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6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bluecrystal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6 鮮花 x10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長時間久坐 小心梨狀肌症候群上身
【來源出處】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1553&f_ART_ID=215573

 【台灣新生報/記者李叔霖/台北報導】2009/10/09 
久坐的人要小心,因為長時間久坐容易出現梨狀肌症候群!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骨科主治醫師吳文田表示,人的梨狀肌是位在臀部後側,為臀部深層的一條肌肉,當坐骨神經從腰椎分出來,會從梨狀肌周邊穿過骨盆並進入大腿,若肌肉肥厚過度或纖維化時,容易壓迫坐骨神經而造成疼痛,症狀跟椎間盤凸出很相似。
吳醫師指出,出現梨狀肌症候群的族群以女性發生率較高,例如常蹲坐著挑菜、洗衣服、陪小孩寫功課及長時坐在堅硬椅子上等情形都容易出現這種毛病。若以職業來分類,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建築工、機械技師、計程車或遊覽車司機、裝潢工等都是好發族群,容易因梨狀肌緊張或痙攣而壓迫到坐骨神經。
若出現急性症狀,可熱敷、舒展或復健;門診中有些患者的梨狀肌原來已呈肥厚、纖維化,患者在髖部作內收及內旋動作時,梨狀肌就會呈現緊張狀態,像這種狀況更容易壓迫到坐骨神經而造成疼痛,可用手術將梨狀肌切開放鬆後,病人症狀就可獲得改善。
然而,臨床上診斷梨狀肌症候群並不容易,必須先排除腰薦椎的神經壓迫並進行適切的理學檢查才可診斷出來。吳文田醫師強調,不痛不見得健康,適當治療最重要。
原則上,手術介入的時機分成三種,第一種是保守治療卻無法緩解的嚴重腰痛,第二種是神經症狀惡化,例如肢體無力或出現麻木,第三種是出現大小便失禁的情形。只要有上述三種情況中的一種,再加上症狀與影像學的發現,患者就需考慮進行手術治療。


【心得感想】

常久坐者,應適時站起來動一動,活動一下身體


[ 此文章被bluecrystal在2010-09-14 16:07重新編輯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9-11-15 06:11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29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