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出处】 2008/09/01联合报
96年成功大学医学院的毕业典礼上,成大校友、作家龙应台告诉台下学弟妹:廿余年寒窗结束,不是
学习的终结,而是「站在制度性学习的终点,自主性学习的起点」。
强烈动机与纪律
六十一岁的木雕家吴荣赐,几年前曾是淡江大学中文研究所出名的「阿伯学生」,「同学都笑我,年
纪一大把,念完出去已经『无效』了。」吴荣赐说自己「半世人不识字」,木雕作品常出国展览,他
感受到自己的不足。「英国剑桥大学的校长『办桌』请我,我连开口跟他说声谢谢都没办法,实在真
『见笑』。」吴荣赐决定发愤读书。
创意幽默多读书
出了校门之后,阅读与网路是接触新知的重要管道。
前清华大学校长刘炯朗说,他对年轻人唯一的忠告是:多读书,所有新时代所需要的创意、领导能
力、品格、幽默感,都在书里了。
小男孩对螃蟹好奇,上市场买了蟹、也买书,对照学习得津津有味。就算考试不考,「获得新知」本
身已是乐趣。
认知学者洪兰也指出,现代脑科学研究已经证实阅读可使大脑神经连结绵密,回路活化得深,一个回
路运动电位的流动容易激发另一个神经回路,变成「灵光一闪」,想出新点子,或是「举一反三」,
能增加创造力。在讲求创新的现代社会,这是一项重要的助力。
但是,「过多的纸笔考试,打坏了学生找书来看的好胃口。」洪兰说。
平凡与拔尖差别
一项调查指出,就算八成的台湾人都认为读书很重要,却有四百五十万台湾人不看书,每周读书的时
间只剩二点七二小时,平均每天只花廿三分钟看书。
5小时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