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佛陀教诫居家修持指南—七 海涛 辑 1.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依慈父悲母长养之恩,一切男女皆安乐也。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2.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坠,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心地观经》 3.(天人问世尊:)「谁是旅人的朋友呢?谁是我家的朋友呢?谁是事情发生时的朋友呢?谁是来世的朋友呢?」(世尊答曰:)「商队之主是旅人的朋友;母亲是我的家的朋友;好朋友在事情发时,再三都是朋友;自己所作的功德是来世的朋友。」《相应部》 4.母与父也叫为梵天、叫为老师,是孩子们应该供养者,同时是爱孩子者。因此,贤者以食物、饮料、衣服、床坐、涂身、沐浴、洗足(奉侍父母)。如此地礼敬父母的话,在世会被诸贤者所称赞,又逝世后升天享乐。《相应部》 5.布施、不伤害、自制、克己、于寂静处修梵行、奉侍父母,此等是被智者所称赞的。《增支部》 6.时彼天子说偈问佛:「何等人之物?何名第一伴?以何而活命?众生何处依?」尔时世尊说偈答言:「田宅众生有;贤妻第一伴;饮食已存命;业为众生依。」《杂阿含•1005经》 7.(佛语阿难):「有七法是亲友,利益慈愍故。何等七? 一、难与能与;二、难作能作;三、难忍能忍; 四、密事相语;五、不相发露;六、遭苦不舍; 七、贫贱不轻。如是阿难!有此七法名为亲友,利益慈愍,令彼欢喜。」《四分律》 8.云何于亲友,爱重如己身;不应于亲友,伺觅其过失。亲友心愿同,相念常不忘;如是之亲友,不为他沮坏。应当恒敬念,爱重如己身。《别译杂阿含经》 9.良家子应以五事来奉侍友人朋辈: 一、布施; 二、爱语; 三、利行; 四、同事; 五、不欺骗。 《教授尸迦罗越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