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16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uozid999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2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励志] 山崎泰广(日本 Access International社长) 滚动出宽广的人生【转载】
十点整,报时音乐钟奏起清澈的乐声,将东京 Sunshine City大楼群从睡梦中唤醒。喷水池的水珠子和着乐音,一股脑儿朝挑空的天井飞窜上去。推着婴儿车的父母亲、挽着手的年轻情侣、三五成群的高中女学生、手持地图的外国观光客,纷纷涌向高达 240公尺、60层楼高的Sunshine60大楼展望台、全球流行购物大楼( World Import Building),以及有水族馆、博物馆、剧场、会议厅的文化会馆。
因为我的采访对象──山崎泰广今天要在文化会馆举办演讲,所以约好在全球流行大楼的阿鲁帕(ALPA)购物街碰面。十点半,山崎准时出现在我的眼前,戴着眼镜、西装笔挺,公事包放在膝盖上,双手轻松地推转轮椅,轻快地滑到我的面前。

41岁的山崎泰广,是「Access International」的社长,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代理贩卖欧美轮椅与医疗用品、开发电脑软硬体,以及提供企业雇用残障人士的谘询服务等。成立至今,不过第11年个年头,就成长为年营业额10亿日圆、员工40名的企业,从发展事业的角度来看,山崎可说是个成功的创业家。

然而,让他广受日本媒体注目的是,他的「活动能量」。他不只进口欧美轮椅,每年还亲自到国外参加相关的展示会、研讨会,随时吸收新知,引进日本,例如「 Seating(预防身体弯曲或褥疮的正确坐姿方法)」。

他还创办日本第一本残障人士的运动杂志《Active Japan》,提升日本国民对残障人士运动的关心,他自己也曾参加在巴塞隆纳举行的残障奥运的游泳竞赛,拥有潜水教练执照的他,现在致力推广残障人士的潜水运动,最近他还创办「日本残障社会人协会」(Association for workers with disability),为企业和地方政府做各种有关残障人士需求的顾问。

一直到19岁,山崎被迫更换人生跑道之前,他「从来没想到能做这么多和残障人士有关的事情」。年轻时山崎热爱运动,游泳、网球、滑雪样样拿手,17岁赴美就读高中,透过运动,他很快地融入学校生活,结交很多好朋友。

到美国一年半后意外事故发生,他不慎从学校宿舍的三楼摔下,虽然奇迹似的捡回一条命,但因为脊椎受损,使他下半身麻痹,从此以轮椅代步。

山崎在美国接受「积极辅导型」的治疗和复健,加上从小就喜欢「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他「并不讨厌转变成轮椅生活」,半年后不但回到学校完成高中学业,还进波士顿学院攻读电脑和行销。

在就学期间,他考到驾照、与友人实现了三次横跨美国的长途旅行,还参加严格的潜水训练,学习「离开轮椅、完全放松自我」的休闲运动,直到现在,潜水纪录超过 200次、239个小时。

抱着「略尽孝道」的心情,山崎结束了在美国的学业。回到日本,他惊讶地发现工业先进国的日本,居然一般人对轮椅功能和价值认知十分落后、市售的轮椅品质粗糙、医疗人员协助病人复健时态度悲观,「为什么日本和美国差距这么大?」他不断地思考。

除了文化差异,他发现「资讯不足」是问题的症结。

由于各医院都有指定业者制度,残障人士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只能从医院指定的几家厂商中选择轮椅,不像美国医院只是提供各种轮椅厂商的型录,让病人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轮椅。于是,山崎成立「Access International」,代理欧美高功能轮椅,为日本残障人士提供各种有关轮椅产品的资讯。

山崎回忆,当他躺在美国麻省绿城医院(Greenfield County Hospital)加护病房的病床上,他的美国医生,拿了一本刊载活跃在美国各界的残障人士的杂志,点燃他面对未来的希望火花;完全相反的,他亲耳听到日本医生对病人说,「你要有心理准备,将来工作比较难找、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

为了提供残障人士积极面对人生的讯息,他创办日本第一本残障人士的运动杂志,介绍值得学习的「典范人物(Role Model)」是如何自立生活、发挥工作能力、参加运动竞赛等。

山崎侃侃而谈,让人感受他的开朗与自信,不禁想起他在着述《爱与友情的波士顿──之后的十年》中,提到他的座右铭之一是「Nothing is Impossible」(没有不可能的事情),他真的是在身体力行。

谈到个人生活,山崎率直地说,「目前是单身」,以前曾经有一段为期不到两年的短暂婚姻,对方曾经长居美国,希望山崎每天能 6点下班,但那时候公司正值草创时期,又忙着办杂志,于是在「冷静深谈之后」,决定分手,「我希望下一次婚姻的对象是能一起工作的伙伴」,山崎表情认真地说,「毕竟当我看到因为我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重新发现生命意义的残障人士,我就觉得好有成就感,也许这就是我的使命吧。」

‧ 从小你就很喜欢运动?

