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念佛法语辑要 四
1.因念佛心专,已至一心境界,故念时只知唯佛是念,更无别念,声之大小,噪人与否,皆不知也。
2.《业报差别经》及《大庄严论》皆以高声念佛,有十种功德: 一、能排睡障,二、天魔惊怖,三、声遍十方, 四、三途息苦,五、外声不入,六、令心不散, 七、勇猛精进,八、诸佛欢喜,九、三昧现前, 十、往生净土,益信而有征也。
3.念佛为息妄第一妙法,以一念抵制万念,当妄念起时,高声念佛,矻矻念,勿休歇,妄不息而自息也。
4.《数珠功德经》说:「若有人手持数珠,虽不念诵佛名及陀罗尼者,此人亦获福无量。」况数珠不去手,念佛无间歇耶?
5.《观经》云:「慈心不杀,具诸戒行,当上品上生。」况放生百万耶?
6.《业报差别经》云:「礼佛一拜,获十种功德: 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处众无畏, 四、诸佛护念,五、具大威仪,六、众人亲附, 七、诸天爱敬,八、具大福报,九、命终往生, 十、速证涅盘。」
7.《大集经》云:「过是以往,无量寿经亦灭,佛法全无,惟余阿弥陀佛四字,广度群生。」
8.常念佛名有五种益: 一、由常念故,诸恶觉观,毕竟不生,亦得消业障。 二、由常念故,善根增长,亦得种见佛因缘。 三、由常念故,熏习熟利,临命终时,正念现前也。 四、须总相观察极乐世界,如是地、池、楼阁、林树,阿弥陀佛如是花坐、相好、徒众,如是说法也。如是总观,定得往生,由三界唯心故也。 五、须所作功德,若过去、若今生,并愿回向生极乐国。若能具能五种行者,必往生,幸勿疑也。(唐迦才大师净土论节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