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86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ighb0925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鲜花 x1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转贴] 一个母亲寄给于美人的信
不管宝宝生理、心理有什么缺陷,在每个母亲眼中都是独一无二、完美的宝贝,希望天下的宝贝都能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长大。

      美人:看完您的我把肚子变大了,真的是感同身受,以下是我和我女儿的故事,希望您有时间将她看完,我不介意将故事再流传出去。结婚六年,好不容易藉着试管婴儿的技术求子成功,怀孕过程因羊水过多及前置胎盘,于怀孕第二十六周起即卧床休息,并吃安胎药来保住胎儿。临盆那天,感觉胎动明显减少,医生紧急开刀后,发现脐带紧紧的绕颈二圈,身子一圈。小孩出生后,由于无肛,于是立即转至高雄长X儿童医院。

      经过检查,发现她除了无肛外,还有食道闭锁的先天性疾病,在出生还未满十六小时,她马上接受了逾五个小时的手术。

      再一次见到她时,是她手术后在加护病房。

    看到一个体重才二千五百公克的婴儿,全身插满着管子与监测仪器,只包着尿布躺在抬子上,即使已有心理准备,却仍忍不住泪流满面。在我怀孕时,居住在娘家,我妈妈用很多鸡汤和鱼汤帮我进补,所以我生产完后两天就开始涨奶,虽然想尽办法要将奶挤出来,可是大概心情太坏,挤出来都只有几cc而已,同时又想到我女儿不知何时才能喝到这些奶,每次看到冷冻箱储存的母奶, 眼泪就会不听话的直流。有一次我先生去看完我女儿回来,告诉我要有心理准备,她肺部感染,这是开这种刀最担心的一点,我接连几个晚上完全无法入睡,一直是哭泣到天明。

      即使很多人劝我要想开点,该是我们的跑不掉,不是我们的强留也留不住,自己的身体要多照顾,可是当你深陷在那种情绪中,任何人的劝都听不进去。

      那段日子,真的是水深火热,作月子期间,我的心情完全随着她的状况而起伏。

      为了让她在加护病房里仍能听到一些熟悉的声音,我录制好几卷录音带,录有平常胎儿时期即听的音乐以及我对她鼓励的话,请护士小姐二十四小时的放给她听。

      在她住加护病房近两个月期间,由于身上管子太多,无法如一般小孩被抱,亦无法穿着任何衣物以获得安全感。最痛苦的莫过于会客时她哭着想要人抱,可我们却只能轻轻的触摸安抚,尤其当护士催着会客时间已到,而她仍未停止哭泣时,我亦只能哭着拜托护士多关照,然后牵肠挂肚的等候下一时段的会客。

    那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她拥在怀,亲她呵护她。一个月后,正当我们高兴她身上的管子只剩鼻胃管及胸腔引流管,且胸腔引流管流出的血水由二十几cc降至十cc,以为伤口应该快愈合,离出院日子不远时,她却开始发烧,且胸腔引流管流出的变成是黄黄稠稠的脓。问了主治大夫好几次,他的回答却是我女儿的复原情况良好,发烧感染的病情亦在控制中。

      如此又过了近十天,小孩精神愈来愈差,全身肤色变成腊黄且脸部浮肿。由于我女儿在加护病房已算是元老级,大部份的护士小姐都照顾过她,同时因她为足月产,逗她会有反应,所以护士小姐们都喜欢她。

      看到我们每次会面都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有位护士再也忍不住,暗示我们为什么不转到北部的医院试试看。 听完护士小姐的话,我心都快凉了,那表示她的状况真的很严重了。

      打听后,发现台北马偕医院小儿科是国内翘楚,尤其是治疗食道闭锁及无肛症经验丰富。确定要转院后,询问主治医师该如何聘请救护车等事宜。他居然回说我们自己半夜载她开车上台北即可,救护车及特别护士都只是浪费钱而已。