我小时候得到小儿气喘,不能做激烈运动,所以上体育课时,都只能看着其他的同学活蹦乱跳,后来我母亲听人家说游泳可以改善,就让我去参加游泳训练班,很严格喔,不过气喘真的慢慢好转,到小学四年级完全康复,我就和一般小朋友一样,什么运动都喜欢,特别是打棒球和剑道。

‧ 1977年你赴美念高中,有特别的原因吗?

我在国中时参加游泳队、童子军和帆船队,1976年因为和美国帆船队友谊赛,我是队长,带队去美国,当时我顺道参观了他们的国中和高中,感觉很自由,他们说如果要上好大学,不但功课要好,运动、社会义工活动都要参加,不像日本偏重念书、升学考试,要上好学校,一定要放弃运动,我和父母亲商量,父母亲要我先把英文学好,于是我拚命念英文,1977年夏天还到美国参加 Summer School,打了底子,父母亲才准许我在1977年秋天到美国念书。

‧ 没想到一年半后你意外受伤,人生有一大转变,当时的情况如何?

我参加学校主办的滑雪旅行,回到学校时已经是十点半多了,和同学们坐在走廊的矮窗子上聊天,我坐的地方刚好没有装防护栏,一不小心就从三楼摔下去,后背先着水泥地,随后头部撞击地面,顿时不省人事,后来听医生说我脊椎骨折、头盖骨有裂缝,但不幸中的大幸是,当时地面上结了一层冰,从头部流出来的血,不久就结冻停住,否则脑部功能可能受损。

‧ 请你谈谈在美国接受治疗的情况。

我在加护病房整整有10天昏迷不醒,我父母亲从日本赶来,父亲因为没办法请太长的假,所以在我恢复意识之前,就回日本了,10天后我奇迹似的清醒过来,医生做了些检查确认我清醒,四个小时后就跟我「说明病情」,他说你受伤以后不能走了,大小便也比较不方便,但是「有很多事情你可以做」,我们可以提供你很多资讯,他给我一本杂志,里面介绍美国在各行各业活跃的残障人士,有医生、政治家、律师、运动选手等,他们不但自立更生,有好的工作、美满的家庭,这些充满鼓励讯息的杂志,让我放心不少,「喔,我还能做很多事情」,有趣的是,还让我有一丝期待,「原来有这么多的事情,以前我没有想到的,我都能去尝试」,可以说,我的美国医生,在我伤心失去双脚之前,就为我点燃希望的火花。

这和日本是很不一样的,日本医生不会这么快告诉病人病情,多半安慰「会慢慢好的,不要担心」来让病人抱持一丝会康复的希望,我曾经到一所日本复健医院去,有个病人指着另一个复健中的人说,「山崎先生,他车祸已经 5年了,医生还没告诉他真正的病情。」

‧ 你也在美国接受复健?

我和我母亲查了很多资料,老实说,20年前的日本医疗和复健都差美国很多,所以决定留在美国复健。我在医院待了一个半月,然后转到波士顿大学的复健中心去,让我忘不了的是,我到那不久,负责替我复健的人对我说,「你不需要放弃你的理想和目标,只是你现在身体和以前不一样了,不能用以前的方法去达成目标,我们必须一起想别的办法,或许要靠一些工具或设备来帮我们,甚至借重科技的力量,我的任务就是帮忙你找到达成目标的方法,」这样的说法,帮我做了最好的心理建设。

‧ 在这方面,日本的医生不一样吗?

我回到日本后,曾在食品公司担任电脑工程师的职务,也许因为我好胜心态吧,我常常工作到深夜,所以一度得到褥疮,住院治疗了一阵子,那时候,我亲耳听到医生跟隔壁床上的病人说,「你从今以后要靠轮椅走路,找工作可能不容易,要念书也有困难,一切要有心理准备」,听到医生这么说,病人不悲观未来才怪。

我在美国花了半年的时间,就回到学校读书,反过来看日本,和我同样情况的人,可能要好几年才能重新开始他的生活。

一方面,医生没有提供让病人积极面对未来的资讯,病人要花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整理自己的心情,面对失去双脚的事实;另一方面,是日本的复健方式,强调让病人多躺在床上休息,这样反而身体骨头僵硬,延后重新开始生活的时间。

‧ 你为什么想到创业?

