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真正的魖族之首,千年之前,在《漠汗走廊》为保护死国而壮烈牺牲自己,毕生忠于『死国』。
印度教神话的阿修罗(梵语:असुर)是一群追求力量的神族,有时更被称呼为恶魔,阿修罗族及提婆族(包括那伽族)都是迦叶波(英语:Kashyapa)的后代。最早期的吠陀文献记载阿修罗族是一群司掌道德及社会的神祇,如伐楼拿(佛教名:水天)掌管天则与理法梨多(英语:rta),和跋伽守护信徒的财富与婚姻;提婆族则司掌自然现象,如黎明女神乌莎斯及气候神/雷神因陀罗等。
密特拉(佛教名:弥勒菩萨)、伐楼拿及弗栗多都是很具知名度的阿修罗神祇。毗楼遮那(佛教名:大日如来)、松巴(英语:Sumbha)和尼森巴(英语:Nisumbha)原为阿修罗王,后被佛教吸收成为佛陀。
于后期印度教的文献如《往世书》和《过去如是说(英语:itihasa)》中,两族开始被明确地二元化,阿修罗族作为提婆族的对立被描写成邪恶的一众。根据《薄伽梵歌》16.6章的详细描述,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带有daivi sampad(神圣的特质,提婆的词根)或asuri sampad(恶魔的特质,阿修罗的词根)。总结《薄伽梵歌》16.4章,asuri sampad代表了傲慢、自负、妄想、狂怒、严肃及无知。部分品格正气的原阿修罗族的神祇,如伐楼拿后期就因此而被「易族」至提婆族。
众神之敌,日本佛教中汉字写为阿修罗(Asyura)。相对于意指印度众神的提婆(Deva)一字,阿修罗乃是总称拥有变身能力与法力,名为伐楼那(Varuna)或的神格。之后转为指称与众神为敌的魔神。
对阿修罗此字本身的语源,看法颇多。有自意指「存在」的asu而来之说,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