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4973

|
分享:
▲
先解一題,若有錯誤,請不吝指正,謝謝。
此題乃97 年公務人員高等考試三級考試試題
下列各文句中的「為」字何者意思相同? 1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2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 3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論語.子罕》) 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 5即其廬之西南「為」亭。(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ANS: 1和3相同
詳析: 一、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介詞,被。
原文: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譯文:今年春雪很多,梅花被寒氣所抑制,和杏花、桃花次第開放,景觀更是奇特。
二、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介詞,因為。
觀書有感(七言絕句)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
唯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小的方形池塘,就像是一面從鏡匣打開的鏡子,相當明亮。
天光和雲彩的影子倒映在池水上來回慢慢的移動著。
有人問,為何這池塘裡的水會如此的清澈澄明?
這是「因為」這水的源頭隨時有新的水流下來。
注釋: 1.鑑:鏡子。 2.渠:ㄑㄩˊ,它,代詞,指「方塘」。 3.如許:如此、這樣。 4.為:ㄨㄟˋ,因為 5.源頭活水:這裡指「讀書窮理」
分析: 1.全詩以寫景來說明「讀書窮理」的重要。(窮理,窮究道理)
2.前兩句,以方塘之清澈如鏡,比喻人了解書中道理的暢快心境。
3.後兩句,比喻心靈之所以明澈,是由於源頭活水(讀書)不斷地注入。
*關於這首詩:
這首詩可能是詩人看書時忽然把疑難問題弄明白了有所感而寫的。「池塘裡因為常有活水流來,所以清澈見
底,像明鏡一樣映照著天光雲彩」,難道不跟頭腦中不斷有新知識注入,頭腦才能保持清新明晰,正確地認
識和反映客觀世界相似嗎?詩人正是根據這一相似點,運用比喻來說明不斷看書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才
能使頭腦聰明,永保清明的境界。
全詩雖輕描淡寫,卻耐人尋味,詩人借景興問,表達出頓悟的逸趣,值得我們深思。
引申的意義,人要不斷讀書,才會不斷有新思想、新朝氣、新靈感灌注在我們的生命內。
例題: ( )2.「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此詩的主要意旨是 (A)心澄澈如鏡時,就有豐盈的讀書心得 (B)學問的源頭活水,來自於多讀書 (C)只要多讀書,就能體會閱讀的樂趣 (D)看到天光雲影,就想到要努力讀書(參考自花蓮縣立富源國中九十七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八年級國文科試題)
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介詞,被。
論語第九子罕篇‧第十六中說: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
譯文: 孔子說:「出外便服事公卿,入門便服事父兄,有喪事不敢不盡禮,不被酒所困擾,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楊伯峻譯)
四、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動詞(準繫詞),當、做、當作(ㄨˊㄟ)
例如: 而今而後,堪「為」農夫以沒世矣。(寄弟墨書) 咨爾多士,「為」民前鋒。(國歌歌詞) 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兒時記趣)
原文: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譯文: 孔子說:「能夠從舊日所學悟出新的道理的人可以當別人的老師。」
五、即其廬之西南「為」亭:做,蓋(一座亭) 動詞(一般動詞)做、治……(可隨上下文做彈性翻譯)(ㄨˊㄟ)
例如: 人之「為」學有難易乎?(為學一首示子姪)→做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論語選)→堆積
黃州[1]快哉亭記 (蘇轍) 原文: 江出西陵[2],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3]。南合沅湘[4],北合漢沔[5],其勢益張。至於赤壁之下[6],波流浸灌[7],與海相若。清河張君夢得[8],謫居齊安[9],即其廬之西南為亭,以覽觀江流之勝。而餘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譯文: 長江流出了西陵峽後,才進入平原,水勢奔騰壯闊起來。南邊會合了沅江、湘江;北邊會合了漢水,水勢更加浩瀚,到了赤壁之下,各水流沖激浩蕩,江面遼闊如海。清河人張夢得先生貶官到齊安,在他住所西南方蓋了一座亭子,來觀賞江中美景。而我哥哥子瞻,把亭子命名為「快哉」。
【註釋】 [1]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黃岡縣志•古蹟》:“快哉亭,在城南。”
[2]西陵:西陵峽,一名巫峽,長江三峽之最東者,西起湖北巴東縣,東至湖北宜昌縣。
[3]肆大:開闊浩大。
[4]沅湘:沅江、湘江,在今湖南,北流注入洞庭湖,匯入長江。
[5]漢沔:即漢水,源出陝西寧強,流經陝西沔縣,至今湖北襄樊,古稱沔水,再東流至武漢入長江。
[6]赤壁:此指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長江岸邊。石壁垂直,色彩純赤,故名。後人以此為三國時周瑜擊敗曹操的赤壁(在湖北蒲圻西北)。蘇軾寫前後《赤壁賦》及[念奴嬌]《赤壁懷古》及蘇轍此篇均從誤傳。
[7]浸灌:形容水勢縱橫有力。
[8]清河:今河北清河。張夢得:一字偓佺,名懷安,是蘇軾謫居黃州時的朋友,有詞《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相贈,亦可與蘇轍這篇散文相參證。
[9]齊安:古郡名,即黃州。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財富:150 (by 12191219) | 理由: 謝謝解答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