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追求完美和追求卓越分清楚,
前者著眼於追求成功的表現;
後者著眼在錯誤和失敗上,
是應該及早戒除的。
每個人都應該學習正確踏實的工作態度,從中追求績效和卓越,以獲得成就和滿足感,這是人生的快事。鍥而不捨追求[卓越],爭取高水準的成就是樂觀者的表現。他們能在工作中獲得滿足,產生向上提升的動力,他們的生命力活躍而壯碩。
追求[完美]的人卻是悲觀的,他們不斷批評自己的缺點,要求零錯誤,強迫自己去達到一時無法完成的目標,並以達成與否來衡量自己的價值。於是他害怕失敗,感到不安和氣餒。強迫自己追求完美的人,忽視自己成功的表現,整天沉溺在缺陷之中,產生自責,只會招致焦慮、緊張和不安的情緒。
心理學家柏恩(David D. Burns)作過研究調查,發現約有40%的人有追求完美的傾向。他們在工作上承受的壓力大,焦慮和沮喪的困擾多,收入卻沒有比別人高。由於他們經常遇到挫折,作消極的自我批評,所以降低工作能力和績效。長期追求完美的人,可以為生活中的小事,煩心焦慮很久,甚至情緒低落,而影響健康。
追求完美的人害怕失敗,所以怯於嘗試,因而故步自封。他們擔心在社交上失禮,招人訕笑;對任何善意的建議,都可能解釋成對自己的輕視和批評;對別人的任何批評,會做出防衛的反應和表現,造成僵局,彼此都下不了台。因此,他的人際關係會有障礙,不敢或不輕易與人打交道。成人世界裡,長看到這種人;在學校裡,因追求完美而顯得龜毛,從而發生人際障礙的人,也處處可見。
追求完美的人具有強迫性 傾向,他不斷回顧過去,為過往的窘境或小錯,重覆地自責,覺得自己可恥。因此他們缺乏笑容,永遠背負著沉甸甸的壓力,提不起勇氣面對新的挑戰;他們的生命缺乏朝氣
,施展不出作為。從實務經驗中證實,追求完美的人比較容易憂鬱,甚至產生焦慮性 情緒病症。
追求完美是一種惡習,你應該及早戒除他才對。首先要把追求卓越和追求完美分清楚,前者的眼光放在追求成功的表現上,只要有進步,都會引發滿足感,所以會再接再厲,保持好的鬥志和信心,去面對新的挑戰。後者正好相反,他們著眼在錯誤及失敗上,拿它來自責或內疚,於是被煩惱的心情所困。
其次,你要從所做的事情中,體驗出它的價值和樂趣,而不是要求十全十美。世界上並沒有完美的事,許多社交活動如舞會、婚禮或典禮都有缺失,但仍然不失莊嚴、喜樂和溫馨的氣氛。
每個人也都會犯錯,小瑕疵並不影響大局,應該把重點放在享受它的樂趣,不要把心放在吹毛求疵上。參加朋友的聚會,就是一種溫馨,小差錯並不影響友情的滿足。勇敢作點新嘗試是一種興致,作得不十分好,並不影響它的樂趣。 生命的活力來自享受努力過後的滿足感,而不是嚴肅地要求完美,挑剔個中的缺失。追求卓越和瀟灑才華是對的,但苛求完美並非好事。
(出處:
打造美好人生一書)
此文是否改變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