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杜甫1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机壳&电源] 风流巨兽,颜值无限 LANCOOL 217 INF 机壳开箱 ft.HydroShift II LCD-S、SX850P



【前言】

在机壳这个看似饱和的市场中,身为机壳设计的领导品牌 Lian Li 联力总能找到新的突破口,这次登场的 LANCOOL 217 Infinity 或许称不上是 LANCOOL 系列的全新力作,只是一次更新小改款,但能将「风流性能」与「视觉美学」完美结合的进化版本也给人有了焕然一新的美妙感受~

当它静置于桌面上,通电前的刹那,其沉稳的身形已隐隐透露着一股不容小觑的气势,而当电源接通的瞬间,那道标志性的「无限镜像」光芒亮起,你才会真正明白其名「Infinity」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块玻璃与灯条的组合,而是一个深邃、充满层次感的光影艺术品,仿佛将未来科技凝结于机壳之首!

作为 LANCOOL 系列的新成员,217 Infinity 不只是单纯的机壳,它更像是一个舞台,让玩家的硬体在光影交错中尽情展现,无论你是追求极致散热的硬派玩家,还是喜欢把主机当作居家摆设的美学派,这台机壳都能找到属于你的定位~

前面板那道充满深邃层次的 Infinity Mirror 无限镜面,在 RGB 光效映衬下宛如一个能吞噬光影的深渊,让整体外观充满未来感;同时,217 Infinity 并非只靠外表吸睛,它在风道结构、散热导向与内部布局上也有显着优化,无论是气流效率还是组装体验,都展现出联力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次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台集「颜值」与「风流」于一身的 LANCOOL 217 Infinity,究竟能否称得上是一头真正的「风流巨兽」


▲在今年的五月联力推出了利用原木搭配在边框上的 LANCOOL 217,可以说是散热性能最强的机壳,所以乘胜追击,在短短半年内又再次进行了改款,看着看着似乎有点似曾相识 …


▲这难不成是跑去跟 Edifier 漫步者的 QR65 联名了吗?开个小玩笑,并非联名!但如果你很凑巧正在使用这款音响,或是你喜欢这样的搭配组合,那么我想联力的 217 无限镜款你一定会爱上~


▲买个机壳还能当化妆镜使用无敌的吧!其实前面的无限镜面的效果是透过一片镜子以及单向玻璃来实现的,但不确定是不是透过玻璃上贴膜还是其他工艺,总之 …


▲总之,前面板会是个指纹收集器,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会建议你搬动时戴个手套,不然就是得勤劳点擦拭了~


▲与原本木头版的 217 不同,前面板并不是设计成整片拆下来的型式,所以也不太好再加装防尘网,是直接在风扇前面设计一个圆形的金属冲孔网板,搭配上旋转卡扣的沟槽进行固定,逆时钟转后再稍微抠一下就拆下来了,清洁上算是相当方便~


▲在内部的架构上其实跟原本的 217 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同样支持背插式主板安装,I/O 位置也同样预设在侧边底部


▲同样在侧面也有可翻转的走线孔以及显卡支撑架,在最外侧也有走线孔,无论你是 ATX 还是 E-ATX 甚至是伺服器级别的 SSI-EEB 的主机板都可以安装!对于喜欢用上 E-ATX 的旗舰级主机板,LANCOOL 217 称得上是市场上极其友善的好机壳~


▲在内部的区别上最大的地方在于,原本预装在 217 底部靠前的两个风扇给取消了,从实务经验上来看,底部加装的风扇除了外观来说,对于散热性能的提升并不明显,因为机壳本身的散热性能就已经非常强悍了!


▲但是它同样保留了葫芦造型的安装孔位,想要追求外观一致性的话,我会建议你选购 UNI FAN SL-INF 120


▲只有前面板无限镜怎么够!肯定也得给它装好装满才够搭够虾趴!而且是必买无线版本的,至于为什么后面再来提到~


▲机壳电源支援两种方向电源安装模式,主流的电源长度在 14-16 公分内都不是问题,也很推荐采用目前预设的旋转模式,冬天快到了,机壳放在旁边,利用电源排出来的废热暖暖手也是相当舒服~


▲那如果电源比较长的,例如用上了 1600W 的旗舰大电源,可以改用一般常见的后出模式,只需要把预装的档板拆下即可~


▲以电源本体 14 公分的 SX850P 作为范例,这样后出模式有个小缺点,就是无法完美容纳两组的硬碟架摆放,剩余空间只有两公分,势必得牺牲!


