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34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假日快活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1
[大 陆][转贴] 体验南京首个跨江隧道 畅快通行只需3分钟
【来源出处】 南京新闻

体验南京首个跨江隧道 畅快通行只需3分钟


  开通的前一天,5月27日下午,乘车从南京市新街口出发,车子经由梦都大街、扬子江大道至江心洲夹江大桥。桥的两侧每隔几米就竖有一盏路灯,路面交通状况十分畅通,通过整条大桥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下了夹江大桥,长江隧道入口就映入眼帘,蓝底红字的“南京长江隧道”的标牌竖在隧道入口处外部的顶端,格外醒目。现场为28日通车庆典仪式准备的红色横幅,均已布置妥当。

  据一位专业人士介绍,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性,在施工前期,设计建筑团队就做了“1:1模型”实验,还邀请了国内众多专家参与防水实验,确保隧道的安全万无一失。虽然在长江地下“穿行”,要承载高强度的水压,但记者注意到,呈圆弧形的隧道顶部,丝毫没有出现水汽等现象。此外,隧道的顶部和地面还用了不会反光的建筑装饰材料,以利于司机安全驾驶。而让记者感受最深的是,隧道内与室外的较大温差。在进入到隧道内部的瞬间,顿时有一股“扑面而来”的凉意,几分钟后甚至还觉得有些冷意。

  为了保证安全,隧道内的墙壁上密集地安装着包括泡沫灭火器装置、广播喇叭、照明灯、监测摄像头及限速标示电子版等设备设施。据介绍,目前照明日光灯每间隔两米左右的位置就有一个,监测摄像头每间隔100米就有一个。不仅如此,考虑到人员安全问题,隧道地面每80米处就设有一个安全通道,并以橙色标注,上方挂有“安全出口”的标牌。地面上则还设有一块长方形窨井盖,拉开窨井盖就可以看到下方有一个弯形滑道,一旦隧道内发生紧急情况,处在隧道内部的人员都可以拉开井盖进入滑道逃离隧道。

  仅仅3分钟左右,车子就出了隧道江北口,这种状况和南京长江大桥多年来的拥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目前,大部分南京市民过江,走的是免费通行的长江大桥。在高峰期间,从上南引桥到下北引桥,至少要30分钟。一旦遇到车辆刮蹭事故,仅在引桥段,就要堵上半小时。









【心得感想】

体验南京首个跨江隧道 畅快通行只需3分钟!!!!!!!!!!!



【地图导航】  



大学同学发帖
献花 x1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江苏 | Posted:2010-05-30 17:31 |
h119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44 鲜花 x543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感谢楼主大大分享南京首个跨江隧道畅快通行之体验.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凯擘 | Posted:2010-05-30 19:37 |
leochen 会员卡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606 鲜花 x4745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什么时候建一条"大陆 <-> 台湾"的呢?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欧洲 | Posted:2010-05-30 21:0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37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