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x0
|
[分享] 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慧律法師: 我們要了解,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
這一句話的道理是什麼?
知見立知,是無明本,
我們本來圓滿的清淨自性無所不知;
但是,加上一個觀念,所知變成有限了,這個觀念就是立知。⋯⋯
知見立知
就是清淨自性本來無一物,可是,卻死在那個觀念裡面。
譬如說貪著金錢,那個錢看起來,他就建立了觀念,
腦筋裡面就是錢‥‥‥
這個現實的世間真的很殘酷,沒錢還是什麼事情都沒辦法做!
我們如果講佛法的話,那就變成要隨緣了,至少要解開。
緣起性所建立的這個觀念,加上一層執著,而且牢不可破,
這個叫做立知。
清淨心本來就有正知見,就是無見。
可是,頭上安頭,再加一個觀念,同時去執著它,
叫做頭上安頭。
譬如說你對那個人不滿,這個就是知見立知;
或者是你貪著五欲六塵,這個就是知見立知,
沒有我們的事,我們的意見那麼多!
所以,我們要了解,如果你能夠記取修行的根本:
我對生滅無常的世間,徹底沒有意見。
你所過的日子就不一樣,
該做的工作要做,不是叫你自私自利的,不是的!
因為我們的煩惱,就是因為看法太多了,
先生有先生的看法、哥哥有哥哥的看法、妹妹有妹妹的看法,
一個團體裡面,如果大家不稍微忍辱一下,
這個沒有一天是安寧的,日子沒有一天是安寧的。
正因為我們的看法、觀念太強大,
而且一定要執著這樣子我的觀念。
「違」,違背我的,我就起瞋恨心;
順從我的,我就起歡喜心,
這個違順相爭是為心病。這是見性大病啊,
會變成統一的本性變成分裂,
因此圓滿的清淨自性就沒辦法開採出來,
破壞了這個原本圓滿的心態。
所以不如,這個「如」就是相應。
因為你有了取捨,而生起種種的邊見,
於是就情生智隔,
動到這個執著的念、分別念,頭上安頭,
禪宗講的:動念即乖,動念即乖,與法不相應。
你想要開採這個清淨的自性,明本心、見本性:
你第一個功夫要學:我對生滅的無常徹底沒有意見。
第二,我絕對不去看眾生的過失。
第三,告訴自己:所有的問題,都是自己內心性的問題。
是因為你對境界建立了觀念,
那個觀念不順從你,日子就不好過,逼得到沒有辦法的!
有的要去自殺;那個還是觀念,
有的日子不是過不去,
只是一念想不開,就自殺了!對不對?
他如果有機會冷靜一下,再讓他活十年,
十年後再看十年前,他會哈哈大笑的:
十年前我為什麼這麼笨?還笨給一個人!對不對?
所以,十年前的思想跟十年後,看法又差距很大!
因此當你碰到困境、逆境的時候,
你很想去尋短路,你要踩煞車,
與其你去自殺,不如把你的生命供養給佛祖,
你統統要死嘛,為什麼不死在佛祖前面? 還有得救!對不對?
所以,不要輕生,
千萬不要用自殺來解決你內心的鬱悶,千萬不要這樣做,
一定要有勇氣活下來,退一步,冷靜一下,
世間還有更美好的事在等著你,就是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