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对观世音菩萨的崇拜最早于公元前一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开始,并于七世纪中叶传入朝鲜和日本。观世音菩萨信仰在七世纪也传入西藏,在藏传佛教中叫做 Chenrezig,以四臂观音的法相为主,达赖喇嘛被认为是其化身。宋朝以前,观世音菩萨为男性形象,《华严经》中形容观世音为勇猛丈夫,《悲华经》则称善男子,后来应广大信众的愿求转化为女性形象,以女性的母爱和慈悲来感化救度众生。
观世音菩萨的起源目前已不可考,在大乘佛教的信仰中,称他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中的大菩萨,如《无量寿经》记载观世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西方极乐净土中阿弥陀佛的左右胁侍菩萨。
《悲华经》叙述阿弥陀佛于过去生中曾为转轮圣王,他有一千个儿子,长子名不咰,他出家之后,即号「观世音」;在久远的将来,阿弥陀佛涅槃后,他将候补成佛,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密教《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经》中认为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另一名称),又名「得自性清净法性如来」、「观自在王如来」,在西方清净佛土中,他即现佛身。但在五浊恶世中,他即以观自在菩萨的形像出现。
不空三藏所译《大方广曼殊室利经》又说,观世音菩萨将以「平等光明普照如来」的名号成佛,但在此经中并未提及他与阿弥陀佛的关系。
而在其他经典上说此观世音菩萨,于过去无量劫中,早已究竟成佛,名号『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佛曾经是他的弟子[3]。由于他的大悲愿力及所发菩提心,为了安乐一切众生成就一切众生的道业,故仍然示现为菩萨。因祂以救苦救难为己任,故在民间的影响极为深远。
《楞严经》则认为过去曾经有佛,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为其弟子,故也称「观世音」[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