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587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甲乙丙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修行][討論] 將心靈填滿歡喜
修行過程很多人往往是一時誠心與明理,卻不知道時時刻刻要護持我們這顆純真的心。想想我們在佛堂聽道時
,能生出歡喜心,但一離開佛堂,世俗心、世俗情、貪嗔痴等都來了,那就失去中道,有違修行原則。
惠能大師云:「若不思萬法,性如本空,一念思量,名為變化。」意指:心不去攀緣、思量一切萬有的法界,則本性面對一切塵境才能不染不著。因心念一動有了善惡、對待,才產生變化。
「起菩提心─自心即成菩薩境界;起不平心─自心即成邪魔境界。」此即所謂:相由心生,心亦可變相。心可以讓你成就菩薩,亦可變為魔鬼,端看我們如何去掌控這顆心。
◎故把心放空,心靈才能填滿。修行其實就是要「放下心中雜思妄想,使心無念,沒有煩惱心。」此即是金剛經所謂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真正做到「打破虛幻與執著,才能隨緣示現真心。」
1.想想山崩、下雨、颱風,所流入大海的水是清是濁?同理:人在生氣、無明時,「盡量少開口,少管閒事。」
2.人生難免有挫折、有磨煉,但就是不能讓情緒起伏,當負面情緒一起,道就不用修了。
◎修行常言:「對境無心。」即是面對一切塵境要不染不著。說得更清楚一點就是:「一切事看到了只是看到,聽到了也只是聽到,在心境不留一絲善惡、分別的執著。要知道,過去古往聖賢所追求的,其實就是這樣的平凡。」
1.「對境有心」就會產生善惡、分別,進一步就會執著好與壞,合意的就想佔有,不合意的就會排斥,如此患得患失,煩惱自然就來。
2.修行唯有護持你的心、堅固你的心,才能增一分定力、增一分清明,自然就會少一分的煩惱罣礙。

金剛經云:「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意指:廣發菩提道心,欲堅持到最後,就必須透過自性妙智慧,護持我們這顆心,當妄心起時,用智慧去調伏它。
◎要知道修行本很平常,千萬不要為一些芝麻小事煩心,把心中包袱放下,讓心放空,你會發現原來天地是如此的寬廣、澄靜,同理心境上「一無所有,無牽無罣」,內心世界才能清淨自在。
◎禪宗云:「要照顧腳下。」意指:收起紛亂的思緒,心靜了才知修行正確路。
同理金剛經第一分法會因由分有云:「收衣鉢,洗足已。」
1.收衣鉢─放下萬緣,心無罣礙→動時渡化眾生,靜時回復清淨本心。
2.洗足已─去除塵緣,清淨身業→暗示「收腳洗手」斷除六賊,自性作主。

大學篇─明明德,即是先去除一切煩惱、罣礙、雜思妄想,心地才會放光明。
◎修道常言:「道:不在言語、文字,僅藏於心的深處。」修行是否開悟,關鍵在於多用心、多體悟、多付出,想想修道幾十年了是「徒增道齡呢?」還是「真有道行?」
◎要知道:
1.佛法無量無邊,但能讓眾生出離生死苦海,沒幾個字,即是─護持真心,莫受污染。
2.法門雖多,但能真正契入本心、產生智慧也沒幾個字,即是─愈清靜、愈單純、愈好修。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8-07-22 01:3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440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