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三月
螢火蟲漫天飛舞的季節
你可曾記起
在閃爍的螢火蟲光芒下
小女孩童稚
而又令人心痛的低語……………
記得當初第一次看「螢火蟲之墓」……,雖然是十多年前的印象,但記憶永遠忘不了,特別是十四歲的清太和只有四歲大的節子,這對相依為命的兄妹因戰爭活活被餓死,妹妹節子把玻璃珠假裝成糖果含在嘴裡的那幾幕,內心的衝擊與震撼是無法言喻,好難過好不捨,掉淚是必然的...
昭和20年的那個夏天,
這對兄妹留下一段讓人感傷落淚的故事...
太平洋戰爭已進入尾聲,戰火波及到日本本土,百姓開始過著躲避空襲的緊張生活。中學三年級的清太與四歲大的妹妹節子,在一次空襲事件中與母親走散,最後落得只能投靠遠房親戚,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戰事日趨吃緊,政府的補給品也越來越少,親戚的冷漠嘲諷逼使兄妹離家過活。清太揹著節子找到一個無人山洞,過著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唯一的慰藉就是抓取閃閃發亮的螢火蟲,在漆黑的夜裡求得心靈上的暫時寧靜。然而,兄妹倆的生命,也如同螢火蟲一閃一滅般,正逐漸慢慢消逝……
關於作者
作者 野昭如 Nosaka Akiyuki
1930(昭和5)年生於神奈川縣鎌倉。自早稻田大學輟學後,曾任職過許多工作,之後主要從事專欄寫作。在1963年的處女作《黃色大師們》中,將性的主題以辛辣卻又幽默的筆調呈現,因而受到文壇的注目。1967年發表以日本被佔領下的社會百態為題材的作品<美國羊栖菜>,以及描寫戰爭、空襲、火災廢墟等體驗的作品<螢火蟲之墓>。這兩篇短篇作品也在隔年同時獲得直木賞的殊榮,其中<螢火蟲之墓>日後還被改編為動畫以及真人電視劇。野阪昭如其他的代表作品還有《骨餓身死人葛》以及《一九四五‧夏‧神戶》等。
★ 野昭如的作品,用心琢磨的文體很熱鬧,很佩服他能夠這麼樣的堅持的毅力。這種裝飾繁多的文體,深深切入赤裸的現實,對如此殘酷淒慘,令人厭惡的事情,他並沒有把眼光轉開。──大佛次郎(日本第五十八屆直木賞評審委員)
感動推薦文
從高勳的動畫、松菜菜子的日劇、再回歸最初的原著小說
─《螢火蟲之墓》有感
文.小葉日本台
記得當初第一次看「螢火蟲之墓」……,雖然是十多年前的印象,但記憶永遠忘不了,特別是十四歲的清太和只有四歲大的節子,這對相依為命的兄妹因戰爭活活被餓死,妹妹節子把玻璃珠假裝成糖果含在嘴裡的那幾幕,內心的衝擊與震撼是無法言喻,好難過好不捨,掉淚是必然的,而更嚴重的後遺症則是好長一段時間不敢吃糖果,又就算現在DVD版買得到也租得到,卻也始終提不起勇氣(或許是心理障礙)重看。
關於「螢火蟲之墓」,大部分人的第一次接觸應該都是來自一九八八年誕生的那部動畫吧,附帶一提,這部動畫和宮崎駿並沒什麼關係,負責腳本和導演擔當的都是高勳,在業界輩份和資歷可不在宮崎駿之下喔(《兒時的點點滴滴》和《平成狸合戰》亦是高勳的作品),當然也有不少動漫迷戲稱,以宮崎駿的偏好和執念,是不太可能也不致有興趣拍類似題材的作品!
「螢火蟲之墓」的時代背景是設定在二次大戰末的神戶,美軍全面反擊,直搗日本國土,槍林彈雨下的平民百姓,飽受摧殘、糧食短缺、無家可歸、顛沛流離……,戰爭的無情與生命的脆弱,至此已無分侵略或被侵略的區別了,而似乎也可能是這樣的原因,所以「戰末」這個時間點就很常被日本人拿來發展成各類題材,做為每年終戰紀念的各種省思與哀悼。
當年看「螢火蟲之墓」的心情,除了感動心疼之外,是還存在著憤怒與被嚇到的耿耿於懷,因為沒想到明明是部動畫,竟會如此的題材;因為沒料到拿小孩當故事主人翁,最後的結局竟是這般的殘酷;「那對兄妹當真給活活餓死」,老實說以看戲觀眾的心態而言,根本很難接受。太煽情,太灑狗血的批評不少;幹嘛,日本明明是侵略國,還一副受害者模樣,何況小孩無辜,何必拿他們來搏同情的爭議亦有之;這就是十多年前看「螢火蟲之墓」的觀感,不過這樣的想法隨著日後對著作者的更多認識,在理解上自是有了更進一步的體認。
************
到了二○○五年,終戰六十週年紀念,日本電視台特別請來日劇女王松菜菜子重拍「螢火蟲之墓」。如果說「動畫版」是用清太和節子這對小兄妹的純真善良,對照出戰爭的殘暴凶惡,那這次的「真人版」則是試圖以另一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