      且不管他的说法于行政程序上根本不可行,连没有任何医学常识的我们,都觉得我女儿的情况不甚稳定,更何况她还戴上氧气罩,如真由我们自行载她北上,途中如有任何变化,没有人会处理,若再碰上塞车,那岂不更惨。

      后来是加护病房的护士帮我们联络出院、救护车,连随行的特别护士都是她们其中一人出来帮忙。救护车一路飙往台北,四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女儿连哭闹一次也没有,没有睡觉时,她就静静的睁着大眼睛东看西看。

    上马偕后才发现我女儿已患得败血症,且血液培养出来的病菌是极为顽固,仅有一种最强的抗生素可以医治,如果该抗生素仍无法有效控制细菌,那她只能自求多福了。同时由于长时间未进食打营养针的结果,她的肝、胆、肾全部都受到影响,至此,我才了解我女儿的病情被隐瞒耽搁了,让她多受这么多天苦,内心除了不舍,还更担心她是否能医治。为降低会客所带来的感染,马偕加护病房一天只开放一次,我的日子似乎就是为这二十分钟而活。每次我都是冲第一个进病房,待到最后一刻,护士三催四请的才离开,因为小孩的变化极快,在加护病房外等待时,我都好紧张,不知等一下看到的是状况愈来愈好,还是转坏。

      马偕医院的许锦城及许琼心医师,不愧是经验丰富的好医师,由于我女儿体内坏的细菌已经比好菌强壮,如再继续施打高单位的营养针,不仅会造成她内脏更多的负担,而且会提供更多的养份给坏菌,她的身体只会愈来愈虚弱。于是她从一小时1cc开始,慢从鼻胃管喂奶,然后一天天慢慢增加到三小时60cc。我女儿不愧是我常告诉她的,要当一个勇敢的小斗士,她复原情形好的超过医生预期,原本医生预估至少要住一个月的,她在加护病房只待十天就转出普通病房。

    在她出生的两个月后,我终于可以亲自照顾她了。

    因为食道上的疾病,她插着鼻胃管,一方面藉由灌食,一方面支撑着伤口的愈合,为免她自己将鼻胃管拔除,在加护病房时,她的双手被紧紧绑住,出来普通病房房后,我们自然不舍再将她手绑起来,所以我们必须二十四小时的注意。

    由于她从未从嘴巴进食过,未免以后她拒绝用口喝奶,或者不会吞咽,医生吩咐须尽量让她吃奶嘴练习,并尝试让她用嘴喝奶。

    当我们第一次从嘴巴喂她喝奶,她非常顺的一口一口喝下去时,我和我婆婆高兴眼泪都快掉下来。

    由于身体上的疾病,她很容易溢奶,最后都胃出血了,于是在她喝奶前半小时,我们先喂她帮助胃排空及止吐的药,并在牛奶加胃药80cc的奶,控制让她至少半小时以上喝完,然后再直立抱着她半小时,每三小时喂一次奶,通常所有程序结束,又要准备下一次喂奶了。

      累吗?当然,可是只要她能更强壮一点,什么事我都愿意。

    转出普通病房十天,我婆婆天天从早到晚陪我们,我父母亲也从高雄北上来帮忙。

      医生看我照顾已上手,女儿的状况也相当稳定,准许出院回家。回家这条路,我女儿走了73天。

    马偕医院的医师鼓励我们尽量喂她母奶,我于是展开要奶之旅。

      有位留英时候的朋友,知道我女儿状况后,即陆续将母奶挤出来冻着,等到我女儿出院后,她和她先生坐计程车专程送奶过来,至少有二十袋,而且每袋都有150cc 以上。

      一位同事,比我晚近三个月生产,当我开口向她要奶时,她豪不犹豫的答应,而且她将大部份最有营养的初乳都留给我女儿,甚而有时她在喂她儿子时,她老公会说让他喝牛奶就好了,把母奶留给更迫切需要的我女儿。

