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127 个阅读者
04:00 ~ 4:30 资料库备份中,需等较久的时间,请耐心等候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老烟枪大铁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2 鲜花 x25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励志] 消极无济于事, 积极才起作用
作者: 林敏玉 择自【实现希望的每一天】 一书.

      在试图使别人按自己的希望去行事时,许多人都习惯以消极的做法去惩罚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习惯性地用鄙夷的一瞥、令人生厌的叹息、尖刻的话语、唠叨,甚至体罚来使恋人、孩子有所转变,去做自己期望的事。

      然而,这种强烈的消极态度,却往往产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正是因为只专注在别人使我们发火、不悦的那些行为,而实际上却支持了这些行为。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利用积极的肯定力量,使一个三十年来从未说话的病人,在短短三十天的治疗内开口说话,同时,也造成媒体们的争相采访。

      心理学家所使用的原则很简单,即当病人闷声不响,或表示出古怪的行为时,即采用「不理不睬」的方式回应,但绝不大喊大叫或对他生气、责打。当病人表现出正向的行为时,那怕只是最最微小的一点迹象,就给予充分的注意力与真诚的赞扬肯定;在治疗过程中所采用过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当封方表现出反常行为时,对他们漠然不睬;但她也强调,任何一种惩罚,如果不是用很少量的惩罚,辅以大量的积极支持的话,都可能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好比,在一小时的治疗中,至少有一百五十次积极的鼓励,只有五次的消极否定「一般青少年犯所受的待遇常是相反的﹕每给予一百五十次消极强化,才有五次或更少的积极鼓励」。透过这样的方式,所有这类原本自闭缄默的孩子全都学会了说话。

  真诚的肯定力量的确是不可思议的,这种力量能使一个在精神上已死去三十年的人受到激励,愿意重新去听、去学、去做和发生转变。事实上,不独病人如此,每个人都努力地想要别人的赞扬和赏识,人们总会去做那些使自己得到注意和承认的事。

  但一般人却常反其道而行,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最痛恨的行为上去。经常,当孩子们表现得好的时候,父母往往视为理所当然,因而忽视或怠慢﹔反而在他们最吵闹、顽皮的时候,却给予了注意。我们常对别人积极的行为置若罔闻,却对恼火自己的事情紧抓不放,有些人甚至习惯性地,在对别人难得的赞扬中掺进一种暗含的贬低,不时有意无意地重提别人过去犯过的每一个错误。一旦别人或自己做出让自已不喜欢、不同意的行为的时候,就不断地训斥、唠叨、抱怨和进行体罚。

  然而,当抱怨和批评累积得太多的时候,就会使受批评的人陷入一种压抑、消沉的心态﹔它能耗掉个人的活力,使他们不想继续努力,失去了工作和投入生活的企望。

  研究发现,就如同微笑和表扬一样,批评和抱怨也是一种注意的形式,它们都具有行为的力量。虽然人们声称他们只想要温暖和慈爱,但当健康、正向的肯 定无法得到时,他们就会去寻求任何一种可能得到的注意,有时候甚至是体罚形式的注意。

  了解肯定力量的人,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事,或别人的负面行为,不会小题大做或故意强调。他们会简洁、温和地告欣别人他们所希望的行为,而当别人一旦作出的相当微小的努力,就给予热情、正面的肯定,因为所有的进步,都是在微小的增长和谖慢的提高中渐渐取得的。

  人们会去做那些使得他们嬴得注意和承认的事,所以,我们不得不十分注意,在生活中,我们鼓励的是什么?支持、助长的又是汁么?毕竟,消极无济于事,绩极才起作用。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2-28 01:5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239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