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01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luecrystal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6 鮮花 x10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推拿、按摩、做體操 養生功效不比藥食少
【來源出處】 http://mag.udn.com/mag/life/sto...ART_ID=215163

2009/10/06  【台灣新生報/記者萬博超/台北報導】
養生不一定得依賴食物或藥材。北市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師楊佩龍昨日指出,適度養生操或推拿可輔助調節人體機能,然而飽食、飢餓或極度疲勞、過度亢奮緊張時都不建議太過用力刺激、推拿、按壓或做體操。
中醫師楊佩龍表示,無論是找專家適度推拿或自己練習養生操都對健康有幫助;學有專精的推拿人員可輔助改善身體的僵硬或循環不暢的問題。不過,推拿時機要盡量避開空腹、飽食或極端疲累的狀態,否則不利於健康。
至於養生操其實也簡單易行,楊佩龍表示,首先可搓面運目,方法是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做洗臉動作,闔眼手掌置於目上,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
其次,是梳髮彈耳。步驟是將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發熱,由前額開始經後腦至頸部,雙手掌掩住雙耳,用力向內壓,將耳朵反折,雙手食指扣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彈後腦風池穴。再者,可叩齒嚥津。方法為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齒輕輕互叩,毋需太用力,但需發出聲響,做36下。叩後用舌左右前後上下沿著齒齦攪轉12遍,等津液滿口之時,再鼓漱12遍嚥下。
同時可揉腹擺腰。同樣搓手36下,手暖後兩手交叉,圍繞肚臍順時針方向揉。揉的範圍由小到大,做36下。身體和雙手有韻律地擺動。當身體扭向左時,右手在前,左手在後,在前的右手輕輕拍打小腹,在後的左手輕輕拍打命門穴,反方向重覆。
楊佩龍醫師也指出,腳底的穴位如湧泉從經絡上來看與腰膝等均有關連,不少患者按壓後,腰膝痠軟的問題獲得改善。
楊佩龍說,按壓湧泉的方法是右手摩擦左腳,左手摩擦右腳。由腳跟向上至腳趾,再向下回腳跟為一下,共做36下。兩手大拇指輪流壓腳心湧泉穴,共做100下。
將腳底長度分成三等分,從第二到第三腳趾處往下劃下一垂直線到前三分之一處,也就是彎曲腳趾,有明顯凹窩處,就是湧泉穴。
中醫還有不少足部按摩法可供民眾參考。陳天定醫師在一場衛教講座中表示,例如可躺在床上,保持仰臥姿勢,把雙腳向上抬起,2腳底相對,併攏對搓,持續20下左右,等到腳底發熱並有倦意時,便達到效果;同時亦可使用足底按摩板,睡前按摩15分鐘。或是足踝向內、向外各轉動100次,每日1~2回。這些動作可減少頭熱腳冷的問題。
此外,可用右腳後跟,依次向左腳拇趾踩到小趾,踏5~6次後換腳,用相同方法踩右腳,如此重複10分鐘,每日做3次即可。醫師並提醒,按壓穴位時力道別過重,也不需要使用太尖銳的物品如牙籤等去刺穴位。


【心得感想】

想要養生不一定得依賴食物或藥材。
適度簡單的運動也有養生功效


[ 此文章被bluecrystal在2010-09-14 15:45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9-11-20 06:11 |
firstnoel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0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內外兼備就萬事OK啦! 表情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9-11-20 09:5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57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