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452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
推文 x 鲜花 x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中油都还没考就要裁员...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 Posted:2007-07-21 23:48 |
霞客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2 鲜花 x102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这是我以前看到的一篇文 可以参考看看
中油涨的合理,但不合情!

首先有几个普世观念需要说明

1.台湾不产油,向产油国购油时产油国并不会参考购油国GDP来决定售价,每日(注1)全球购油成本一致,以及各国燃料税收不同,有分包含在油品或车价上还有税率高低,所以请不要以别国最后油价来比较批评中油,如要比较请参考购油成本与最后价格,将价格内给予政府的税收除去进行各国油品价格比较较为合理,会涨只是反应成本维持获利状态,问题原来在于国家政府拼经济的能力不足,导致民生物资飞涨,百姓薪水不涨。
这就是每次中油都说油价亚洲最便宜 其实是我们空污税 燃料税 牌照税另外征收 别国是含在油里收 开多少算多少.

2.中油与台朔台湾的两大供油公司进行原油提炼效率比较,中油明显低于台朔造成成本上涨,而台朔成本比较低但跟随中油油品价格涨跌,进而台朔获利能力比中油高,这点问题再于中油如何提高提炼效率降低油品成本。

3.地球原油存量固定,往后购油成本必然涨多跌少,往后95每公升50元是绝对会发生的,只是时间问题,相对的国家拼经济能力也必须在那时候达到一定水准,民众才有能力负荷高油价时代,否则对于民生造成冲击的连锁效应恐怕将引发经济危机。

4.中油为国营企业有责任以国家民生稳定为考量,近期涨价速度过快,造成民众恐慌实在是涨的合理但是不合情,应该要有共体时间共同度过难关。

5.是否需要由政府出面辅助民众用油此点有待考虑,是否会造成民生相关政策与建设的阻碍,造成阻碍往后的影响是否会比没辅助还要高,等等细节有待讨论。

6.浮动油价计算标准是以西德州(WTI)原油价格来做浮动指标,此点尚未厘清实际计算方法,请各位帮忙找出计算法则,到底是以日作为指标还是以每周平均等数据。

(注1):根据中油董事长说法,原油计算价格是从原油装船后到台湾期间假如三个星期,这三个星期时间内价格会跟随国际油价涨跌,实际价格依照到港后当日油价计算,即为中油实际购油成本。

企业市场机制就是如此就像跑步游泳比赛一样还不是你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有什么好抗议的,该骂的政府为何这些年来经济无法拉上去,中油只不过是政府拼经济效率差底下的第一个替死鬼 。

PS:以上皆为中痛好酸林 个人撰写,欢迎参予讨论。


尘与土. 云和月.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亚太线上网络 | Posted:2007-07-22 06:27 |
pussyman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8 鲜花 x4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下面是引用霞客于2007-07-22 06:27发表的 :
这是我以前看到的一篇文 可以参考看看
中油涨的合理,但不合情!

首先有几个普世观念需要说明

.......

谢谢大大提供的资讯,小弟觉得中油涨不涨倒是没什么意见,但是
减薪裁员攸关员工权益,实得审慎为之,以下截录中油总经理陈宝郎
先生昨晚得知消息后的谈话仅供参考:

陈宝郎晚间接受中央社访问表示,中油一直在检讨
浮动油价机制,对于未来民众想要每三天、每周或每两
周公布调整一次油价都是可以讨论的,并非难事。

  至于社会大众一直质疑为何中油购油自中东与西非
,却采用美国西德州原油 (WTI)价格为计算基准,陈宝
郎重申,中油是采取国际间最公开、最容易查询资料的
西德州原油「涨跌幅」来计算油价,并非100%采用西德
州「原油价格」来计算。

  他说,国际间不论中东的杜拜油价、北海布兰特油
价或其他产地的油价涨跌幅资讯必需花钱购得,一般大
众怎会花钱买这种资讯?为何不依涨跌幅接近度达97%
到98%的西德州原油来计算?

  他指出,若是中油采用资讯透明度、公开度不足的
杜拜油价、北海布兰特油价来计算,大家岂不怀疑中油
「黑箱作业」?反而无法确实监督中油的作业。

  至于立院决议中油十月底前减薪并裁员两千人,陈
宝郎相当不解为何立院会做出这样的决议?他将深入了
解后才能有所因应。

  他强调,中油员工数从十余年前的2万4千余人,减
到目前1万4千人,足足少了1万人,中油是用遇缺少补
、退休、离职的机会慢慢降低员工人数才到目前水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台北市 | Posted:2007-07-22 10:2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30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