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
部落遺產
今天居住在南非的「阿班圖」的後裔主要由四大群體構成,它們又分為9個小群體:梭托族(北梭托族、南梭托族、茨瓦納族)、恩古尼族(祖魯族、科薩族、斯威士族和恩德貝勒族)、尚干-聰加人和文達人。每個部落都有著自己迷人的神話、傳說和傳統,等待冒險家前去探索…… 雖然祖魯族幾乎是南非最知名的部落,但是南非北部的凌波波省也並不遜色,那裡匯聚著尚干文化、茨瓦納文化、文達文化和佩蒂文化。該省擁有500萬人口,雖然相對貧困,但是卻因擁有眾多的藝術家、古城、雨皇后、神聖的芳杜濟湖(Lake Fundudzi)而聞名於世。芳杜濟湖棲息著一種白鱷和巨蟒,文達的年輕女子用舞蹈向巨蟒致意,祈求豐收。
凌波波省最知名的考古遺址是位於凌波波河畔的Mapungubwe,該地是南非最新的一個世界遺址。這一遺址與古代的大津巴布韋王國有著直接的聯繫,其標誌物是一座發掘於紹納•溫達皇家墓地的小型金犀牛像。在這裡發現的珍貴文物還有金葉權杖等,目前都被收藏於比勒陀利亞大學博物館中。
雨皇后穆加吉(賴德•哈格德就是因此而獲得靈感,寫出著名的《她》)的村莊位於凌波波省的代沃爾斯克盧夫(Duiwelskloof)區。她屬於Lobedu部落,與津巴布韋的Karanga相鄰。相傳在幾百年前,Lobedus部落向南方逃亡時,把他們的造雨「符咒」也帶到了南方。
西北省以茨瓦納文化最為著名。在通往博茨瓦納邊境的路上,有一些Kaditshwene鐵器時代的遺址,那裡曾生活過近兩萬人的Bahurutshe部落。他們都是些熟練的銅匠、鐵匠和石匠,並在山頂的村莊裡養育著成群的牛。
在普瑪蘭加省,你會見到尚幹部落、恩德貝勒部落和史瓦濟部落。在鄰近米德爾堡(Middelburg)的布沙比魯(Botshabelo)有一個南恩德貝勒露天博物館,那裡有各色各樣的部落繪畫藝術品。該博物館是一座活的博物館。你可見到形形色色的恩德貝勒村民,拍攝到他們獨具特色的服裝。
讓我們回到誇祖魯-那塔爾省吧。這裡絢爛多彩的祖魯文化是遊客的第一選擇。著名的沙卡國王(King Shaka)的蹤影隨處可見,處處都有他的雕像、紀念物,甚至你從圖蓋拉(Tugela)渡口山丘上年輕放牧人的眼睛裡也能看到他的影子。
誇祖魯-納塔爾省有眾多富有文化蘊味的村落、古戰場、德拉肯斯山閃族人巖畫和手工藝中心,再往南進入東開普省就是被納爾遜•曼德拉稱為家的地方。那裡是科薩人 (Xhosa) 和龐多人 (Pondo) 的天下。
科薩人是「阿班圖」大南遷中最早的遷移者,1820年,大魚河(Great Fish River)的歐洲殖民者終止了南移。這導致了九場邊境戰爭,直至後來科薩部落和龐多部落相鄰而居。科薩文化和龐多文化雖然豐富多彩,但人們更關注的是其近代政治史。在這裡,「自由文化」已經深深植根於世界名人納爾遜•曼德拉和後來史蒂夫•比科的傳奇一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