的第一步

通常如果鸟儿的羽毛膨胀,将头蜷缩在翅下,待在角落而且食欲减低,活力不佳时,就表示它生病了,
不要迟疑,要立刻为它们做适当的处置。立即的行动可以省下许多麻烦,也许可以救活你的鸟儿。

首先,就是把它和其他的鸟隔离。有可能是感染了传染性疾病,那么会使其他的鸟也处于危险的环境中。
一但确定它感染了传染性疾病,整间鸟舍、鸟笼、饲料盒、栖木、玩具以及所有相关的东西都必须消毒。

生病的鸟儿最好放在一个特别的医疗笼中,医疗笼的设计要以能保温为目的
添加葡萄糖、综合维他命和均衡的电解质至鸟儿最喜欢的食物或饮水中,但要遵照制造厂商的指示使用
如果你的鸟儿不吃不喝超过24小时的话,那么你每隔一小时就必须强迫灌食一次,否则它会饿死。

医疗笼中的温度要保持在29至32度,如果有必要的话,可在鸟笼前面盖上一层棉被来保温。
鸟笼最好有底网可让鸟儿的排泄物掉在底盘,这样可以避免鸟儿弄脏自己,才不会重复感染。
一但鸟儿复原后,要慢慢将温度降至室温。
要避免太潮湿或太通风,我们不希望鸟儿在生病的同时又染上感冒。

我们很难去诊断内部的疾病,如果您饲养的是一只名贵的鹦鹉,
请一个专业的兽医师为您的爱鸟做诊疗是必要的。
如果您的鸟儿死亡,应该请兽医师做解剖以查出死因,那么若有此疾病感染的案例,就可采取及时的预防措施了。

--------------------------------------------------------------------------------

◎为何人工繁殖的鸟儿会比较贵?

聪明的消费者可能都感觉得到,或是有些疑问,为何同样是鹦鹉,现在的价格会比过去来的高些?
那是因为人工繁殖的鹦鹉,它必须经过多年的配种繁殖,才能有小Baby出来。
而野外违法滥捕的鹦鹉,因是直接随手捕捉,不必长时间的培育,年年捕捉年年有货,
所以价格相对比较便宜,但滥捕的结果,不但破坏生态,也导致族群毁灭。

--------------------------------------------------------------------------------

◎饲养鹦鹉合法吗?

Q:请问鹦鹉是否为保育类?它可以饲养买卖吗?
A:有些鹦鹉为保育类,有些不是,但大部分为保育类。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
保育类的野生动物是不准饲养买卖的,但根据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核发之文件,
若证明该鸟系属人工繁殖者,则不适用野生动物保护法。也就是说,人工饲养繁殖的鹦鹉是可以饲养买卖的,
所以当消费者在购买鹦鹉的同时,可以向业者要求出示或索取农委会同意函及相关证明文件。
如果是野生的,就要遵循野保法的规范。

Q:野生的鹦鹉与人工饲养的鹦鹉有什么不同?
A:野生的鹦鹉,顾名思义就是从野外捕捉到的鹦鹉,一般来说,野生的鹦鹉野性较大,较难驯化,
较难与人类相处,故饲养不易,而且目前与野保法抵触,我们反对饲养野生的鹦鹉。
而人工饲养的鹦鹉,是已经在人工的环境下生长繁殖数代,几乎都已经完全驯化,
可以与人类和睦相处,适合作为宠物。

--------------------------------------------------------------------------------

◎吾家有鸟初长成,您知道您的爱鸟是男生还是女生吗?

DNA性别鉴定
一般的消费者在购买鸟儿时,往往不知它们的性别,因为大部分的鸟类,它们的性别不易从外表看出。
有些老板也许会根据他数十年的老经验,告诉你〝这两只是一对〞,他说的很有道理,
你却听的很模糊,当你要他保证时,他却说这两只〝应该〞是一对啦!虽然有些种类可以从它的外表、
形态窥出它们的性别,如眼神、喙的形状、体色或是观察骨盆的间隙。
但是鸟儿若还不到成熟繁殖的年龄,这些性征是表现不出来的。

那怎么办呢?还有一种方法,外科手术性别鉴定,就是先把鸟儿麻醉,然后在它的腹部开一小刀,
再将内视镜伸入腹腔中,观察它的内生殖器,判定公母。但这需要有经验的兽医师来操作,
若鸟儿尚未成熟,性器官发育还不完全的话,只有白挨一刀了。
所以,兽医的经验及鸟儿成熟度均会影响鉴定结果。

现在最流行也是最新的方法来了,DNA性别鉴定,它是利用细胞里面的遗传物质(DNA),
去做一些生化反应,然后分辨出公母,准确率达99.9%。这种方法非常安全且准确,
我们只需提供干净新鲜的细胞样本就可以做了,要如何取得细胞样本呢?不需要开刀,
只要拔几根羽毛或是剪鸟儿的趾甲采一二滴血液就行了,
因为羽毛和皮肤接触的部分以及血液都含有丰富的细胞,我们利用这些细胞,萃取出DNA,然后在实验室里分析鉴定。


心得:鸟儿是一种有趣又可爱的宠物,饲养简单又不占地方,清理也方便.


[ 此文章被makotocat在2005-03-12 17:13重新编辑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03-12 16:34 |
chihsherry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114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大大写的非常详细,
尤其是DNA性别鉴定更是一绝,
只是做这个DNA性别鉴定,
还须配合兽医的经验及鸟儿成熟度,
那就是说也可能白花钱,
尤其是较便宜的鸟类,
不如重买或有些鸟店老板会让人更换,
因为是他鉴定错误,但还是感谢大大让我长知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6-23 01:06 |
710497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版主
级别: 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宠物园地
推文 x73 鲜花 x72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有些鸟店老板会将一些较名贵的鸟,

先做DNA的鉴定,

再拿来卖给顾客。


宠物是你前世的好朋友,你们的相遇,从来都不是巧合。它们以爱和智慧,协助我们完成生命的课题。~~~玛德莲.沃尔克(Madeleine Walker)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台固 | Posted:2010-01-04 00:2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874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