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引用 许轩维 于 2013-09-24 21:28 发表的 行政学典范:
1.行政控制典范:其中一段写,科学行为可以提供我们工具性的陈述
工具性的陈述?是什么?什么是工具性?
如想达成控制 就应该把人类看成可加操纵的资料 如此一来 它发展的结果:
第一.人成非人性的客体 第二.管理者和其他人员不在注重自我反省
什么是?非人性的客体? 为什么管理者和其他人员不在注重自我反省?
2.组织学习点范:自我的主动--社会本质.面对面的互动情境,乃是主要的分析单元,
行动理论暗示人类是行动具有目的性和意向性,人类是个负责的机制,能够针对
自我与其行动间的关系加以反省?这一大串不懂再说什么?可以帮我翻白话一点吗?
哥伦比斯基说的具体建构组织变迁的实验室途径,运用T团体的直接社会互动,透过学习者的经验
来诱发组织的改变,于此他认为实验室途径有五种后设价值来供个人和组织的变迁
T团体?是什么?
透过学习者的经验来诱发组织的改变?什么是学习者的经验?
什么是后设价值?
1.行政控制典范-->看到控制就会联想到"传统时期"-->对人性的假定是X-->人是被动的,讲求效率跟技术
当时的泰勒用科学方法选工人,古力克的POSDCORB,都可以视为一种工具
(1)工具性的陈述-->想成用POSDCORB当成一种对效率提高的规范流程
(2)非人性的客体-->传统时期把人当机器,自然就是非人性啰。
因为传统时期只重视效率,不注重自我反省,认为只要按照工具(方法)的流程走,就能够达到提升效率
开始会反省记得是从修正时期开始。
2.(1)这题跟我之前回过你问的【自我的主动-社会本质,面对面的互动情境乃是主要的分析单元】很类似唷,
简单来说就是-->在社会中(组织中),人与人之间会主动的学习交流(这就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动,
不管是为了个人或是组织的目标),并且会针对问题思考反省(这就是负责)。
-->超白话就是:人与组织会主动追求进步(为了进步就会透过互动学习、自我反省)。
(2)T-团体(T-Group)-->"实验室训练"或称"敏感性训练"-->是组织发展那边的内容
(3)T-团体-->透过6~8人的小团体集合起来,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就是小团体的人互相学习回馈的经验来促使改变组织。
(4)后设这两个字我觉得很抽象,想成这样比较好懂,实验室途径的后设价值-->实验室途径的延伸价值,
就像Maslow的第六层需要-->又称为后设激励,就是超越自我实现后延伸出来的激励(灵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