▲在机壳的底部有硬碟架的固定螺丝,在电源底下有个后抽的滤网,后方的脚垫可以拆下


▲如果你打算采用后出模式来安装电源,那么旋转模式所需要的电源延长线就用不到了,嫌占空间的话可以把它给拆掉,只是空出来的洞就得自己想办法填补了!


▲机壳后方预先安装了 14 公分的风扇,包含了前方风扇,跟原本的 217 的大小、厚度都一样,但转速有一点点不同,前面风扇差不多,但后方风扇的性能表现会更好一点,除此之外最大的不同在于都换上带有无限镜轴心的 ARGB 风扇~


▲在 PCIe 模块一样是可旋转成 90 度变成直立显卡模式安装,只需要自备一根 PCIe 延长线即可~


▲在原本的 217 最大的问题就是,底部的 I/O 接口不能变换位置,但这次联力在机壳的顶板以及内部对应的结构位置上都做了开孔,如果你需要的话就可以自己把底部的 I/O 模块改装到顶部,对于习惯把机壳放在桌下的用户来说是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顶部靠近前方的位置同样是开机键,只不过在左右两边额外多出了两个键位,你可以透过 M1 键来改变前面板边框的无限镜灯效,按下 M2 则可以调整无限镜风扇的灯光效果~


▲顶盖的边框是塑料卡扣搭配上中间一大片的冲孔网板,内侧没有额外的防尘网,采用球型卡扣固定


▲顶部的风扇/水冷排安装位的天灵盖,可以透过拆掉左右两边的螺丝拿起来,可以说是联力对于高阶机壳的标配了,对于安装水冷或风扇都超级方便~


▲在右边侧板的下方处有进行开孔处理,因为孔洞足够细密,所以内侧就没有再额外添加防尘网了,或许在底部的分舱平台上加装风扇对于散热没有明显增加,但相信对于在意硬碟温度的用户来说绝对会因为前后的开孔而变得很有感!


▲打开侧板的当下我是非常感动的,虽然平常开箱其他机壳的时候说 HDD 是时代的眼泪,但看到给了两个硬碟架,最大可以同时安装到四个 3.5 吋硬碟真的超爽!已经开始私心想要帮自己换成这个机壳来用了~


▲这两个硬碟架还有非常高明的地方,在内侧托盘下面还可以再装一个 2.5 吋硬碟,总共最大可以同时装下四个 HDD 加上两个 SSD,但前提是得采用电源侧面安装的旋转模式!


▲在机壳内同样有附上风扇控制器,只不过在接口部分走了特规,只提供了原本预装的三个风扇,不支援正常的 4-Pin PWM 与 5V 3-Pin ARGB,如果主机板接口不够用就得自己想办法!


▲从风扇控制器延伸出来的线材同样是 SATA 供电、5V 3-Pin ARGB 以及 4-Pin PWM 接口


▲前置的 IO 线材,F_PANEL 做成一体式的安装更方便,但可以看得出来没有重新开机键,只有开机键与开机指示灯,Type-C 与 USB 3.0 都采用扁线设计,并且这个 Type-C 是 USB 3.2 Gen 2x2,高阶的 20Gbps 接口~


▲在配件盒的部分很大一个,不过里面实际的东西并不多,看起来是跟上一版的 217 甚至是 216 同一尺寸的盒子,不过里面还用了珍珠棉来固定,算是诚意非常足够的!


▲附件中除了螺丝分类盒之外,还给了这三个配件:机壳 I/O 替换遮板、电源舱下置风扇安装支架、电源舱显示卡直立安装替换挡板,那在一般情况下你是用不到它们的,如果想知道用途,我强烈建议在装机之前先看一下说明书,联力真的写得非常仔细非常用心,这是少数我在安装前会愿意看的!


