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流氓软件”发展史
如果回到一年前,或许我们对于“软件”和“流氓”这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语是无法强加在一起来理解的,但中国的互联网在发展的这几年里,我们却先后经历了从“恶意网页代码”到“流氓软件病毒化”的嬗变。近日,有国内知名的安全软件厂商列举了流氓软件在中国发展的四个时期,我们不妨来共同回顾一下:
1、恶意网页代码时代(2001年~2002年)
自2001年开始,某些黄色网站和中小网站通过“修改用户浏览器主页”的方法提高网站访问量。它们在其网站页面中放置一段恶意代码,当用户浏览这些网站时,用户的IE浏览器主页会被修改。当用户下次打开浏览器时会首先打开这些网站,从而提高其访问量,这一做法在当时非常流行。
由于“修改用户浏览器主页”只是对IE浏览器进行简单的设置,用户可以将首页重新改回来,因此“修改用户浏览器主页”的方法并没有完全实现这些不良网站的推广企图。
随后,不少中小网站开始采用更加恶意的方法。它们通过恶意网页代码直接对用户计算机的注册表进行修改,对一些系统功能进行限制。这一时期,有一个名叫“万花谷”的网站较有代表性。该网站会将用户的浏览器首页修改为“
http://www.on888.hom...en.com/”,将IE标题改为“欢迎来到万花谷!”,同时它还会禁用“IE设置”、注册表编辑器、DOS等十余项系统关键功能。这一做法给用户带来很大困扰。同时,瑞星杀毒软件等反病毒软件也纷纷将此类代码当作病毒进行处理。
2、插件时代(2003年~2005年)
从2003年开始,中国互联网出现了一种叫做“中文上网”的新业务形式。“中文上网”的作用是将中文解析成对应的网址,使用户输入中文的公司或网站名称时能够打开它们的网站,而提供“中文上网”服务的公司借此盈利。
要想实现“将中文解析成网址”,需要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安装一个插件程序。因此“中文上网”要想提升其品牌价值,就必须将插件安装到尽可能多的计算机上,占领客户端。“中文上网”通过与大量的网站进行合作,放置其插件程序,当用户访问这些网站时就会被自动安装上“中文上网”插件,并且无法卸载。
由于“中文上网”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促使一些其它的厂商也推出了具有同质化功能的插件程序。为了争夺市场,提供“中文上网”业务的公司之间开始“互杀”,软件安装后会试图删除竞争对手的插件,将用户的计算机变成战场,甚至一些厂商为此对簿公堂。由于插件间的恶性竞争,在“互杀”的过程中往往造成用户计算机频繁死机、蓝屏。
到了2005年初,越来越多的国内互联网厂商从“中文上网”厂商间的竞争中,认识到插件推广的绝佳效果,于是纷纷推出自己的插件。这使得用户在浏览一些网站时,常常被安装了无数个插件、工具条软件。随着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用户开始控诉此类插件,并形象地将这些不请自来的软件称之为“流氓软件”。
3、软件恶意捆绑与病毒化时代(2005年至今)
由于中国的共享软件体制尚不完善,盗版问题仍然比较严重,很多共享软件刚一推出即遭到破解。共享软件作者很难从软件注册费中获取收益,因此纷纷通过推广流氓软件来牟利。这一时期曾经出现过一个共享软件捆绑安装十余个流氓软件的情况。另一方面,有的消费类厂商由于通过流氓软件弹出广告覆盖面广、营销对象确定、利润来源稳定,也开始给流氓软件发布者投放广告,更有甚者,一些流氓软件厂商不惜铤而走险,使用更加卑劣的手段进行流氓推广,并且采用更加恶毒的技术公然向反病毒软件、反流氓软件工具挑战。这使得整个流氓软件产业形成了完整的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