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x0
|
[撞球][讨论] 撞球的基本练习
握杆 能否击出力量适当而又准确的母球,握杆的姿势和位置十分地重要,肌肉必须放松而且自然,因为击球的准确度来自于能够确实做好使球杆在一条直线上顺畅地移动。
大姆指以外的手指自然地握住球杆 大姆指以环状包住球杆,掌心全部贴住球杆 大姆指、食指、中指握拢,其余二指则在瞄准时,随时调整力量,用来控制球杆的平衡。 握在球杆上的位置应该随时调整,如果须打出一个强力的击球,则握杆的位置应当向后修正,如果须击出一个轻柔的球时,握持的位置应该稍向前移。
架杆 能否准确地打中目标球和架杆的姿势和稳定是密不可分的,架杆有时也因为其他球或是球台对母球造成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但是对于架杆和母球的距离通常是和目标球的远近和力量成正比,以下为几种常用的架杆的介绍。
平桥式架杆法:手掌和四指平放在球台上,并且使手背微微凸起,姆指向上挑,使姆指根部紧靠手掌上,这种姿势适合击打中杆和拉杆。 凤眼式架杆法:将食指和姆指做成一个圆圈套住球杆,中指、无名指、小指支撑在球台上,这种姿势适合击打推杆及旋转球。 高架式架杆法:当遇到背娃娃的情形时所必须使用的架杆法,四指立起,食指和球台面呈垂直,其他三指做支点站稳,姆指则上挑以牢固地架住球杆。 架杆的高低应和自己想击出的杆法配合,例如打拉杆时,架杆就应该低一些,目的在于保持球杆的水平,避免下压或是挑起而造成missque的现象。
姿势 能否打出准确的球,击球的姿势十分地重要,但是许多初学者乎略了这一点,等到日后想要修正姿势却为时已晚,对于自我水准的提升产生了困扰,因此小弟在此稍微作个介绍。
双脚的位置:一个好的、有经验的球手都是在确定目标之后,双脚选择好正确的位置,而不是在瞄准的时候还在游移不决,通常以右手持杆者而言,左脚尖和母球的行进方向平行,右脚斜放在左脚后方,二个脚掌贴着地面,左脚微微弯曲,右脚保持斜直,这样子便和左手形成三点支撑住身体,同时身体舒展,下巴贴近球杆,以确保瞄准的准确度。 运杆:如何打好球通常决定于能否准确地打到自己所瞄准的点,因此必须要出杆时保持直线,不使球杆晃动,运杆时只有手臂、手腕和球杆在移动,运杆时应该保持自然而且顺畅,而不是生硬的动作,而且运杆的次数和长度尽量保持相同,使自我击球动作有节奏感,这种节奏并不限制每次的长度必须相同,有的人习惯○长○短也没关系。 后摆动作:后摆并非只是瞄准运杆时的动作而已,它也影响到击球的强度,当后摆拉长时,击球的力道也就越大,如同网球选手在打底线抽球时一样,如果没有将球拍向后拉开,便打不出力道强劲的一球,后摆动作对初学者而言应该着重在(稳)和(慢)上面,这样才能使力道、准确性能够掌握好,尤其是如果要击出一个强力的球时,后摆动作太快,可能因而有所偏斜而失去准度,就算打的球再强也没有用,而藉着较长和较慢的后摆,确保了运杆的直线和出杆的力道,使你能够击出自己想要的球出来。 暂停:暂停是击球之前不可或缺的准备阶段,在这个一瞬间,完成精神的集中,以避免失误。 击球:出杆击球时必须明确,而不是犹豫不决,以免影响准度,不管我们要打目标球的那一点,母球必须保持直线向目标球行进(曲线球除外)。 跟进( follow)和停止: 藉由跟进和停止的时间,可以使母球的行进路线和杆法产生不同的变化,尤其是拉杆,不单是打对点而己,跟进的长度和停止的时间并不好掌握,停止太早便会形成定杆,停止太晚又会形成跳球,出杆的瞬间适当运用手腕,至于下塞的球跟进必须长一些,出杆也必须够柔,而不是大力击球就会达到预想的效果。
瞄点 想要将子球打进指定的袋口,没有其化的办法,只有准确地撞击到正确的撞击点才会使子球入袋,也就是当撞击时母球、子球、袋口呈一直线时。
首先假想一条直线自袋口延伸穿过子球,而第二个交点也就是子球应该被撞击到的位置。 其次假想母球和子球接触并且与袋口呈一直线。 在脑海中清楚地明白母球和子球接触位置。 瞄准时眼睛来回检查,确保出杆的准确性。
控球 撞球的最大乐趣以及困难度莫过于准确的控制母球的走向,如果只是单纯地打进一颗球,而不考虑到之后母球和其它子球之后的相对位置,我们可能会陷于使自己无法再继续进球的困境,或者当我们想要做一个安全球时,而我们并不能够控制母球停留在适当的位置,甚至帮对手制造了进球的机会,这些情形便构成了我们落后或是失败的因素,母球上面有无数个可以撞击的点,但是一般大家都是以九个点做为概念,同时为了避免滑杆,初学者的撞点最好控制在球体半径的三分之二以内的范围。
以理想情况而言,当母球和子球不是一直线时,母球和子球撞击之后所呈的角度是90度,也就是说母球所走的路线是与母球和子球的内公切线平行,虽然这是一种概念,但是却对于母球的路线会有帮助。 中间上方的撞点,由于母球是向前旋转的关系,因此在撞击之后,母球与子球的角度会小于90度,并且当我们打的是厚球时,母球的遇到的阻力大,动能大多给了子球,因此母球向前偏转的角度会比较大,至于薄球的情况,正好相反,由于母球撞击子球的部分少,阻力不大,母球向前偏转的角度便比较没有那么明显。 中间正中的撞点,一般人都误以为会形成定杆,其实就假设母球和子球等质量,等大小的情况而言,根本不可能形成定杆,理论值是在中间偏下方,恰好位置在三分之二的撞点,不过事实上母球本身比子球小一些,因此若今天我们要打定杆,应当撞击母球中间稍微下方的地方,并且杆法要顿,所以打中间正中的撞点,母球会稍微向前走一小段距离。 中间正下方的撞点,由于母球是逆旋和子球撞击,因此在撞击之后母球会以大于90度的角度行走,同样的,偏转角度也是和打球的厚度程正比,此外远距离的拉杆并不好打,因为距离远,母球会因为球台布的磨擦力抵消原本逆旋的力量,不见得在撞击子球时母球保持在逆旋的状态,力量也不足以拉回,所以远距离的拉杆需要下功夫练习,不光是打点,出杆要够柔软,杆法不能够太硬。 至于左上、右上的撞点,如果今天我们打的是顺塞的,母球的偏转角度会增加大约15度,逆塞则是要减去10度左右,而左下、右下的撞点,如果我们打的是拉杆的话,顺塞会减少母球的角度,逆塞会增加母球的偏转角度。同样的,偏转角度一样与打球的厚度呈正比,同时出杆时的杆法要柔,球才会适当地偏转,并不是大力就有用,同时在和子球的撞击点方面也要作一个修正,因为母球带着旋转和子球接触,子球的行进的角度也会有变化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