依照国际惯例,简单列出本次测试平台与设定参数:
测试环境:室温 28 度,湿度 50% 左右
开箱主角:Lian-Li LANCOOL 217 Infinity
散热器: Lian-Li HydroShift II LCD-S 360N
风扇:Lian-Li 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
处理器:AMD Ryzen 9 9900X
主机板:ASROCK X870E Nova WiFi
散热膏:Arctic MX-4
记忆体:芝奇 皇家戟 16GBx2 DDR5 6000 C28
显示卡:NVIDIA GeForce RTX 5080 Founders Edition
电源供应器:Lian-Li SX850P



▲在装机之前想先介绍一下这次用到的联力全家桶的电源,最新推出的 SX 系列,最低 850W 起步,最高有 1200W,有黑白双色可选,通过 80 PLUS PLATINUM 与 PPLP PLATINUM 的双白金认证,内部是 105° 全日系电容并符合 ATX 3.1 规范,提供十年售后保固服务~


▲线材数量在包装侧面有清楚标示着,虽然目前大多数人都使用最新的 12V-2x6,不过也要关心一下 PCIe 8-Pin 的线材部分,850w 提供了两条直出与一条分接线材,足以应付有三个 8-Pin 接口的显卡,不过如果你更在意美观,可以往上选购到 1000w,就有提供三条直出线材了~


▲打开电源后从使用手册上也能看出其他瓦数的线材种类,在千瓦级以上给到了 850W 所没有的 12V-2X6 转双 8-Pin 的线材,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寻找对应的电源款式,如果是一般情况下 850W 就很够用了,拿来推 RTX 5080 也足矣


▲里面给的线材非常有质感,都是伞绳编织网状线材,并且在 12V-2x6、PCIe 8-Pin、MB 24-Pin 都预先安装好了理线梳,质感有别于主流的压纹线材,更加硬挺好看~


▲联力从去年推出的新电源都加入了双色的安全性设计,一眼就能够直观的看出有没有插好插满插到底!透过供电接头上的 H++ 就能判断其采用更新更安全的 12V-2X6 规格,线材上标示有着 600W 供电能力,并使用镀金处理且将铜材质厚度提升至 0.25 mm,有效降低电阻,安心感加倍再加倍~


▲在新的电源以及优美的编织线材下,让整体外观又再上升了一个档次!本次搭配的水冷也是大有来头,必须好好跟大家分享~


▲算上首次登板的 Hydroshift LCD 360R 以及后续第二代的 HydroShift II LCD-C,这次开箱搭配的是 HydroShift II LCD-S 360N,不带风扇的版本,你可以随心所欲的用上自己喜欢的风扇类型~


▲冷头上的萤幕大小来到了史诗级般的进化,3.4 吋的方形萤幕搭配上 480x480 的解析度以及拥有 500 nits 的亮度,再强框下也能清楚显示动态范围!搭配上无线控制器可以解锁更多精彩主题,但就算是无风扇版本,也有预设的离线模式,可以直接使用预设主题来监看水温、帮浦转速,不会需要额外的系统占用也能同时减少线材~


▲在包装上与内容物都跟 HydroShift II LCD-C 相同,毕竟同样都是二代,配件与安装方式也都一致~


▲无风扇的包装上也相当用心,原本预装的风扇位用珍珠棉防护着~


▲这次的扣具装饰盖与冷头萤幕直接做结合,内部采用了磁吸加上 Pogo Pin 弹簧针的触点连接设计,在装机之前先把萤幕给拆下来,可以确保安全避免意外~


▲底部虽然没有预先涂抹散热膏,但比起透明的保护膜,用上了显眼的白色与红字警告,相信一定能大大减少没撕膜就装机的失误表现!为了搭配这次 217 Infinity,肯定也是要用上 UNI FAN SL-INF WIRELESS 120 的啦~


▲紧凑型的冷排,比起一代更薄 3mm、更短 3mm、更窄 2.5mm,在体积更小、更好上手安装的同时,还能够拥有更好的效能,其秘诀在于水泵再升级,转速提高到 3200 RPM


▲由于联力没有记忆体产品线,在灯光同步的部分总是会显得不尽人意,在不同的灯光控制软体下想要同步灯光效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看了也很难受!


