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生命愛徒: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了解生命的真相,知道活著是為什麼? 要如何活?這才是真正的「大學問」。 聖賢提醒我們,大學之道在明白每一個人都本自具足的「明德」, 第一個明是動詞,明白之義。 第二個「明德」是指每個人裡面都有一個天生「能明白的能力」。 若能明白了裡面這個能力,並且拿出來在日常生活中運用, 這樣您會是一個「新造的人」(親民), 而您依循著您所發現的生命法則(依止於至善),產生一切的作為。
大師良久復告眾曰: 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菩提自性,本來清淨。當妄念起時,內心常能自見己過, 是因為菩提自性本來清淨,就如一杯清水,清澈明亮, 一滴墨汁滴入,立刻知道混濁,為何知道混濁, 因為本來清淨故。所以常能自見己過即證菩提自性本來清淨。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心外並無別佛,也無須在心外求法。 但用此本來清淨的菩提自性,於生活中起用, 隨時「自見己過」而修正自己的心行, 直至我們的心念與行為都達到「諸法如義」。 這就是所謂的成佛。佛者,大覺悟者。
本來「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這句話,就已將「摩訶般若波羅蜜」這個法門講清楚了。 但是一般人無法如此理解。 所以惠能大師以自己的修行經驗來說明。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03-24 17:52重新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