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mlee9
&n ..
|
分享:
▼
x0
|
[分享] 非去來今
非去來今 問: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在〈信心銘〉 中說:「信心不二,不二信心;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請師父從佛法的角度為我們開示「信心」的要義。
聖嚴法師: 答:所謂「信心不二」就是沒有懷疑的餘地、沒有選擇的餘地、沒有動念頭的餘地。 「不二信心」是更加強、更肯定這個信心。「二」是二分法,也就是對立的意思。 如果存有對立的觀念,表示信心沒有建立。「不二」在《維摩經》中講得最透徹, 若能實際體會不二,自我體驗與佛無二無別、與眾生無二無別,真正的信心一定能夠建立起來。 也就是說,在實證佛的境界之後,看到凡聖不二、染淨不二、煩惱和智慧不二; 世間一切差別現象對他而言都無二無別,不只一體兩面,甚至連一體也沒有,這才是不二。這 時,信三寶的心必能建立,因為自己的心跟三寶也是不二的。
「三寶」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以及正在修行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門的出家人。 在尚未實證佛的境界或親見佛性之前,三寶是心外而不⋯⋯是心內的; 如果親自實證佛跟我無二無別,三寶就變成內心的東西,是本來就具備的東西。 比如開悟前看《法華經》,《法華經》是心外的東西;開悟後看《法華經》, 《法華經》則是自己心中流出來的東西。
這種信心建立之後,會變成一個心不動的、無私的、無閒是閒非的人。 自己該做的已全做完,別人的工作成為他的工作。無內無外,無自無他, 客觀與主觀是同一個東西;他會有無限的、平等的慈悲去度眾生。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這不二的信心究竟是什麼呢?我無法用語言說明; 而且這個信心不會因為你過去沒修行沒開悟就離開你,也不會因為你現在修行了開悟了就來找你。 它既不是因你開悟而來,也不是因你未悟而去;它本來就跟你在一起,如來如去,不來不去。 僧璨大師這四句話相當深奧,可以說是〈信心銘〉的關鍵語。
禪宗三祖僧璨 信心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 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
止動歸止,止更彌動。唯滯兩邊,寧知一種。
一種不通,兩處失功。遣有沒有,從空背空。
多言多慮,轉不相應。絕言絕慮,無處不通。
歸根得旨,隨照失宗。須臾返照,勝卻前空。
前空轉變,皆由妄見。不用求真,唯須息見。
二見不住,慎勿追尋。纔有是非,紛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萬法無咎。
無咎無法,不生不心。能隨境滅,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兩段,元是一空。
一空兩同,齊含萬像。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
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
任性合道,逍遙絕惱。繫念乖真,沉昏不好。
不好勞神,何用疏親。欲趣一乘,勿惡六塵。
六塵不惡,還同正覺。智者無為,愚人自縛。
法無異法,妄自愛著。將心用心,豈非大錯。
迷生寂亂,悟無好惡。一切二邊,良由斟酌。
夢幻空華,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
眼若不睡,諸夢自除。心若不異,萬法如一。
一如體玄,兀爾忘緣。萬法齊觀,複歸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動無動,動止無止。
兩既不成,一何所有。究竟窮極,不存軌則。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盡淨,正信調直。
一切不留,無可記憶。虛明自照,不勞心力。
非思量處,識情難測。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要急相應,唯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極小同大,忘絕境界。
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