▲但是别担心,联力有跟 OpenRGB 合作,在 L-CONNECT 3 中整合了灯光控制软体,如果你很在意灯光效果的部分,觉得主机板控制软体没有办法达到你想要的效果,那么强烈建议你去下载 L-CONNECT 3 中带有 OpenRGB 的版本~


▲软体很重要!在 217 Infinity 中的控制器采用特规我想肯定有它的道理,那就是为了搭配 L-CONNECT 进行同步,只要搭配上联力的 Wireless 无线控制器就可以随心操控,如果你在软体中侦测不到机壳风扇的话,要长按上方开机键旁边的 M1


▲再次强调,说明书真的要看!不然有时候出了状况找不到问题很无助的,联力的说明书做得非常细心,必须给个好评~


▲其实在官网上针对水冷以及机壳都有做过详细且缜密的散热测试了,我这里也就不再班门弄斧,简单做个贴合大家游戏使用场景的 3DMark Steel Nomad 压力测试,在使用 L-CONNECT 3 软体将风扇转速曲线调整成静音的情况下,显卡约 75 度,CPU 只有 55 度左右,整体噪音体验相当安静~


▲老规矩,依照惯例,每次机壳的开箱,诗人都会再次整理出更加详细的相关规格给大家参考,记得点赞收藏一下,回去慢慢看,希望对大家都能有所「收货」!



「总结」


先来聊聊搭配装机的水冷与电源,Lian-Li HydroShift II LCD-S 同样是二代,但与上一版的 LCD-C 有所不同,萤幕设计成了方形,尺寸更大、性能更强、相容性还一样出色,同样提供了黑白双色以及 TL、CL 和 N 后缀的无风扇自由版~

安装过 HydroShift II 真的让人很印象深刻,有别于其他品牌的水冷散热扣具,可以先从侧面滑进去,再拿螺帽锁定,整个操作过程相当顺手且非常优雅,更轻松更有效率的安装,不会手忙脚乱,流程也大大降低了失误的可能!让诗人最喜欢的是那重新设计的扣具装饰盖与萤幕整合在一块,遮蔽了安装扣具与固定螺丝,让外观更俐落一致~

作为海景房机壳界的霸主,曾推出过的 EDGE 专属电源令人印象深刻,但看得出来在散热型中塔机壳当中联力也已经成功取得一席之地,现在开始准备要乘胜追击,推出了市场上最主流的 14 公分 ATX 3.1 电源,通过了 80PLUS 与 PPLP 的双白金认证,更环保省电的同时也降低发热与噪音,内部采用全日系电容来保证供电品质并提供超长的十年保固!

全模组化的设计采用采用高柔性的编织网线材并附上理线扣,让整体外观更加简洁有型,也让理线更轻松,大家最在意的 12V-2x6 采用双色设计,让用户能直觉的判断有没有插到底,端子加入镀金处理来防止短路,铜厚提升至 0.25mm 来降低电阻,给你满满的安全感!

在价格部分也有惊喜,最大的 1200W 只要五千有找,$4890 的价格可以说是目前最便宜又有好看线材的白金电源了!而 1000W 也只要 $4390,本篇开箱的 850W 只要 $3690,真香~

LANCOOL 217 Infinity 在价格的部分其实与原木版本的 217 小贵一点点,价差仅 160 元,主要差别在于有光还是无光版本,喜欢无光的就选原木版本,无光不欢就选无限镜版本,再搭配选购有无线控制器版本的水冷或风扇,一台强悍散热又兼具华丽外观的风流巨兽就此诞生!

强化了前面板散热开孔,少了一层滤网降低进气阻抗,并将后方风扇转速提高,整体散热性能比起原木版本能更好一点,拥有了更高的散热上限也就同时意味着,想要达到同样的温度,风扇转速能够更低,就代表着它的噪音体验更加安静~

在原木版本的 217 最让大家诟病的就是 I/O 位置只能在下方,明明 216 可以选择变换位置,但作为新一代的 217 居然不行,加上不算小的体积要放在桌面上使用,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不便,不知道原木版本的 217 的使用者看到 INF 的这项改动会不会觉得有被「背刺」的感觉呢?

近四千的价格看似很贵但其实也不便宜,即便如此它对于联力的定价来说已经算是很有性价比了,如果你在期待有一款相容性、可玩性、散热表现以及硬碟扩充性都相当有水准的机壳,那么联力的 217 不管是原木版还是无限镜版都很强不会失望,比起白色款我会更推荐黑色,因为前面版的反射效果注定它就得是深色的!



以上就是我对
【风流巨兽,颜值「无限」!Lian-Li 联力 LANCOOL 217 Infinity 机壳开箱
ft. Lian-Li HydroShift II LCD-S、SX850P】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报告完毕,感谢大家耐心收看~
我是杜甫,我们下次见,掰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25-11-20 11:23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666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