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小品] 取「远视」,舍「近视」
作者: 林敏玉 择自【实现希望的每一天】 一书.
现年三十多岁的淑珍,常感到抑郁而孤独。她盼望结婚,却相信只要当她准备好,「缘分到了」的时候,届时自然会有适当的男子出现。在此同时,她也陷于照顾弟妹们的压力与矛盾情感中。自从十三岁时父亲去世之后,淑珍便一直在情感和金钱上成为三个弟妹们的支拄﹕而今虽然弟妹都已成年,但她却不愿意放弃「老大姊」的角色。也因此,她长期忽略了自己在情感上的渴望与需要。虽然想结婚,但因为同时建立了照顾三个成年弟妹、长期给予经济支援的目标,使得她始终没有时间去接触合适的男子,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多做考虑。
再加上在情感上惯性的消极、被动态度,使得她认为只要「缘分到了」意中人自会出现。事实上,如果有人能告欣她,她应主动去认识男性,在情感上积极些,情况肯定会比现在好些。
许多人都像淑珍一样,常常不自觉地,一方面做出与自己心中愿景、渴望完全相反、背离的决定与行动,一方面又把自己的无法如愿完全归罪于「时运不济」、「命运多蹇」。
人之所以屡屡做出违反内心愿望、目标的决定或行动,常只因为缺乏综览全局、详细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再加上「信任你的感觉,做你想做的事」的流行观念,也鼓动了不少心有盼望但却冲动的人,冒然地投入一项事业、买下一栋房子、谈恋爱、结婚、生子、成为第三者,却不曾审慎的预先评估,或稍稍顾及别人的反应、大环境的整体走向,使得不仅错误悔恨频频、目标无法达成,生活素质也大幅降落。
我们也常可看到,许多人逗留在不良的情感关系、毫无前景的工作环境中,只因为碍于「友谊」、「习惯」,或是为了避免孤单﹕在人生紧要的关键时刻,许多人能够对旁人提供有效的建言,但却注住拒绝告诫自己。
除非我们的决定、行动与我们的价值观和目标相符,否则,我们无法达成任何的目标,或达致任一种可以为我们带来情绪满足的生活型态﹕每个人都有大量的智慧基础,足够我们避免拙劣的决定,增加我们情绪的满足和理想愿景实现的机率。只要我们在行动时,多一些自我了解,考虑一下优先次序,以及不厌其烦地综览全局、整体评估,取「远视」而舍「近视」,许多的错误与盲动、悔恨,便能够减少、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