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慈悲菩提—八 海涛 辑 1.「修心」其目的是要在我们的思想中发起一种彻底的转化,进而帮助我们过慈悲的生活。 2.基本上,我们要设法以修心的方式,将对生命的平常自私观点转化成更为利他的观点,至少视他人的福利跟自己的一样重要,而最理想的是——视他人福利为远比自己的重要。 3.当我们去分析「自我」的时候,我们找不到一个独立于构成个体的身与心之外的自我。 4.「自我」从因缘的和合生起,这样的了解必须延伸到我们对其他有情众生的了解。 5.了解一切有情众生的珍贵,以及在这基础上培养出来的关怀,不能以怜悯众生作为基础,也就是认为他们比自己卑微的心念。 6.关怀其他有情众生,了知他们的珍贵,并基于尊崇与尊敬,视他们为优于自己。 7.刻意培养一种视他人为优于自己、并值得尊敬的心念,就可以为自己提供一种自制的基础。 8.要反制瞋心,就应该培养慈悲心。要反制对某一个对象的强烈执着,就要针对这个对象培养不净观,思惟它不可取的本质等等。要反制傲慢,就要思惟自己的缺点,以产生谦虚感。 9.要耕耘自心,让自己能够同情邪恶众生,并跟他们和睦相处。 10.真正修心的行者,被鼓励去接受挫败,拱手让出胜利给他人,并避免爆发怒气。 11.我们内在的心境、心念与情绪,需要彻底转化及修正,但我们的外表应该维持不变。 12.所有众生在某一个过去世里都曾是自己的母亲,将我们生下、扶养,保护我们不要受伤害,即使现在有人显得对我们有伤害,我们也应该忆念这样的恩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