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奇兵
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
分享:
x1
|
[資訊交流][保健] 黃雀
黃雀是雀類的一種,漂亮的鳥兒很有觀賞價值,是很好的觀賞鳥。 【名 稱】黃雀 通稱黃鳥或黃雀兒,有些地區也稱其為金雀或蘆花黃雀。 北京地區稱其雌鳥為黃麻。【形態】成鳥體長110~120毫米,體重12~14克。雄鳥頭頂及喉部中央為黑色;背部暗綠色,腰部羽色金黃;翅羽黑色而具有金黃色斑;下體前黃後白,並有黑褐色紋。雌鳥頭頂暗綠色,喉部無明顯黑色斑,下體黃色並不明顯。當年幼鳥,背部羽色甚似雌鳥,但其後頸部有淡赤褐色橫斑;眼後方、頸側、喉及胸微具黃色橫斑,但並不相連;下體縱紋較成鳥更多。幼鳥雄性的背部縱紋明顯,幼年雌鳥的頭及背羽褐色較重。第二年夏末秋初,幼鳥體羽全部換齊,羽色全同於成鳥。【生態】黃雀繁殖在中國東北部地區,遷徙途徑內蒙古、河北、山東、江蘇等省;在河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台灣等地過冬。黃雀生活於山林、丘陵和平原地帶,秋季和冬季多見於平原地區或山腳林帶避風處,多棲息於柳、楊、榆等大樹的頂端。偶見棲於針葉林或灌叢間。在華北地區的冬季,過去曾見百隻大群出沒取食,近來甚難見到如此的大群黃雀。飛行力甚強,飛行時其翅膀多作快速鼓動,常循看直線前進。黃雀以多種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兼食多種昆蟲,嫩芽及雜草子實等。野生黃雀營巢於林間較高的樹上,雌鳥是營巢的主力,巢以蛛網、苔蘚、各種野蠶繭、細草莖、草根及各種纖維纏繞編織而成,巢內墊以軟纖維、獸毛、鳥羽等。巢似深杯狀,雌鳥擔任孵卵,雄鳥在孵化期中替雌鳥覓食。每巢4~6卵,孵化期約14天,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育雛任務,但雌鳥育雛任務大於雄鳥。野生黃雀捕食部分害蟲並採食大量雜草種子,有利於農林業生產。黃雀的羽色較艷麗,而且體態活躍,靈巧多姿,再伴以悠揚動聽的叫聲,是一種較易馴養的鳴禽。 【飼養要點】黃雀是初學者養鳥和訓鳥的選擇。籠鳥中,飼養黃雀是最省事的,管理只要保證食水充足、新鮮,每週清理1—2次籠子就可以了。秋、冬、春三季常讓黃雀曬太陽,夏季將籠子掛涼爽地方。換羽期多給葉菜、補充些蘇子。黃雀羽毛換得快,「開叫」早,羽毛閃銀灰色光,顯得十分漂亮。
北京地區對黃雀的鳴叫要求很嚴格,講究「三大口」,即叫喜鵲、紅、油葫蘆。如雜有其他鳥的叫聲,常被認為是「雜口」,特別忌諱有太平鳥、金翅雀、燕雀、崽黑(幼白臉山雀)的叫聲。因而培養一隻真正「三大口」的黃雀是很困難的,除能得到「麻鳥」並嚴格隔離外,須經常早起竄入小籠到有灰喜鵲棲息的樹林中去遛。途中要藏在書包裡,聽到灰喜鵲叫時再拿出,並打開籠套。如此經過兩周,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學會。讓其學油葫蘆叫口,一般是在自家養油葫蘆,晚上油葫蘆喜鳴,就把黃雀置燈下聽。另外,養黃雀的人都喜歡養一隻紅,專為教黃雀學叫。
至於黃雀的技藝,無非是「叫遠」、「撞鐘」、「抽籤」(過去算命先生常用)等簡單動作,全是用蘇子引誘形成的簡單條件反射。黃雀在人工飼養下的繁殖問題,應引起養鳥愛好者的廣泛注意。人工繁殖能得到滿意的「麻鳥」,不必去野外捕捉,也有利於保護自然界的種群。國內已有繁殖成功的,須先在大籠中飼養幾對,細心觀察,發現有親密成對的,放進繁殖籠內,安上草巢,就有可能產卵。 黃雀容易學會其他鳥的叫聲和做一些叼物技巧。一般選擇嘴尖、腰長、尾長而善鳴的雄鳥飼養。飼養雄黃雀,用專門的黃雀籠;飼養雌黃雀主要訓練叼物,可架桿飼養,栓脖鎖。黃雀最愛吃蘇子、花生,核桃、葵花籽等食物,為了不至於過肥,在訓練時作為獎勵用。平時餵給谷子、黍子、稗子和少量蘇子即可,並經常喂一些蔬菜和砂粒。
黃雀應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飼養,但避免曝曬。食物與水要充足。黃雀的鳴叫,在北京地區講究「三口」。即喜鵲、紅吱和油葫蘆的鳴叫聲,而且沒有「雜口」。在訓練時嚴禁其他雜音,只有出現所學聲音時再打開籠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