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3.何謂沉沒成本??為何跟固定成本有關 ==>沈沒成本又稱沈落成本、沈入成本、旁置成本,是管理會計中的一個術語,主要用於項目的投資決策,與其對應的成本概念是新增成本。 沈沒成本是決策非相關成本,在項目決策時無需考慮。相對的,新增成本是決策相關成本,在項目決策時必須考慮。 沈沒成本是指業已發生或承諾、無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誤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資。沈沒成本是一種歷史成本,對現有決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會影響當前行為或未來決策。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投資決策時應排除沈沒成本的幹擾。 從成本的可追溯性來說,沈沒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間接成本。如果沈沒成本可追溯到個別產品或部門則屬於直接成本;如果由幾個產品或部門共同引起則屬於間接成本。 從成本的形態看,沈沒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變動成本。企業在撤消某個部門或是停止某種產品生產時,沈沒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機器設備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變動成本。通常情況下,固定成本比變動成本更容易沈沒。 從數量角度看,沈沒成本可以是整體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棄用的機器設備,如果能變賣出售獲得部分價值,那麼其賬麵價值不會全部沈沒,只有變現價值低於賬麵價值的部分才是沈沒成本。 一般說來,資產的流動性、通用性、相容性越強,其沈沒的部分就越少。“現金為王”的觀念也可以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固定資產、研究開發、專用性資產等都是容 易沈沒的,分工和專業化也往往與一定的沈沒成本相對應。此外,資產的沈沒性也具有時間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轉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資產為例, 在尚未使用或折舊期限之後棄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會成為沈沒成本,而中途棄用沈沒的程度則會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