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平常人:識心法要 學佛在於識心,真道不離心。 心法以無住為宗,無住即心體之本然故。 無住之心體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不為外境所礙。 本性蕩蕩無著,萬象森然,互不為礙。 含萬德之用,都攝內外,縱橫無礙,深廣無邊。 成住異滅、生老病死,四相不能易之,常不動故。 無所得、無所離,取不得、捨不得。 若迷本逐末,捨心求境, 迷於眼前之現象,則枉受無量諸苦。 若悟真性本然如是,虛空、光明、 深廣無邊、亮潔透徹、含具萬德, 真心法行,豁然而契,即證知本然。 雖言證知,實無證無知,惟契真性,假言證知。 但若無證無知,則昏沉蒙昧真心。 惟當下不起雜心、不起淨心, 不思前不思後,惟存心照,亦無心照之有為心, 物我皆如如無礙,直契心體, 無智無得,無取無捨,絕待無可修。 但迷悟互依,真妄相待,若求真去妄, 真亦不可得,若悟妄即歸真, 或曰知妄就是離妄,妄無自性故,不復離妄,當體即無。 若忘心忘照,則煩惱本自無(煩惱無自性), 煩惱即菩提故,若任心隨緣放曠, 無住無為而行,則眾行圓滿,功德齊備, 其心清淨,自現清涼、安靜、安穩、寂滅之本然。 語、默、動、靜不離清淨法界; 止則無心無境,觀則心境朗然,不相為礙。 此證不能示人,論理則非證者難以究竟。 體悟寂靜者無所寂,體悟真智者無所知, 惟悟寂不二,真智能泯所知故, 自然能契空、有相融之中道,無住無著,不拾起不放下, 是非無喧,能所雙泯,能泯亦泯, 真心本寂,般若現前,體露真如。 般若既現,智慧圓滿,萬德莊嚴。 雖言真心本寂,般若現前,體露真如。 然本寂不能自見,惟般若能顯本寂; 般若不能自見,惟本寂能顯般若。 本寂、般若不二,號為本智。 然本智無始無終,悟入則即因即果,因果全收, 念念即心,心心作佛,一切心即佛心,一切境即佛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