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18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su400 手機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創作大師獎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05 鮮花 x24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咬文嚼字
最近重讀一本老書,何懷碩的"苦澀的美感"
這本寫在60年代的舊著,可以看出身兼畫家的作者對於文學、哲學、美學都有很深的涉獵,
只是,老一輩文人對於文字的用法,老頭我雖然也年紀一把,還是看得很吃力。
我想中國文化,尤其是文學的艱澀,真的是讓一般人望之生畏的主因,

例如以「形而上」、「形而下」這兩個詞來說,可能現在的7年級生都搞不懂是啥意思,
雖然老頭我勉強理解這兩個詞的意義,不過畢竟我沒上過文學課,還是查一下:

大英百科全書的解釋:
形而上、形而下
the formless versus the formal
中國哲學術語。形而上指無形象的規律(「道」),形而下指有形象的事物(「器」)。
《易‧繫辭上》︰「形而...


文法上來說,這樣的解釋還是有點看不清,尤其那個「道」指的是啥?
「器」還想得懂,應該就是指物品,下面一行《易‧繫辭上》顯然是古書名,但內容卻也只寫了一半...
不知道現在大學中文系的人看得懂,或者,能否以白話文講出個淺顯易懂的道理?

中國古來一般人「以天為大」,這個天又意指皇帝,
不過,恐怕文學的艱深才是讓一般老百姓「民智不開」的主因,
也難怪前人總是對天子得要畢恭畢敬,對老師也得尊稱一聲夫子。

來到現代,教育普及了,天子也沒了,夫子的尊嚴更是搖搖欲墜,
學校裡,老師對學生處罰稍微過重馬上就會上電視,
只是,一般人對於文學還是敬謝不敏,

畢竟那些饒舌的文學字句,現代生活中壓根就用不上,
畢了業的人就此把書本丟了還給老師,
就算還是學生,讀書也大多為了分數, 還什麼做人處世的道理咧!
古來提倡文學尊崇孔孟的人,大概料想不到偉大的中華文化會有這麼一天。


本文同步發表於心情風景誌

【心得感想】

每次看到一些類似文言文的東西我就在想,難道不能寫得簡單一點嗎?



~~~人生是寂寞的華爾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4-12 21:5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38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