      有位表嫂,固定将一边的奶量全部供应我女儿,我小姑回娘家,也会让我女儿吸奶。虽然我女儿没机会喝到亲娘的奶,但是她却多了许多如亲身女儿似疼惜她的"奶妈"。由于她的肛门口是手术做出来的,为了防止愈合,每天我必须用特殊的铁棍帮她扩肛二次,每次五分钟,通常铁棍插进去时,因为用力,她血和粪便一起喷了出来,

      我称这每日的十分钟是在上演人间惨剧。

    她因为痛而嚎哭,而我们因为不舍而痛哭,甚而一回想她在加护病房医生帮她扩肛后,一方面她的状况无法被抱,一方面护士们没有太多时间安抚,所有的痛她都只能自己承受,内心就更加不舍。

    也许是经历过太多的磨炼,她喜欢自己躺着甚于被抱,而且睡醒后也不吵人,可以自己静静的玩手指、棉被,似乎有着超乎她年龄的懂事与成熟。

      回家一个月后,她喝奶量逐渐增加,扩肛也逐渐习惯,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时,却发现第一次手术的医生,为了将她的食道与胃硬连结起来,导致连接处过于狭窄,为避免狭窄处完全紧缩,及让她以后吞食顺利,食道也得做扩张。而食道扩张乃是用一条特制的铅条,从嘴巴开始放置往下一直通到胃,如此放着五分钟。

    第一次作扩张必须全身麻醉,由医师将狭窄处撑开,手术至一半时,护士广播让我进手术室。看到我女儿插着点滴,侦测仪器躺在冰冷的手术台上,眼睛也因避免手术灯光太亮而用胶布贴住,内心愧疚之感油然生起,可是我必须忍住在眼眶里打转的泪水,努力记住医生教我如何日后帮她扩张的每一步骤。隔天,忍着颤抖的双手,咬着牙帮她做食道扩张,原本通条应该要进入体内至少二十公分,可总在约七公分处,也就是狭窄地方就下不去,如此我试了两次,我先生试了一次,待他还要继续尝试时,我再也忍不住,抱起早已哭的声嘶力竭的女儿,蜷缩在墙角,哭着对她说妈妈对不起你。

      先生红着眼眶走过来,柔声问:「你宁可现在让她受个几分钟的苦,还是要让她日后再动手术?」百般无奈下,又将她放回床上。我先生再试一次也没成功,紧急的我们抱她回诊。医生决定再全身麻醉一次,将狭窄处以汽球扩张术撑的更开,我们才可能在她清醒抗拒的情况下做扩张。于是,在短短的三天内,她进出手术房两次。

      由于我女儿的肛门口经过三个多月的扩张,其大小已经和正常的差不多,因此扩肛时她已经不哭,但食道扩张不似肛门扩张,它的不适感不会减低。每每看她因通条经过她的喉咙欲呕吐而眼眶泛红,然后嚎哭,多么希望我能代她受这些苦。如此没有星期假日,每天都得来一回,持续三个月。

      三个月后再作检查,狭窄处已改善,但再次的,因第一次手术为强迫连结,是故将胃向上拉,造成横隔疝气,不开刀治疗食道,会因胃酸逆流造成腐蚀,而阴部也因有廔管会有排
泄物渗出,医师决定两个部位同时再开刀。

      今年二月中旬,我女儿才刚满六个月,再次接受大手术。

    手术前一日,一点多办完住院手续后,即禁食禁水,接着一连串的术前准备,打点滴、抽血、喝泻药、灌肠,一直到晚上十一点多才能休息。经过这么多手续,她累的连隔天清晨四点多护士再次来灌肠,她只轻轻哼了几声,又睡着了,也或许她已经痛的麻痹了。

    手术从早上十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一点多。因她还很小,所以可以有一位亲属在恢复室陪伴。