我在住院时,发现医院要卖给病人的轮椅,都限定在特定的几家,用起来非常不好用,例如把手很长,是固定的,要从床上移坐到轮椅上时,一定要有人抱起来,坐久一点,臀部会痛,如果下半身麻痹的人没感觉,一下子就会长褥疮,因为我懂英文,就帮其中几个人直接从美国订购轮椅,虽然贵了一点,但用来非常好用。

你看,我现在坐的轮椅,很轻,很好推转,把手很短,可以扳开,不用别人帮忙,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从床上移坐到轮椅上,座垫非常好,坐一整天都没问题,椅背不是那种软软的、靠久了会腰酸背痛的帆布靠背,而是一般椅子的靠背,靠着很舒服。后来请我帮忙的人愈来愈多,我想了想,认为是值得发展的事业,于是在1990年创立了「 Access International」。

‧ 公司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Access可用在公司两大业务,一个是电脑,用电脑连上世界,一个是轮椅、医疗用品等,协助残障人士与社会、世界相接。

‧ 你成立Access International之后不久,又创办了《Active Japan》杂志,介绍值得效法的残障运动选手,这两件事情有什么共通的地方?

主要是想办法解决残障人士「资讯不足」的现况,公司进口欧美高功能的轮椅,让残障人士在选择轮椅时,有更多的选择自由和资讯,杂志则提供残障人士在重新跨入社会时,有一个人生的指引方向。当然另一个主要的目的是,提升日本国民对残障人士运动的关心。

‧ 你在许多演讲场合,批评日本政府「看护政策」,请你说明一下。

我认为日本的看护政策方向错误,政府的重点是「看护老人家」,我认为应该是「协助老人家自立」。

两者不同的地方是,「看护」是老人家自己想做的事情必须配合别人(看护人员)的时间才能做;而后者,则是提供让老人家可以自由行动的工具和环境,让老人家「在自己想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比方说,许多被认为只能躺在床上、需要看护的老年人,只要提供好的轮椅,是可以自己行动,自己用餐的,我认识一位脑中风,右半身不遂的老人家,他的女儿因为要和母亲轮流看护,延后结婚好久,以前他们一早要把父亲从床上推起来,拿牙刷毛巾、简易便器到床边,然后端早餐,然后是中餐、晚餐,就寝前的梳洗,两个人一整天都忙得团团转,但我建议他们买一辆适合他父亲的轮椅,现在他父亲早上起来自己移坐到轮椅上,用左手左脚推转轮椅去洗脸刷牙,然后到餐厅和家人一起用餐,因为可以自己行动,不必整天躺在床上,精神也好很多。最近我还接到他女儿的感谢函和红帖子,真替他们感到高兴。

‧ 听说你在写一本有关「共享型设计」(Universal Design)的书。

对,预定今年出书,我在书中指出,日本公共建设的无障碍空间,其实错了,日本的无障碍空间,是「没有人帮忙就行不通的」无障碍空间,例如有些车站装有轮椅手扶梯,需要车站员工帮忙架上去,有些残障人士的厕所则是上了锁,你要去窗口请他们打开才行,有些斜坡很陡,自己根本推不上去,还有,有些地方政府购置可让轮椅人士上下车方便的巴士,但是,欧美的这种巴士,一到车站,司机只要按一个钮,一片滑板会自动着地,但日本买的巴士,却要用手去操作!

这些所谓的「无障碍空间」设计的公共建设,未来五年左右可能都要重新改造,我建议台湾,不要模仿日本的「无障碍空间」设计,应该效法欧美国家的「共享型设计」,否则到后来,要重复投资,浪费纳税人的钱。

「共享型设计」最简单的例子是,如果你要在车站装设一个残障人士专用的电梯,投资金额很大,考虑使用率不是很高,很多地方政府就会却步。但如果扩大一步,把原来只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公共建设,改为让所有有需要的人,例如孕妇、老人家、小孩子、推着婴儿车的父母亲、或者行动稍有不便的人「共同享用」,就不是那么贵了。我现在在静冈县和岩井县参与造镇活动,他们都采用这种想法。

‧ 你创办的「日本残障社会人协会」是什么目的?

我的目标是提供企业和地方政府,从残障人士的观点,做各种顾问,「社会人」的意思是,希望残障人士加强自己的工作能力,先工作赚钱,养活自己、家庭,成为社会的一份子,而不是光是领政府残障年金过生活。

‧ 是什么力量,支持你不断挑战新事物?

我的父母亲。他们很相信我,很支持我。

我不像一般日本人,「怕和别人不一样」,我从小就喜欢做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有时候让我母亲很伤脑筋。还有,当我提供的产品或资讯,让一个消极的残障人士,重新积极的面对人生,就让我觉得好有成就感,要更努力走下去。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2-28 08:1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85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