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50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luecrystal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6 鮮花 x10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疾病] 天冷過勞 類中風爬上臉
【來源出處】 http://udn.com/NEWS/HEALT...1739.shtml

【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台中報導】 2009.12.01 03:13 am
隨氣溫下降,早上一覺醒來突然發現臉頰半邊嘴歪、眼睛無法閉合、口水外流、甚至有味覺障礙等症狀患者有增加趨勢;醫師說,這種類似中風的「周邊型顏面麻痺」症狀好找過勞者,如今是好發時節,呼籲民眾應力求生活作息正常。
40歲張小姐2個月前熱中鑽研手工藝品,經常熬夜製作,日前刷牙時才發現左邊的嘴巴閉不起來,睡覺時左眼也無法闔上,讓她非常痛苦。
另一位38歲家醫科醫師看診仔細又經常熬夜研究病情,日前疑似感冒就診,但不久即出現半側顏面肌肉不聽使喚,就診才知與張小姐都因感染不明病毒,引發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中醫院中西醫整合科醫師張宏州說,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原因大多來自於病毒感染等。其中過度勞累、休息不足導致免疫力下降,常伴隨周邊型顏面神經麻痺。
張宏州強調,初期可能以感冒症狀如頭痛、發燒等表現,一覺醒來突然發現嘴歪、眼睛無法閉合、抬頭紋消失,喝水時常會漏出來、有些會附加味覺障礙或耳後痛等問題。
治療方法包括急性期服用類固醇、維他命、血液循環改善劑等藥物治療,雖說大多數病患1、2個月內會逐漸恢復,但若不積極治療、並多休養,延遲半年以上仍未完全恢復者仍大有人在。
署立台中醫院中醫科主任楊士樑建議這類病患除同時搭配電刺激、顏面肌肉運動練習等復健治療外,若能及早搭配針灸、按摩治療,可以縮短療程,避免造成永久性傷害。
他指出,針灸治療須參酌臨床症狀,在顏面以局部取穴作刺激以提高療效,可縮短病情,例如攢竹、絲竹、四白、迎香、地蒼、頰車、承漿等,刺激局部反應。另合併遠部取穴陽白、合谷、足三里、太衝等穴位,調整氣血平衡,再搭配顏面肌肉之運動如提眉、皺眉、眨眼、吸吮、吹氣、嚼口香糖等動作,有助於肌肉活動力之恢復。

【心得感想】

這種周邊型顏面麻痺症狀好找過勞者,平日生活作息要正常,不要熬夜及超時工作,這種病症不容易上身。


[ 此文章被bluecrystal在2010-09-14 11:31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9-12-01 06:1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0963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