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铜版画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版画,其制作方法,是在光滑平整的铜版上先涂抹一层防止腐蚀的蜡,然后用刀或针刻划出画面的形象,再用酸性的腐蚀液腐蚀,经过刻划的地方,形成凹线,在凹线内填入油墨,经过压印机将油墨刷印在纸上,其成品就是铜版画,线条细密,具有独特的风格。
随着耶稣会士在清朝宫廷供职,铜版画艺术形式亦为内府所采用。干隆年间,开始以铜版画艺术形式表现历史事件,制作了一系列描绘征战的组画,得胜图就是其中描绘平定准噶尔及回部的铜版画,共计十六幅,由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豪、安得义四人起稿,丁观鹏等人用宣纸依照原稿着色,交由军机处发往粤海关,寄往法国巴黎雕刻,由着名雕版名手柯升(C. N.Cochin)承办。
自干隆三十年(一七六五)造办处传办铜版画,至干隆三十九年(一七七四)铜版纯刻刷即告竣,前后历时十年之久。本件为格登鄂拉斫营图,纵五六公分,横八九.五公分。铜版镂刻,功夫细致,洋纸刷印,所用油墨,是从葡萄酒渣练成的颜料,阴阳配合,光洁均匀,富于立体感。
得胜图铜版画融合东西绘画风格,成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