    由于我们短短三个月内,已进出马偕恢复室三次,头护士小姐对我们还有印象。稍有空档时,她们会过来,夸我女儿好乖、好可爱,动这么大手术不哭也不闹。

    因为不忍再让她孤独一人住加护病房,经过医生评估,可以让她直接在普通病房让我们照顾。在未询得内科医生许可,虽然她胸部伤口长达十几公分,我们却不敢冒然帮她打止痛针。

      于是她睡睡醒醒,虽然很痛不舒服,她却从无大声哭吵,一个如此小的幼儿,已经学到如何忍耐,看在亲娘的心理,除了不舍还是不舍。晚上我和我先生轮流守着她,坐在床头让她握着我们的手,一方面注意她的体温和点滴。

    我勇敢的女儿,再次展现她旺盛的生命力,经历如此大手术,她却只住院五天即出院,仅医生预估的一半天数。

    手术后第三天,医生查房看到她红润的脸庞,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惊叹说她实不像一个刚动完手术的小孩。

    刚转院到马偕时,曾经因忍受不住看她受如此多的苦,我痛哭着问医生,为什么我会把她生成这种样子?医生安慰我,这不是我的错,而且造成这种异常的原因不明。

    要活出这句:"不是我的错",我作了许多心理建设,既然她身体异常的缺憾已是事实,培养她乐观健康的个性则是我积极想做的。

    于是我下定决心要让她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幕,将是妈妈灿烂的笑容,要让她一整天看到的都是一张快乐的脸。

    我先生曾说过,因为这小孩注定要来到这世上,也许上帝考量我们比其他家庭更有能力与爱心,所以将她赐给了我们。

    这一路走来,不管是娘家或夫家,对我们都是体谅与关爱,对这小孩亦是如宝贝般的珍惜,即使在她情况最危急时,整个家族纵然有最坏的心理准备,但却无人萌生过放弃她的念头。

    相较于有些妈妈因无法获得夫家方面的支持,而导致婚姻破裂,或家族均放弃,只剩妈妈一人独立苦撑的情况,我真的是太幸福了。

    曾经我不敢面对我的小孩是无肛症的事实,可是如果妈妈的心态不健康,要小孩日后如何以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自己的问题。

    最近讦谯龙一首"老师不要打我的脸",讽刺老师们因体罚学生而生出无肛症的小孩,当听到这首歌时,其实我的心情很平静,因为我觉得我健康到足以忍受这种无聊错误的观念。

      然而转念一想,如果连我本身是无肛症的家属,对此都如此漠视,那么这社会岂不对这些患者更加偏见,而且对那些好不容易建立起信心的病患与家属,更是一大打击。我们这社会多的是彼此的批评与争斗,对弱势的族群与团体却吝于给予一些关怀与爱心。有许多先天性异常的小朋友,其导致原因都是不明,并非其母亲或其家族作了什么缺德事。我认同创作自由,讦谯龙可以对体罚老师本身作文章,却绝不是将茅头指向无辜的小孩。

    女儿现在十个月,7.5公斤,虽然她的体重生长曲线一直维持在后面的3%,甚至掉到曲线外,但是从她的脸色完全看不出是经历大风浪存活下来的。她体能与智力的发展,也都和同年龄小孩一样,她非常活泼,很爱笑,我真的以拥有她为荣。虽然,未来她至少还得再开一次刀,还有一连串的医疗要面对,但是我有信心, 我女儿会支撑着我走过来的。

    想把这十个月陪我女儿的心情写出来,主要想对关心我们的人道谢,忍受我心情起伏不定的先生;陪着我们同哭同笑的家人与亲戚;冒着可能丢掉工作,暗示我们转院的护士;将母奶挤出留着给我女儿的朋友;和她老公彻夜开车南下给我打气的同事马偕医院的医师;以及曾经照顾过我女儿的护士小姐;还有许多给予我们祝福的人;当然最最感谢的是我那排除万难,勇敢撑下来的女儿,谢谢她执意的要成为我们家的一员。

    对那些照顾有先天性疾病的妈妈,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你们打气,因为你们并不孤单。

    而如果你周遭有这样的朋友,也请不要吝于给予关怀,一通电话,一封简短的e-mail,都将是支撑着我们继续走下去的暖流。

    =====祝福你心愉悦想能成事不违成所愿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2-27 19:5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75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