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55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upside 手机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社区建设奖 优秀管理员勋章
头衔: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反病毒 反诈骗 反虐犬  
版主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资讯教学] 多管齐下,一步一步揪出隐藏的木马!
多管齐下,一步一步揪出隐藏的木马!
来源:中国IT实验室收集整理 时间:2006-11-23 作者:佚名

许多骇客工具中,都被作者加得有后门,一不小心就很容易中招。怎么判断自己下载的软体里面到底有没有后门呢?今天笔者就将自己平时检测软体安全性的方法告诉大家……
一、安装程式验身,木马后门不得入内
  从网上下载各种软体程式,本身就是一种很危险的行为,许多下载站点网页被恶意者攻击挂马,或是在安装程式中捆绑木马。因此,首先对下载与安装程式过程进行了检测,看看是否包含木马病毒。
  1.搭建测试环境
  在进行测试前,笔者往往会先对当前系统备份。笔者最常用系统备份工具是“雨过天晴电脑保护系统”(如图1),这个软体可为系统建立多个还原点,可恢复到任何状态,还原速度不超过十秒钟,最适合进行软体安装测试。使用方法很简单,打开程式介面,点击左侧的“创建进度”按钮,输入进度名称为描述资讯,确定后即可为当前系统创建一个备份。

图1 装个“雨过天晴”对电脑进行保护
  同时,笔者在系统中安装了江民杀毒软体KV2006,并升级了最新的病毒库。然后点击功能表“工具”→“选项”,选择“实时监控”选项卡,开启病毒实时监控的所有项目。
  2.检测下载网页及安装程式
  因此在打开网页进行下载前,确定开启了杀毒软体网页实时监控项目(如图2),然后从测试网站上下载了一个安全工具,在下载过程中杀毒软体没有提示报警。然后在资源管理器中,右键点击下载来的工具压缩包,选择“江民杀毒”命令,进行彻底的病毒扫描,也未提示有病毒。

图2 江民提示没有病毒


二、监视安装过程,后门别想混进
  确认开启了KV2006实时监控中的“文件监控”与“注册表监控”功能,开始安装下载的安全工具,在安装过程中KV2006未提示发现病毒,不过注册表监控功能有了提示(如图3)!

图3 注册表监有了提示
  刚才安装程式对注册表动了什么手脚呢?点击KV2006介面功能表“工具”→“木马一扫光”,打开木马一扫光工具窗口。点击功能表“查看”→“拦截记录”,在中间的列表窗口中显示了被修改注册表键值是“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 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 Browser Helper Objects”,该注册表项用于管理IE插件的载入(如图4)。打开IE浏览器,看到工具栏中居然多出了一个“情色搜索”的按钮。

图4 IE工具栏多出了一个“情色搜索”
  没办法,只好在“运行”中输入“regedit.exe”,执行后打开注册表管理器,找到拦截的注册表键,将其删除掉。最后再次用KV2006扫描程式的安装目录及整个系统,确认系统中没有感染木马及病毒,继续下面的检测。
三、勘察程式留下的脚印
  有的程式虽然没有为系统带来木马和病毒,但是却无法完全彻底的卸载清除,会在系统中留下一些后门,悄悄记录用户私密数据。恢复干净的系统后,笔者进行了如下的卸载测试:
  1.生成快照
  在安装程式前,首先运行了快照工具Regshot,设置“比较记录另存为HTML文档”;勾选“扫描”项,设置“快照目录”为“C:\”;在“输出路径”中设置对比文件保存在“D:\”。然后点击“摄取1”→“摄取并存档”命令,程式开始对当前系统文件及注册表情况生成快照(如图5)。

图5 生成系统快照
  然后安装程式,运行一段时间后,将程式卸载掉,切换回Regshot程式。点击介面中的“摄取2”→“摄取并存档”命令,程式开始扫描程式卸载后的系统文件及注册表情况并生成快照文件。

2.快照对比
  点击“比较”按钮,程式开始对比两次快照文件的不同,对比完毕自动打开比较记录文件。可以看到程式卸载后,未在硬盘中保留其他多余的文件,但是那个注册表键值还保留着的(如图6)。

图6 比较结果
四、检测伴生木马进程
  有一些程式在运行时会同时在记忆体中解压并运行隐蔽的后门,因此检测程式的伴生进程是很重要的一个步骤。
  1.生成进程记录文件
  点击“开始”→“运行”功能表,执行“cmd.exe”命令,打开命令提示符窗口。在命令提示符下执行命令:“tasklist >D:\1.txt”,成功后将会在D盘下生成一个名为“1.txt”的文件,其中记录了当前系统中所有的进程名。
  运行程式后,再次执行命令:“tasklist >D:\2.txt”(PConline注:tasklist命令在WinXP Pro中自带,WinXP Home中无。),将会生成新的进程记录文件“2.txt”。
  2.对比进程列表
  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执行命令:“FC D:\1.txt D:\2.txt >D:\3.txt”,成功后将会自动对比两个进程记录文件中的不同,并生成对比文件。打开对比文件“3.txt”,可以看到程式运行后只产生了一个名为“domain3.5.exe”的进程(如图7)。

图7 对比后发现多了一个“domain3.5.exe”的进程
  3.检测隐藏进程
  不过Windows中自带的进程管理命令,无法显示一些内核级或带有ROOTKIT隐藏性能的进程,因此还是需要检测程式运行时是否产生了隐藏的间谍进程。可使用IceSword工具,使用方法很简单,这里就不多作介绍了。
五、查出程式后门
  有的程式本身就可能有后门组件,开启后没有执行功能即会在后台收集用户私密数据。要发送数据就必须打开端口,因此只要检测系统中是否打开了多余的端口。
  运行IceSword,点击左侧“查看”→“端口”,在右侧观察系统端口开放情况。然后运行程式后,在窗口中点击右键,选择“刷新列表”命令,可以看到程式连接了远程主机的8080端口(如图8)!在程式中很有可能包含着某些后门!那就跟踪分析一下后门程式究竟干了些什么!

图8 用IceSword查看程式连接状况


六、嗅探后门程式
  首先,运行Winsock Expert,点击工具栏“打开”,在对话方块中点击程式进程名,再点击确定按钮,开始嗅探。在嗅探过程中,笔者进行了正常的网路操作,浏览一些网页撰写了一个文档。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后,返回嗅探数据窗口。查看其中“Status”栏中有“send”标记的,点击该列数据,下方窗口显示程式向远程伺服器发送了数据资讯(如图9)。没想到其中居然有“Username”之类的字符串!虽然发送的数据串看起来比较奇怪,但肯定是发送用户名数据的,那密码之类的资讯肯定也被记录发送了!

图9 用Winsock Expert嗅探发送状况
  没想到随便下载的一个所谓“骇客工具”,里面居然有这样的猫腻,笔者赶快关闭了程式并将其彻底清除出系统。网上下载的软体使用时真的要慎重啊!如果碰上一些可疑的程式,可以按笔者介绍的方法时行检测,看看这个程式是不是真的干净!



爸爸 你一路好走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和信超媒体宽带网 | Posted:2006-11-24 03:2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63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